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18|回复: 7

zz新民晚报:裘锡圭 道德文章皆楷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xmwb.com.cn/xmwb/html/2009-07/26/content_387601.htm

裘锡圭 道德文章皆楷模

钟菡 邓婉莹

▲ 讲座后与学生交流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第一届研究生毕业时的师生合影
▲ 裘先生著作

  前不久,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三轮车夫”蔡伟直接攻读博士,令原本不被大众关注的古文字研究迅速成为舆论的热点,而四川省绵阳市考生黄蛉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一事,又令这一话题持续升温。媒体的争相报道和广泛关注,将著名古文字学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一下子由幕后推到台前。

  尽管向来低调的裘先生并不愿对此事过分宣传,但面对舆论的众说纷纭,他深感有必要向大家纠正以往的一些偏见。而通过对裘先生的采访,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这之前,说到裘锡圭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会表示茫然。因为裘先生所研究的东西,离我们是那样遥远。用前人的话讲,古文字研究叫作“用力多,收获少”,花了很多功夫,却未必能有明显的效果。尽管搞这种研究是人们眼中的“坐冷板凳”,不会带来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但是在古文献里又恰恰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东西。这些东西需要有人去研究,而裘先生正是这一类人里的佼佼者,他一直都默默无闻地研究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目的是为了让它能够传承下去。

  裘先生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甲骨学与商代史”专业。在学习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时,他深感必须具有阅读和掌握古代文献的能力,因此对古文字十分注重,也花了很多功夫。尽管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古代史,但钻研进去以后,他发现其中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钻研的逐步深入,他对古文字研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便报考了当时的甲骨文专家胡厚宣教授的研究生。大学毕业那年,胡厚宣教授调入北京的历史研究所,裘先生也随师一同前往。“我毕业时正好遇到‘三反’运动,论文没有做,所以也没有正式毕业,我一般都会填研究生结业。”裘先生耐心解释道。结业以后,他便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正式调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重回母校工作。

  年轻时裘先生学习非常刻苦,在刚分配到北京大学那些年,和一个家在当地的同事合住一个宿舍,平时他不敢看书到太晚,怕影响同事休息。可那位同事周末一回家,他便没日没夜使劲看书,实在太困了,就躺倒睡一会儿,醒了再接着看。多年这样坚持看下去,积累了大量的专业及相关知识。

  尽管“文革”时社会动荡,好多人无心学习,裘先生却一直都安心读书,做了大量的卡片,也写了很多文章。所以打倒“四人帮”后,他很快便脱颖而出,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那时为号召向科学进军,全国树立了两个知识分子的典型,理科是陈景润,文科就是裘先生。《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曾花了整整一版的篇幅报道裘先生的事迹,而那时的他只有四十刚出头的年纪。谈到自己多年的治学之路,裘先生谦虚地说道:“一个人怎么才能干一点成绩出来,或许不仅仅是为名为利,但真正要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要长期不断地出成果,关键是对你搞的

发表于 2009-7-27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裘先生是他到现在为止所接触的学者里学问和人品都最好的一位
发表于 2009-7-2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筆記ing

发表于 2009-7-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稽首!
发表于 2009-7-28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仰止!
发表于 2009-7-28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裘迷
发表于 2009-7-3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发表于 2009-7-31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羨慕小白先生可以上裘先生的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13 05:11 , Processed in 1.0512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