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75|回复: 1

转帖:战国楚简所见不同地域自然灾异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楚简所见不同地域自然灾异观念[09-9-29]
作者: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

摘 要: 《鲁邦大旱》在子贡强调省察政德一边的补充过程中,体现了孔子关于外在仪式与内在修养兼顾的“中和”态度。这种照顾外在形式与强调内心省察的关系,代表了儒家“天人相应”及“灾异由人”等学说的重要发展阶段。对照有关传世文献,趋向自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广泛基础。战国楚简的记载,可以说提供了这类文献现存所见最早的文本。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赋予自然以生命,属于所谓“灵性化”的过程。但在先秦社会,将原本就有灵的自然万物人格化,则实际上意味着走向世俗化。《柬大王泊旱》整体是在讲楚国占卜弭旱的过程、遵循“常祀”的审慎事神态度。这跟发生在鲁国的大旱,事同而地异,形成对照:鲁国重人事,楚国重鬼神。都有事于山川,但鲁地讲究礼节刑德,楚地重视占祀过程。 在卜祀求雨止旱过程中,邦大旱与皮肤病之间,是二实一,都作为天降灾异的表象。这种关联,是楚地浓厚的巫术特色的表现。雨降旱除,简王皮肤病患,也就相应霍然而解。楚地鬼神天灾与人事自身,感同身受,患难与共,相感具生,这在战国时期的其他地区是已经见不到的关联。从《鲁邦大旱》到《競建内之》,已经由外在仪式与内在省察兼顾,发展为完全强调内修政理。两相对照,反映出天人相应命题中越来越偏向于人事、灾异学说中越来越明确灾异在于人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楚简;自然灾异;鲁邦大旱;競建内之;柬大王泊旱;

来 源:韩国中国言语学会2009 年学术大会《中国言语学的交流与疏通》

 

下载连接:http://www.wenzi.cn/zxdt/articleend.asp?id=11
发表于 2009-9-3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1:14 , Processed in 1.0498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