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字学研究领域)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部主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承办。
论坛参与对象:国内外在读博士研究生。
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至11月3日(星期二)。
地点:重庆 北碚,西南大学。
论文录用公告(校外部分)
发表时间:2009-09-08 甲骨文金文研究分论坛
参会论文(校外部分)
http://wxs.swu.edu.cn/lt/html/luntangonggao/20090908/25.html 1、刘风华:殷墟小屯村南系列田猎卜辞的初步整理与研究(清华大学,北京 100000;郑州大学,郑州 450001)
2、张军涛:何组甲骨缀合十三组(郑州大学古文字研究室 郑州 450001)
3、李爱辉:宾组甲骨新缀八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
4、莫伯峰:甲骨新缀十一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
5、刘洋:《甲骨文字形表》所收字形校重30例(郑州大学 郑州市 450001)
6、门艺:甲骨文字辨析两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开封 475000)
7、王子扬:说甲骨文中的“逸”字(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
8、高玉平 陈丹: “吉”、“圭”蠡测(安徽大学 合肥 230039)
9、张惟捷:试论卜辞中用作忧患义之「齿」字(辅仁大学 台北)
10、齐航福:花东卜辞中的祭祀动词双宾语句试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
11、谭飞:罗振玉的甲骨文考释与金文(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武汉 430074)
12、王凤:“从”、“从”的演变(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 吉林132101)
13、王长丰: “虎”族器整理与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合肥 230026)
14、毕秀洁:从商代金文看乙字的构形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241)
15、苗利娟:商代铜器铭文的装饰形式及残留于铜器表面的族徽纹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16、陈志向:说“宰”(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433)
17、史文磊:金文“觅”字释读献疑(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3)
18、杨明明:师 鼎铭文补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083)
19、谢耀亭: “五”数发微(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西安 710062)
20、蒋书红: “闻尊”芹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006)
21、谢明文:说“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22、祝振雷:利用金文校正古书一则(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长春 130012)
23、何飞燕:从伯 诸器铭文看周代祖先神崇拜思想的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24、毕经纬:商代大子身份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安 710062)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分论坛
25、刘云:从《孔子诗论》读为“覃”的字谈到甲骨文中的“榛”字(北京大学,北京 100872)
26、袁莹:说“夃”字的两个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27、凡国栋:上博七《凡物流形》札记五则(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
28、朱晓雪:左冢漆梮文字汇释(吉林大学 长春 130012)
29、刘传宾:郭店简《语丛四》札记一则(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长春 130012)
30、张院利:楚简中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武汉 430074)
31、方勇:读秦汉简札记四则(吉林大学 长春 130012)
32、单育辰:《昭王毁室》的再研究(吉林大学 长春 130012)
33、史德新:读上博(七)小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34、何家兴:楚简考释二则(安徽大学中文系 合肥 230039)
35、顾莉丹:《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简4之释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36、刘洪涛:战国竹简《武王践阼》“斋”字考释(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100871)
37、肖从礼:释“ ”(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 兰州 730000)
38、李明龙: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四川理工学院中文系,四川自贡,643000)
39、张春雷: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词汇研究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40、张传官:简帛道家文献研究论纲(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41、王思豪:《神乌傅(赋)》用经、子文谫论(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