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log.zlgc.org/?uid-273-action-viewspace-itemid-2561
由中国文字学会、蚌埠市政府等主办的“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4~25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团队黄德宽教授、徐在国教授与30多位来自国内外研究古文字及原始刻划符号的专家学者就远古文字起源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脉络、早期文明起源与古代文字等相关问题等进行交流探讨。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规模虽小但规格很高,主办单位为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 民政府;承办单位为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研处、安徽省文物局、蚌埠市文化局。参会人员都是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和古文字学专家学者,其中有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拱玉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等。研讨会还邀请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教授白瑟拉、波恩大学古代美洲文化研究所教授白瑞斯、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博士王霄冰等德国、美国、埃及的6位专家学者。 黄德宽教授通过分析几何类刻划符号,认为:双墩几何类刻划符号与象形类刻划符 号一样,同样透露出双墩先民所处时代和环境的重要信息。这些几何类刻划符号生动地反映出双墩先民的生活环境及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显示双墩刻划符号已发展到记事表意的阶段,初步具备原始文字的性质和某些特点。 据悉,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现存面积12000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后来有关机构曾先后进行过三次试掘,取得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骨器和动物骨骼等文化遗存,重要的是630多件刻划符号的发现,构成了双墩遗址特殊的文化遗存。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所包含的 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的。仅就已知的内容看,有山川、河流、太阳、动物、植物、房屋等写实类刻划,也有猎猪、捕鱼、网鸟、俘鹿、种植、养蚕等生产生活类刻划,以及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符号。涉及到双墩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 堪称原始社会的"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