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这个问题主要是问了准备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所以大部头的书就不太可能看了,
刚才自己总结了一下下,只列出了主要线索,不知道这样应付考试行不行。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仅留种植之书,以法家思想为唯一指导思想。
惠帝除“挟书律”,孔壁中书等随行于世。古文经文内容等有别于口耳相传的时隶经文。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与阴阳学说并流,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后与谶纬紧密结合;古文经侧重解字训经。束之高阁,少数人得见,歆欲立于宫,不许,《责太常博士书》。民间习古文着颇多。徐刚《古文源流考》:1.古文经未必比今文经明白晓畅;2.今文经有明显的师承;3.个人利益和政治因素。新莽得立,以歆为国师。两派正式形成,家法甚严。
郑玄等合二为一,混淆两派家法,遍注群经。斗争趋于缓和。以后大抵以古文为重,今文逐渐散佚,传世不多。
宋儒独树一帜,直接从解经入手,明白晓畅,以朱熹为代表,貌似绕开了这一斗争。
晚清川儒廖平等属于后世的“集大成者”(?);康梁等出于政治目的,犹重今文,《新学伪经考》等,今文风行一时,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对思想解放有一定的作用。
胡适、顾颉刚掀起疑古的思潮,成为新时期今文学派的代表(具体不详,备),顾氏提出“历史的积累”一说;王国维等提倡“二重考据”,但无力回天。随着田野考古等资料的出土发现,以李学勤为代表的“走出疑古时代”,许多学术“冤案”得以平反,给很多古书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今文古文之争延续2000年,实为学术奇迹。
以上基本属于关键词一类的性质,勉强看得懂。由于草稿时未校对资料,加上本来就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欢迎补充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