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911|回复: 48

关于“夒”与“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山铎先生的

《忠信之道》“禺”字補釋

文中提到

此外,我們還可以補充說明一點。陳文據字形釋此字為“夏”,與以上我們補充考釋此字為“禺”,其實在字形分析上僅一步之遙。《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 。 ,兩手,夊,兩足也。”而與“夏”同隷《說文·夊部》的“夒”字下云:“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頁、巳,止、夊,其手足。”既然“夒”一說是獼猴,“似人”,而“夏” 又訓為“中國之人”,“中國之人”之形體無異於常人,則“夒”與“夏”同為象形字,當有相似之處。這點我們比較《說文》小篆字形“(夏)”和“(夒)”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而“夒”與“禺”同屬獼猴一類的動物,將兩者最初之形體高度抽象化以後自然是像之又像了。而我們以上所討論的字形之所以祇能認為是動物而不能認為是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此字下部帶有近似“虫”形的尾巴“”。如果是“夏”字,作為摹繪人類之字,很難想象會在下部加個尾巴的。古人造字之初於人獸之別還是很講究的。如甲骨文“夒”字摹繪的類似獼猴的動物形多帶有尾巴,所以“夒”字小篆字形所從之“巳”當為尾巴形之譌變。這也證明段注於《說文》“从頁巳止夊其手足”之“頁”下施以“句”字其實是不對的,此句應讀為“从頁、巳,止、夊,其手足”纔是,即“巳”並非指“手足”,而是指“尾巴”。而“夏”字本為人形,“ ,兩手,夊,兩足也”就不再出現尾巴形。

这两个字在小篆字形上的相似,究竟是一种趋同呢,还是确实可以认为有关系呢?

““夒”字小篆字形所從之“巳”當為尾巴形之譌變”是否有其它字的例证呀?

“中国之人”应该并不是普通的“人”的意思吧?说““中國之人”之形體無異於常人,則“夒”與“夏”同為象形字”,俺总觉得是有问题的,各位先生如何看呢?

发表于 2008-3-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居先生太有財了~放着現成的銀子都懶得賺了~

為啥不拉到稿下面評論中啊,增值得那叫快呵~還以為諸位不和俺玩了呢

這些問題偶原來咋想滴呢?如下:

說夒有尾巴,是根據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釋“夒”的那個字形,那種猴子形一般都是有小尾巴滴~(不可絕對說來,有的還真沒有尾巴,而且後來是假借為指商人先公先王,是人呢)

《說文》說中國之人,用今天的話說,有顯擺的意思,意思可能是說中國之人文明進化程度較高,~俺們是人的時候,他們(四週蠻夷)還是猴呢~所以“夏”沒有尾巴。

尾巴之尾字,從“夷”字下加一個尾巴,《說文》就說西南夷有尾巴~可能有些屬於誤解,尾巴可能是裝飾而不是長在屁股後滴。但說蠻夷長尾巴沒進化好這種觀念當時好像是存在的吧?……講不清,不說了。

 

发表于 2008-3-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讨论,好亲切啊

发表于 2008-3-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其实与我无关
发表于 2008-3-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夔與夒也差不多,多兩個角吧,說文同部

发表于 2008-3-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角没角差远啦
发表于 2008-3-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俺是这个:

发表于 2008-3-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都说是"夔一,足"不是"夔,一足"你上的那个图就不顶用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08-3-8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3-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22:36 , Processed in 1.0637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