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73|回复: 0

被扭曲了的中国文字发展史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秦墨书文字述论

    最近数十年来,山西出土了侯马盟书、湖北郭店出土了楚简、湖北睡虎地出土了秦简,随着这些东周或春秋晚期至战国末期的晋、楚、秦等国墨书文字的重见天日,使中国历史上和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或疑难问题,如秦始皇有没有统一文字、汉代孔壁中挖出的蝌蚪文和汲县《竹书纪年》的蝌蚪文究竟是什么文字、程邈造隶是否确有其事等,得以顺利解决。

                            一、问题所在

        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说法是由我国著名的学界泰斗、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提出来的,他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中论述这个问题时,不仅使用“秦始皇帝统一文字”作为标题,并且在该文中认为“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是有意识地进一步的人为统一”(《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出版,1954年4月第一版)。根据有两个:一是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前221年)下的诏书,诏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序》,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战国七雄之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郭沫若先生此论一出,在学术界遂成定论,然而近年来晋、楚、秦三国古墨书的出土,却证明郭沫若先生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或者说存在问题,需要改正和修订。
                     
                             二、先秦墨书的出土

        所谓先秦墨书,其实是指从春秋末期至战国末期这一段时间的晋、楚、秦三国的墨书。现将三国墨书的情况分述如下:
          1、侯马盟书————晚周或春秋末期的晋国墨书文字
        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出土写在玉石片上的墨书文字,内容是春秋末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属于晋国的官方文书。侯马盟书的文字属于甲骨文、金文一个系统的墨书文字,只是在用笔和结构方面带有不甚明显的区域特征,是目前在全国发现最早的墨书文字。由于政治的需要,侯马盟书虽用毛笔墨书,字体却仍用金文,并且不是写在竹简上,因此不能作为晋国当时墨书的代表。
         2、郭店楚简————战国中期的楚国墨书文字
        1993年,在湖北省郭店出土了一批有字竹简,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国墨书文字,虽然属于甲骨文、金文一个文字系统,但在笔法和字形方面却有较大的变化,多用圆笔,笔划多为弧形,即在中间稍前部分加重线条,后半部分疾速划过,起笔时笔锋细而尖且略带弧形,字形有圆有方。战国楚文字便于书写,如果一个没有写过汉字的人学习规范的楷书需要一年的话,他学习规范的楚文字只需要一周;战国楚文字书写的速度快,大约是楷书的两到三倍。郭店的楚简墨书标志着中国墨书文字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郭店楚简的出土也顺带解开了汉代轰动一时的“孔壁古文”,即“蝌蚪文”疑案。鲁恭王在汉代景、武之际,坏孔子宅,出现了一批用蝌蚪古文写的古籍,“武帝使使者取视,莫能读者,遂秘于中,外不得见”(《论衡•正说》)。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这批古籍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说文解字序》还加上了《春秋》。晋太康二年(281),汲县(河南卫辉西南)出土了《竹书纪年》,文字也是古文或蝌蚪文,是魏襄王二十年(前298)魏国史学家写的历史著作,其写作时间与郭店楚简的下葬时间大致相同。后世对于蝌蚪文究竟是什么文字,一直莫衷一是,以战国时古篆的推测最近实情,这便是秦代禁止使用、汉代人未曾见过的战国楚文字。由于大量圆笔以及弧形笔划的使用,使战国楚墨书文字看起来像蝌蚪,又有一些文字,如“见”、“视”、“蜀”等,在楚文字中确实酷似蝌蚪,因此又称“蝌蚪文”,特点是既古朴典雅、率意自然,又圆润流畅、天真灵动。加之战国楚文字较金文笔画简单,书写的速度快,适宜用于大量的抄写,尤其是经典著作,郭店楚简中有《老子》、《淄衣》、《太一生水》等,上海博物馆1999年收购的战国楚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6:50 , Processed in 1.0595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