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86|回复: 1

【原创】《汉字起源与原理》读后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起源与原理
甲骨金文的六书“五步相生”造字程序及“记史功能”

陈文敏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丛书名: 文史哲研究丛刊
平装: 302页
ISBN: 9787532548309, 7532548309
条形码: 9787532548309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8 x 14.8 x 1.6 cm ; 440 g

内容简介
《汉字起源与原理:甲骨金文的六书"五步相生"造字程序及"记史功》主要内容:文字是文明的根基。任何一个文明,一旦抽去她的文字,这个文明就会进入黑暗时代,就会回到原始社会。文字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文字又像一双无形的巨臂推动着人类文明从原始走向成熟、从暗淡走向辉煌,甚至可能从繁荣走向未来的神圣……正是因此,人类对文字的感恩之情深如大海;正是因此,人类才建立了文字史和文字学。人类渴望知道文字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原理,以便用人类对文字的无限感恩来纪念她那伟大的圣诞。然而,“庭院梅花几度开,天涯游子久不归”。文字的由来,大多不明。例如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体系的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以及至今还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中国汉字,她们的来源至今都锁在云山雾海之中。对此,人类的寻根之心是黯然神伤矣。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脊梁,对于她的起源的探索也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字学界的难题,对于汉字的起源和早期的原理也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著。对此,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心亦然是黯然神伤矣。

 


《汉字起源与原理》读后

文/虎啸龙吟

读罢陈先生此书,觉得这是一本对于汉字起源问题有着独到见解的著作,研习古汉字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阅毕当会有所启发。所收获归纳之有二:

一是用甲骨金文之前的岩画、陶文、金石资料来解释古文字的起源,跳过了籀篆隶楷的形体讹变,直达汉字创生之初,颇有豁然开朗之感。陈著发现,汉字不仅具有记事功能,还有记史功能,即把汉民族的初史“创世纪”“镌刻”在了汉字的造字程序上。这一大大扩展汉字内涵的论断颇具想象力,使人对于汉字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的独特性有了新一层次的认识。对此,在下暂存而不论。陈先生进而指出,周宣王时史籀之所以要改古文为籀文,就是因为天帝神明的远离,古史传说使其本义,使得金文降格成了一种地上的文字。在下对此深以为然。

二是对于汉字造字规律“相生”法的认识。治学中华文明者不得不论阴阳五行,于古文字亦不例外。陈著指出,指事之点当为鸿蒙之原点,象形之线条当为阴阳之分别,似有所悟,然惜之未详。

然而本书不足之处亦似有二:

一是解释效力的问题。一种理论的提出,如果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文字,显然称不上是成熟的。陈先生提到的几个单字如单、帝、戈,表面上看能够解释几十个由其孳乳而生的字,但能囊括所有上千个汉字吗?似乎不能,那么一共有多少汉字被选中担当这个“祖师爷”的身份,又为何仅仅是这些汉字呢?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编一部辞典都说不完全。而依在下之愚见,并无此必要。其实被陈先生注入新解的“转注”大法,其实就是笔画之变化而已,这和本版“勇者”网友所论的基本线条实如出一辙。陈先生所说的表示夔、蚩尤的那些符号,既已包含了所有常见的笔画,一切它字若附会之,自然都可讲通。比如表示动物的那个象形字,两个蹄子本有多种写法,有时是一横,有时是屮状开口,为何只取一型(工I),并把它讲成是“单”的“转注字”呢?将理论半径随意扩大,生搬硬套的后果就是把现实复杂化,反而远离真相了。

二是由文字构建的上古史尚缺乏系统性。陈著所建构的“夔、蚩尤、戈”三足鼎立的上古神话体系,颇有些发千古之覆的味道。何新、黄奇逸等“民科”学人相继构建起自己的上古神话体系,以在下目力所及,还有一本近人刘正英所著《河图洛书新论》,同样是从陶文、含山玉版等史前文物出发,考证“十数”、“黄”、“帝”等字起源,主张汉字创自伏羲、仓颉,源于结绳记事的笔画,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上古史作一勾画。陈著“仓颉”考一章中引证的那些材料与刘著类似,却得出了全然不同的结论,原因就在于各自所取的都是自己所能理解的部分,而抛弃了于己不合的部分,是所谓选择性阐释,何况还是不加训诂的直接搬用。此外,对于埃及等古文明的直接类比,引用材料不多,似有失之武断之嫌。当然也许陈先生若假以时日,写出一部囊括各种神话传说的上古史著作来,以上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在本版,围绕陈著似乎有过一场不小的争论,愚以为大可不必。拜百年来考古大发现之所赐,今人所占用的文字实物资料较前人大大丰富,也提升了我们的研究起点。然而,近几十年来,文字学界除了对出土文献的释读外,对于汉字起源问题始终未有突破性的发明,所以也吸引了大批民间文字学人,试图以一己之力,登昆仑之巅。然而,我们攀爬的乃是同一座真理之山,只是因为出发点不同、路径各异,所见所闻自然也大相径庭。

本人亦为古文字学习者,以上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0-9-13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xxxx惺惺相惜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12:24 , Processed in 1.0515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