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09|回复: 9

续《李学勤:中国古文字学从“绝学”到“显学”》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我参加了今年的考研,报的北大的古文字学。在去年下半年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读了李学勤教授《中国古代文明十讲》,这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让我认识到李教授的博大精深。书中所讲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是一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科技史、艺术史、学术思想史等众多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研究;其中所说的古文字学,正是我想深入学习的。年前,又读到他的近作《中国古文字学从“绝学”到“显学”》。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古文字学研究现状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文字学,从“绝学”到“显学”,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谈谈自己对古文字学的认识;题目作《续〈李学勤:中国古文字学从“绝学”到“显学”〉》,权作续貂。庚寅年正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北大“绝学”:古文字学

本以为3月6日出成绩,头天晚上给一个同考发短信,问她心情怎么样,她说成绩出了:考古文字学的,分数普遍较低,按去年复试线估计都无法通过。随后,我查了成绩,专业课84分,基础课96分: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刚考完时都有信心拿120分。这样的成绩,考试是失败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随便写点感受。

北大的古文字学,招生时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1个方向,录取后则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习。北大汉语言文字学,共有现代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史、古文字学、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6个方向。招生考试有2门专业课,具体叫法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专业的各个方向分得很细,考题不尽相同:专业课,古文字学、汉语史各用1套题,其余4个方向用1套题;基础课,古文字学用1套题,其余5个方向共用1套题。应该说,这体现了北大的治学严谨,这正是我选择北大的理由。

古文字学方向,计划每年招生1名。但是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招到学生了,因为没有过线的。应该说这是很不正常的。理论上有一种说法:如果某学校某专业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那么它有被拿掉的可能。

当初选择北大古文字学,查过一些信息,其中一点说是没有带学生的导师。自然,它在北大的热冷可想而知。刚才又百度了一下,搜到央视国际于2004年12月14日转载《中华读书报》的一篇报道:《古文字学泰斗:弃北大去复旦 带走一专业》。不厌其烦,下面摘抄一些要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大中文系教授、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将携带其门生沈培和同专业教师陈剑出走复旦的消息在北大不胫而走。”至于原因,北大校园有个流传说法。裘先生一直希望古文献学、古文字学专业能单独从系里分出来,成立一个古籍整理研究院,在做学术研究时会更方便一些。然而,他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但是,复旦为了吸引人才,特为裘先生成立了一个出土文献中心。在北大古文字学专业越来越不受重视,裘先生黯然离去自是必然。有人不无遗憾地说:一个人走了,带走了一个专业。

北大不提供往年真题,不指定参考书目。不过,考研圈里人所共知,往年真题是必须拿到的,因为它指明了备考思路。往年真题,学校不提供,只好从别处高价买到。没有导师,考卷是谁出的呢?据说,可以请人出题。不过,还是往年真题为主要参考。总览各年考题:裘锡圭教授出走北大前后的,形式没有多大变化,内容多有重复。

今年考试,我的分数和预料中的相差悬殊,所有考生的分数普遍较低,估计还是没有过复试线的。如果是我一个人的分数低,或者可以说问题出在我身上,但是,事实是好几年都是没有过复试线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有意这样的?北大这古文字学,现在没导师,本来就不准备招生;每年的招生计划,只是表明北大曾经有过这个专业:不无可能。

我说出一件事,大家听了肯定会大吃一惊:今年的考题,专业课的和基础课的各有1道是去年原题,其它的叙述题也是往年考题的变相重复。我是认真分析了往年真题的,相信大多考生也都认真分析过的。然而,就是这样,好几年都没有考生过复试线。

在北大,如果古文字学一直冷落下去,可能它真的要变成“绝学”了:这不是危言耸听。

学术讲究一个传统。就我看书知道的,有古文字学传统的院校有:容庚,中山大学;于省吾,吉林大学;李学勤,清华大学;裘锡圭,复旦大学;徐中舒,四川大学;黄德宽,安徽大学。里面提到的众多学界前辈,有的早已过世,不过,他们的影响意义深远。

不过,北大的古文字学考试,水平是非常高的;正是在准备考试过程中,我对古文字学有了初步认识。考试是失败了,收获仍然是不少的。后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学习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古文字学专业课

古文字学,都说了半天了,它到底是什么?古文字,是指汉字发展阶段最初的几种汉字形体,即: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今天一般说的“古文字学”,则是专指对出土文字材料的研究,它常被划分为4个分支:甲骨学、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研究。

相应的,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可以分为分值差不多的3块:给出特定的字,写出古文字字形(甲骨文、金文),写出小篆字形,各出1道题;释读拓片,甲骨文的1道题,金文的1道题;古文字学理论、古文字研究史等又是2道题。



关于写出特定字的古文字字形、小篆字形。所出的字,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大多源于一本书,北大本科沿用教材裘锡圭《古文字学概要》。然而,我全读了中华书局《说文解字》,读了语文出版社《商周古文字读本》。考试前,近万字的小篆字形都会写了,学界释读出的古文字字形也能记个多数了。

也许你会觉得,准备考试可没有这样的,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然而,我这样做了,我有时这样自嘲:我不适合考试,我对研究更感兴趣。



关于拓片释读部分,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买的往年真题,都没有拓片图片,拓片出处也只有一两道给出了。就知道的看,拓片篇幅一般不是很长:甲骨文的三四十字,金文的不超过百字。除了字数,拓片内容也有助于确定出题范围:包括所记事件的年代、性质。针对这部分,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不可能按范围去搜集现有拓片,因为手头上没有那么多书,再说也花不起那个时间;只要把常见字形认出来,再掌握了辞例特点,解决起来并不很难。我的参考书主要是《商周古文字读本》,这本书分三部分文选、概述、常用字3个部分,编写科学。此书是学界前辈容庚的弟子编写的,由学界泰斗李学勤审定,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甲骨拓片释读,这本书选录了42片,尽管很有代表性,然而毕竟太少。针对辞例又精读了姚孝遂《小屯南地甲骨考释》;针对拓片精读了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选读》。就这样,这块算是没问题了。考试所给甲骨文拓片,答得不错

金文拓片释读,这本书选录拓片不到30个,时间上跨度有周一代,选材内容上比较丰富,篇幅多有百字以上长篇。针对这部分,我主要是读的《商周古文字读本》。除此之外,我还翻看了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就这样,考释出来的西周金文,我认识了大多数。考试所给金文拓片,不是摹写本,有几个字漫漶不清,直接影响了文章的释读,答得也不好。

现在,回忆一个故事。《西周铜器断代》、《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是在中国书店站着翻看的:价格非常高,我是只看不买。先后去了两次,一次翻了一套,分别是11月10日下午、11月26日下午,都是站了不到两个小时。第三次去时,柜台一下子就认出我了,她的那种眼神怪怪的,我随便转了一下就溜出来了。



接下来说最后一部分,也就是古文字学论述什么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都出题了,剩下的战国文字就放在这一块了。当然,毕竟是考试而不是研究,考察的主要是几个层面。

例一: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主要几批简帛古文字材料及其重要意思。这道题的解答,可以参考裘锡圭《中国最近出土古文献十讲》、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

上面是分别就甲骨文、金文、小篆、简帛文字出题的,当然,总体认识一类的考察也是必要部分。

例二:请举出吴大澄、孙诒让、罗振玉、郭沫若、唐兰、于省吾在古文字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各一种,并简单介绍其内容;请举出甲骨文、金文、玺印文字、古陶文、古币文、石刻古文字字典或文编各一部,并写出其作者。就这个解答,我先是百度了一下,不过信息不全也不详细;后来还是买了一本书《〈说文古籀补〉研究》,看了后面的参考书目列表。

然而,对于上边那道题,不是说解出来就完事了,它引起了我对学界前辈所开拓精彩世界的兴趣。上面几个大家中,我买了有关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研究》,在中国书店翻读了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此外,读一本书,认识一些学界大家,有时还会发现他们的联系,那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举个例子。于省吾先生原先在吉林大学执教,其高足在学界多有成果,简列几部著作:姚孝遂《小屯南地甲骨考释》、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选读》、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汤余惠《战国文字编》;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的具体工作,主要是由包括上面几位在内的弟子完成的。



前面说了古文字学的概念,不过,别觉得随便一写很容易:当初弄清这个概念,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例三:谈谈古文字学有哪几个分支学科。那时我已经读了两本书:裘锡圭《古文字学概要》《中国最近出土古文献十讲》。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4个部分,那时已经是忘都忘不了;分支学科有甲骨学、金文学、战国文字研究、简帛研究4个,这一点没有在书上找到出处,还是不敢往这上面想的。这个说法是在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面找到的。这本书和裘锡圭《中国最近出土古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古文字学基础课

上面花了很大篇幅说专业课的准备,下面谈谈基础课的学习过程。基础课,顾名思义,它是进行专业课深入学习的基础;然而,并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前面提到李学勤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文字学;不过,他到底做些什么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头衔中得到一些感性认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楚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前面也提到了,基础课考试分3个部分:古代汉语、中国上古史、大综合。



其中,大综合主要涉及几个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古典文献等。关于这个,考中文系大多都考,多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就不献丑了。



现在说古代汉语部分。考试形式主要有两个:文言文段翻译,古代汉语理论常识。

古代汉语理论常识。这个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不过,要想记住,也得会记巧记。例如:简述先秦人名有什么特征(包括姓、氏、字等方面)。下面我不做全面解答,只是说及其中几点。古代有姓有氏,战国以前区分明显: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不能变,而氏可以自立。自立的情况有多种,其中有以祖先的字为氏的:这里面有什么蹊跷吗?原来是这样的:上古时期,名和字连着说时,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举个例子:孔子,宋国公子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先字后名连说就是孔父嘉。再举一例:举例说明先秦时代的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主要差别。主要差别,学过古代汉语的都有零星感受,不过答题要说得全面;举例子,这是北大的传统,然而这个并不好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少数篇目中找全。例如:名词的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做状语,我主要是在《史记》中找的例子,分别如“范增数目项王”、“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关于文言文段翻译。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得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再就是多熟悉历史故事,最后标点用法得注意层次。

《古代汉语》,备考前读过王力版,常用词部分我花了很多时间;备考时用的北大教研室版,常用词部分读得很快,可能是有前面的基础吧。

就文段内容来说,多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些事儿:“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五伯……”、“知悼子卒……”、“宋元君夜半而梦……”、“晏字为齐相……”、“燕人畔……”、“子夏问于孔子……”、“景公射鸟……”等等。这些文段中的故事,《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上古史教材上多有提及,并且多有重叠,只要大家系统的看过一套书,故事应该都不觉得陌生。我的情况是这样的:除了翻读上面三种书,通读了《史记》中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通读了《战国策》《论语》,选读过《孟子》《庄子》。今年的考题,也就是上面举例中的头一个,讲的是论齐桓公的称霸的。解题当时毫不费力,后来一查得知文段出自《荀子》,然而我没怎么读过《荀子》。

关于标点符号。平时读标点过的古书,在表示句内停顿时,顿号、逗号、分号,出现得最多的是逗号,我觉得应该适当地给顿号、分号表现机会,只有那样句子的不同层次停顿才明显,理解起来也较为方便。古书中经常出现“按:……”,这个也值得一提。如果“按:”后面的句子中用了冒号,那么会出现两个冒号连用的情况,反正我看着是别扭,如果改为“按。……”就好多了,因为“按。”比较醒目并且也可行。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看法。



接下来谈中国上古史部分。中国上古史,主要是指:商、周、春秋、战国。毕竟不是历史专业,要考的东西也不是太深,但是和古文字学密切相关。

例一:按时代的先后写出盘庚迁殷以后的商王、西周时期各周王、春秋时期各鲁公。对应关系分析:商王,甲骨文;西周时期各周王,金文;春秋时期各鲁公,《春秋》《左传》。记忆各时期的王名,我是编的顺口溜。商王: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孝己、)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其中,顿号前后是兄弟关系,逗号前后是父子关系;我们可以先记逗号前的一个字,记为“乙丁甲丁,乙丁乙辛”,然后由一个字记一个辈份的。

例二:简单谈谈春秋战国的诸子思想。解决这个,如果翻张岂之的历史书,上面的相关介绍不是答案,自己总结又怕遗漏了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参考北大教研室版《古代汉语》的,只须稍加梳理即可。

例三:关于战国时代开始时间,有几种说法?在没有看到这道题以前,我只知道公元前475年一种说法。接着查了书才知道,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时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定王元年(前481年)为战国始年,等等。春秋与战国的断限,原来不只是一个个公元纪年,而是一个个历史事物。知道了这些,发现历史也挺有意思的。结合着兴趣去学历史,往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9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浩先生退休以后不是李零教授吗?
发表于 2010-11-17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的朋友所提圖書大多網上皆有電子版的!

 

      若不願在電腦上看,也可以打印出來也是不錯的。

        考研今年不行,來年加倍努力!!!!!!

发表于 2011-1-2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懂,怎么教你?!

就是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是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聲明:

本人只是轉帖,此貼不是我寫的。

发表于 2011-1-1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个:李零先生现在不找硕士了……
否则俺肯定铁了心跟他啦哈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2:15 , Processed in 1.0680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