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四十: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
2011年2月1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23)开题论证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侯精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福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麦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聂鸿音、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国营。项目负责人赵丽明、孙宏开以及在京课题课题组成员宋兆麟、吴贵飙、赵日新、江铭虎、刘国忠等出席;出席会议的还有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刘石,课题组骨干学生刘楚龙、郭家宝、黄腾宇、李明华、姜明慧等。现将开题会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汇报了课题的计划
会上,由课题组赵丽明、孙宏开根据招标时的课题论证以及进行的前期工作,向与会专家们汇报了课题工作计划和今后项目开展的一些思路。大体是,本计划完成下列子课题的调查研究任务:1、《纳西油米东巴文献解读》,2、《纳西达巴文献解读》,3、《普米韩规文献解读》,4、《纳木依文献解读》,5、《木雅文献解读》,6、《尔苏沙巴文献解读》,7、《羌族释比经典解读》,8、《贵琼贡巴经典解读》。
以上文献解读,有的需要进一步落实,最后根据落实情况,完成6-8种专著,每种30-40万字。每本书体例包括:概况综述简介,文字篇(字表)、语言篇(音系和语法要点)、原件扫描、还计划录音录像。项目进行过程中严格按文献解读的规范要求,进行三-四行对照,逐字逐句进行文献解读、翻译。大体是:图符、图符国际音标(或藏文转写)、图符汉字直译、意译等(包括语法标记)。
课题组还汇报了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是:
1、已经发现的文献懂得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文献会解读的已经去世,已经无人能够解读,如尔苏;有的只能部分解释,如纳木依。由于这些文献大都是宗教巫师保存,因此需要耐心寻找,有的需要反复动员,做思想工作,有的需要创造条件。这些都需要依靠当地本民族学者进行。其中有的文献,也可能由于找不到解读人而不得不放弃。
2、这些文献其中有的往往与藏族“苯教”有关系密切,多数文献同时与藏文混合使用。这些藏文记录的是藏语还是本民族语,有时是混用,需要进一步判断。而且藏文字母是“行书”,书写不是很规范,给识读带来很大困难。
3、早期象形文字记录的文献,图符少,大量话语没有标记。因此用音标记录民族语言、做语法标记等工作量太大。因此专家建议,先抢救录音录像,记录下来;先主要做文字解读。
4、记音翻译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清华在读的学生,语言调查刚入门,文献整理从来没有做过,刚起步,经验不足;而且时间有限。
5、子课题质量难以掌控,当地本民族知识分子大多不懂国际音标,也不懂语言学和文字学,不能科学记音和分析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6、经费不足。本课题需要开展大量田野调查,差旅费用很高。请人翻译经书需要报酬。收集资料需要一定数量的录音录像设备。每个文种、每个子课题要求下拨经费,如果按照子课题下拨,每个子课题平均不到5万元。清华本身不追加任何经费。
会上课题组展示了部分前期成果及工作方法,请专家们认真审查、指导。
二、与会专家的意见
在课题组汇报结束以后,与会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大体归纳如下:
1、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价值很高,但难度很大。从学术上讲,不仅有语言学、文字学的价值,还有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价值。可能还有文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医学方面的价值。此外还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次记录的文献,大都是各族群各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本民族不会记录和整理,你们去帮助记录和整理,具有抢救、保护、传承性质,因此意义很大。
2、要解决图符与语言的关系。因为是原始文字,图符常常像一篇文章的关键词,许多内容隐含在解读人的记忆里,因此图画式文字及文献本身就是记忆遗产。对于图画式文献,可能存在同图不同解,这正是记忆遗产原始文字的特点,既要注意语法标记,又要注意篇章结构。
3、有的专家建议,除了文献解读外,最好写一本专著,总结本项目在文字学上的理论意义,尤其从文字学和文字发展史的角度,用各种文献的实例,讲讲从原始文字到成熟的文字的发展史。还有的专家认为可以将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阶段性成果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发表。
4、有的专家认为,由于解读难读很大,而经费就那么一点,建议不要做那么多,先做出3-4本来,然后再申请2期。有的专家建议可否再从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