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本紀》世系次序或不爲誤?
上個世紀20年代,王國維發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文,利用甲骨文資料校訂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對殷商王朝世系記載的錯誤,即:上甲以後的世系次序應為“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而《史記·殷本紀》誤為“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
幾十年來,好像沒有甲骨學者對此提出异議,都將此說視作王國維甲骨研究上的重大貢獻。 不過,在下讀過幾條甲骨片之後,對此說稍有疑惑: 1、首先,從心理學角度說,當撰文或抄寫之人,在遇到容易混淆的幾個並列人名之時,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提高警惕,防止出錯。何以《殷本紀》其他先公先王地次序不誤,而獨獨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搞錯了呢? 2、如果說上條想法是以今度古算不得數的話,那麽我們還可以從訓詁學上所謂的“隨文釋義”原則來作類比。前人早已指出,《說文》中對字義的解釋,往往是這個字通常的意義;而當這個字放入具體某部典籍中時,又往往會隨著上下文的不同而産生新的意思。 同樣道理,司馬遷撰寫《史記·殷本紀》,是在寫史書,他要做的是嚴格按照世系先後排比先公先王的次序;而甲骨文材料呢,記載的卻是祭祀殷商先公先王之事,包括祭祀的規模(比如用多少頭牛多少人牲之類)以及祭祀的順序(按日子先後進行祭祀)等,並非是在寫史書。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不過,在下讀過幾條甲骨片之後,對此說稍有疑惑: 1、首先,從心理學角度說,當撰文或抄寫之人,在遇到容易混淆的幾個並列人名之時,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提高警惕,防止出錯。何以《殷本紀》其他先公先王地次序不誤,而獨獨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搞錯了呢? 2、如果說上條想法是以今度古算不得數的話,那麽我們還可以從訓詁學上所謂的“隨文釋義”原則來作類比。前人早已指出,《說文》中對字義的解釋,往往是這個字通常的意義;而當這個字放入具體某部典籍中時,又往往會隨著上下文的不同而産生新的意思。 同樣道理,司馬遷撰寫《史記·殷本紀》,是在寫史書,他要做的是嚴格按照世系先後排比先公先王的次序;而甲骨文材料呢,記載的卻是祭祀殷商先公先王之事,包括祭祀的規模(比如用多少頭牛多少人牲之類)以及祭祀的順序(按日子先後進行祭祀)等,並非是在寫史書。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1、首先,從心理學角度說,當撰文或抄寫之人,在遇到容易混淆的幾個並列人名之時,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提高警惕,防止出錯。何以《殷本紀》其他先公先王地次序不誤,而獨獨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搞錯了呢? 2、如果說上條想法是以今度古算不得數的話,那麽我們還可以從訓詁學上所謂的“隨文釋義”原則來作類比。前人早已指出,《說文》中對字義的解釋,往往是這個字通常的意義;而當這個字放入具體某部典籍中時,又往往會隨著上下文的不同而産生新的意思。 同樣道理,司馬遷撰寫《史記·殷本紀》,是在寫史書,他要做的是嚴格按照世系先後排比先公先王的次序;而甲骨文材料呢,記載的卻是祭祀殷商先公先王之事,包括祭祀的規模(比如用多少頭牛多少人牲之類)以及祭祀的順序(按日子先後進行祭祀)等,並非是在寫史書。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2、如果說上條想法是以今度古算不得數的話,那麽我們還可以從訓詁學上所謂的“隨文釋義”原則來作類比。前人早已指出,《說文》中對字義的解釋,往往是這個字通常的意義;而當這個字放入具體某部典籍中時,又往往會隨著上下文的不同而産生新的意思。 同樣道理,司馬遷撰寫《史記·殷本紀》,是在寫史書,他要做的是嚴格按照世系先後排比先公先王的次序;而甲骨文材料呢,記載的卻是祭祀殷商先公先王之事,包括祭祀的規模(比如用多少頭牛多少人牲之類)以及祭祀的順序(按日子先後進行祭祀)等,並非是在寫史書。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同樣道理,司馬遷撰寫《史記·殷本紀》,是在寫史書,他要做的是嚴格按照世系先後排比先公先王的次序;而甲骨文材料呢,記載的卻是祭祀殷商先公先王之事,包括祭祀的規模(比如用多少頭牛多少人牲之類)以及祭祀的順序(按日子先後進行祭祀)等,並非是在寫史書。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這樣或就可以解釋,爲什麽甲骨文記載這三個“報字輩”的人名要排列成“報乙—報丙—報丁”了,因爲這是三個“報字輩”的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這三個“報字輩”的人的世系先後。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3、附加一條可以與此類比的甲骨文材料:
甲午貞:乙未酒高祖亥……大乙羌五牛三,祖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無害。茲用,(《甲骨文合集》32087)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因爲貞卜的是“乙未”這天祭祀的情况,所以幾個先公先王全都是名“乙”者,而“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相隔數代人,但肯定沒有人會認爲“大乙(商湯)”和“祖乙”之間會有什麽繼承關係的吧。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同樣的道理或可推論:王國維所使用的那條材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乙未酒系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祖乙……(《甲骨文合集》32384)
之所以這條甲骨文中如此排列“匚乙-匚丙-匚丁”三人的次序,是因爲這是記載相互連續的三人的祭祀順序,而不是他們三個人的世系先後。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論壇有些沉寂,發個帖子攪攪。這是讀甲骨相關文章時的一點疑惑,不一定成立,歡迎甲骨學方面的高人多予指教。
举报
關于商人用日干爲名的原則,前輩學者多有討論,至今似無定論。
不過,按照商人逢事必占的脾氣,推測用日干爲名這種事恐怕也不會例外的吧。
——如果這種推測不誤的話,占卜的結果充滿了隨機性,而祖孫四代人在命名時進行占卜的結果恰好分別是“甲乙丙丁”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也許可以反過來證明司馬遷《殷本紀》中的世系次序是正確的,而卜辭的人名次序不可用來否定《殷本紀》的記載。
再補充一個更直接些的證據。卜辭有:
貞,禦自唐、大甲、大丁、祖乙百羌、百牢。(《甲骨文合集》300.1)
高明先生《中國古文字學通論》選讀部分選有此片,注釋云:
商王世系應爲大乙、大丁、大甲,此辭言自唐、大甲、大丁,輩次搞錯。(見其書第288頁)
按:此辭恐不誤,可能倒是高先生囿于成見導致理解錯誤。
根據以上所做的推論,“大甲”之所以列于“大丁”之前,乃是祭祀次序,而非言其輩次世系先後也。
——“唐”即成湯,又稱“大乙”,是殷商開國之君,故祭祀莫有先于其人者,而隨後的“大丁(湯之子)”、“大甲(湯之孫)”二人,作爲世系先後,“大丁(湯之子)”自當列在“大甲(湯之孫)”之前,而作爲祭祀順序,“甲”日在“丁”日之前,故卜辭自然要將“大甲(湯之孫)”列于“大丁(湯之子)”之前了。
備注: 1、裘先生曾論及卜辭中所見的“逆祀”。以上所論,和所謂的“逆祀”應該不是一回事。 不過,檢裘先生文中舉過的例子,發現最後一例(嚴一萍先生所綴合)似乎可以證明以上說法:
乙巳卜大?:侑大乙母妣丙一牝。不。
乙巳卜大?:侑外丙。
丙午卜大?:侑大丁牡用。(《甲骨文合集》19817)
此版所記,祭外丙在大丁之前,嚴先生以爲是文武丁“復古”的一種特殊安排,裘先生以爲是“逆祀”。
而用上述說法,因天干次序是“乙-丙-丁”,故祭祀三位先王的順序就成了“大乙-外丙-大丁”了。——此版卜辭爲上說又添一例。
2、十年前剛買到高明先生《通論》之時,讀到那條卜辭,正好剛看過王國維的《先公先王考》,當時打了個問號在旁邊,因爲王國維用卜辭來校正《殷本紀》,在下就疑惑:爲何高明先生不用這條卜辭來校正《殷本紀》呢?到今天才剛回過味來,想得有點頭緒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20:33 , Processed in 1.0735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