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07|回复: 0

田猎考之二 田猎要有一幅地图,必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山之狐 于 2013-11-4 14:39 编辑

二、田猎要有一幅地图,必须的

     这个小标题有点儿犯忌讳,因为话说得有点满,没留有余地。但我觉得这才正和我下面的分析论述相一致。我有信心让读者相信我的观点。这种信心来自于对画、田、×、周等字的解读分析。

(一)先说画字。繁体字为畵,古文画字大概有以下几种字体:

 

1  2  3  4   5  (古文字诂林清晰版卷三  五〇五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凡卷*  ***者均同。)

我在前言里已经说过,画字的意义,就是画田猎地图。这也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场”。各种字体的共性和联系就是上面的“聿(笔)”,不同之处是下面的田、×、周三个字,或单独或两两组合。如果从几何学的眼光来看,田可以说是一个“面”,×是两条“线”,周则是一个个的“点”。这样的面、线、点就组成了一幅田猎地图。当然,这需要在分析了田、×、周三个字的意义之后才能得出此结论。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画字1345里边那个两笔交叉的东西确实找不到一个相对应的字来表示,所以权且用个符号×代替,也暂称其为字。

(二)再分析田字。田其实就是一幅猎场分布图。

     裘锡圭教授说“在大量土地尚未开辟,为野兽栖身的林莽几乎随处可见的上古时代,田猎与农业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农史(初稿)说:用火驱逐野兽是古代狩猎活动中常常采用的方法,用火驱逐野兽的结果,必然会把长满了野草杂树的猎场烧成空地。这种空地,在适当条件下就会被人们利用来垦为农田。田猎的田和农田的田完全同字,这决不是偶然的,正反映着田猎为农耕作了准备工作。这段话很正确。”(  卷十,三四六 。)裘锡圭教授这段话虽然是分析田猎和农业的关系的,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两点结论:一、我们的先民所生活的上古时代,“大量土地尚未开辟,为野兽栖身的林莽几乎随处可见”;二、所谓田猎,就是“用火驱逐野兽”这么一种“古代狩猎活动中常常采用的方法”。如果分开来看,这两点结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把这两点合在一起的话,问题就来了。在那绵延几十几百甚至几千里的茫茫无际的林莽之中,我们的先民是如何用火驱赶野兽的呢?首先,火势可控制吗?当今发生的国际国内许多森林大火,即使动用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都很难扑灭,更何况是几千甚至几万年前的上古社会?田猎活动可操作吗?不要说方圆几千几百里,即使是方圆几十甚至十几里的一片森林燃烧起来,对于四散奔逃的野兽,我们的先民有那么多的人力(男人)进行围追堵截吗?最后,还有一个可持续的问题。今年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以后的年份也就是在森林和野兽等生态资源恢复原貌期间人们怎么办?田猎活动还能够继续吗?所以,从可控制、可操作、可持续这三方面综合考虑,都必须把偌大的森林划分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猎场,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田猎活动。这一个个的猎场,就是各种各样的古田字里的方框。根据古人三表多数的理念,最后简化为由三横三竖组成的今文“田”字。所以,这三横三竖就代表了所有的

     1   2  3   4

横和竖。那么,这横和竖又代表什么呢?这横和竖代表的是纵横交错的路,围上一圈网子之后就是焚烧林子时的隔离带,同样是后文所讲的拦截野兽的地方,也是古文“裏”(里)之所指。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凭借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锛在茫茫森林中开辟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道路来的,现在无据可考,毕竟是成千上万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某些证据来说明一些问题的。

  1   2     3     4     5由的异体?

前边说,构成田字的横和竖既代表了猎场之间的路但同时又代表了隔离带,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字:“由”。《说文解字》中无“由”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补“由”字说:“其象形、会意今不可知。或当从田有路可入也。”段氏“或当从田有路可入”的猜测不无道理,只不过应该是从猎场之间的道路出入罢了。此外,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我们也可以由此推出“由”和“路”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一个“迪”字,《说文》解作“道也”,段玉裁注曰“道也,见释诂。按道兼道路引导二训”。道迪双声,意义相同或相近应该不难理解。另外,在《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一四四页有一字(5由的异体?)被认为“所会意不明”。笔者以为,根据三表多数的理念,中间的三止代表了许许多多的脚;两边的竖线中间应该就是道路。两竖线起了限制行走范围的作用。所以笔者以为,这个字应该是“由”字的异体。那么我们的先民为什么如此重视走路必须要经过猎场之间的道路呢?我私下揣测,这应该与这猎场之间的道路同时还兼有隔离带的作用有关。为了确保一个猎场田猎时的火势不会蔓延到其他猎场,那就必须要让这猎场四周的道路不因荒芜而杂草丛生。办法似乎也不复杂,那就是经常的在这些路上走。如果确实因道路太多而不能一一顾及,那重点把当年要田猎的几个猎场周围的道路“搞定”总该是能够做到的吧。这就更有重点强调一下的必要了。

这里还有一个猎场大小的问题需要讨论一下。当然,猎场的大小应该和一个部落能够参加田猎活动的青壮年男性人数有关,我曾经瞎估计也许是几十个人。因为如果仅青壮年男性就上百甚至几百的话,那么这个部落的总人口岂不上千了?后来发现了一个“里”字,是我相信我的这个估计并不“瞎”。对于里字,詹觐鑫先生的分析有可取之处。他说,里为自然村,引申指土地面积。《韩诗外传》四:“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他在比较详细的论证了里指土地面积之后,又举《谷梁传·宣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和《孔子家语·王言》:“周制三百步为里”两例,说明“三百步为里的说法是由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的制度转化而来的”(卷十  三二二 三二三)。应该说詹先生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但不足之处是由自然村引申出土地面积太过牵强,虽然他引用了刘熙的说法“二十五家居住的地方大约占地一平方里”。我们现在新农村建设规划都很难做到使整个村落成为一个方形,更何况是几千甚至几万年前的原始部落?若不是方形的村落,这一平方里的面积从何而来?我对里字的理解分析就能够合情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里,繁体为裡、裹,均与衣有关,我在后面第二部分将会证明,衣其实应该是猎场四周的围网。分析古文里字的字体,也可证明里与网子有关。甲文无里字,金文里字带衣字的较少,大多不带衣字。《说文》把不带衣字的里解释为从田从土,这就把许多人带进死胡同里去了。

              

人们对田字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农田之田,所以总是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其实,这里的田字应该是田猎之田,指的是猎场。当然,田应该是指所有的猎场,但当人们不可能用一个“口”字指代某一个猎场时,田字也就可以指代某一个猎场了。下面的一横是什么?是猎场外边的围网。这样理解就和那个衣字相一致了。在田(猎场)和下边的一横(围网)之间,有不少里字是一圆点儿,也有不少是一横。什么意思呢?指事也。这里——猎场之外围网之内就是“里”。我的一点感觉,古人用刀刻字,刻一圆点显然比划一直线费劲,所以不少指事字都用一圆点来表示意义之所在。所以里字里的圆点更能够说明它的指事作用。分析到这里,我们说问题就比较明了了。猎场基本是个方形,它的四条边各三百步大约四五百米,与今天的一里相近。若说它是个面积单位不够确切,但若说“广三百步长三百步”是指猎场的宽和长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又因为猎场四周的这个“里”同时又是人们行走的道路,所以,由貌似面积单位的里转换为长度单位的里就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了。

总之,正如前面所分析,田应该是人们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并根据本部落人力状况所开辟出来的一个个猎场。但为什么又说它是一幅猎场分布图呢?这里有道理可讲。首先,一个个猎场植被状态基本相似,形状面积也差不多;其次是在林中视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可能像我们现在观察农田一样可以一览无余。所以,猎场和猎场相互容易混淆,不易辨识,想找到某个特定的猎场着实不易。这比我们在外表差不多的楼群里想找某座楼还要困难得多。楼群里的楼距离要近得多,而且楼上一般还标有数字让人辨识。猎场呢,距离则要远得多,而且我们的先民也没有发明文字或数字。怎么办?这就需要画一幅猎场分布图。大地上的猎场不可能做到一览无余,在地图上却是可以很容易做到的。画字的聿下面为什么是个田字,分析到这里应该初现端倪了。但是问题还没完结,分析了×和周两个字,才可以画个句号。

(三)还要说说×字。×字是田猎行动路线图的一个小小的代表。

前面分析了我们的先民把大片的森林开辟成了一个个猎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田猎的秩序问题。先搞哪一个,再搞哪一个,最后搞哪一个,这可不是一个随意的问题,而是很有讲究的。那就是前后相继田猎的两个猎场,既不能相隔的太近,也不能相隔得太远。相隔太近,比如相邻,前边先搞的一个必然会对后边的产生影响。一则是田猎时的烈焰腾腾浓烟滚滚会使相邻猎场的野兽惊吓以致逃之夭夭;二则是前边先搞的猎场焚烧之后其边沿还有没有树用来架设网子;最后,即使能够架设网子,但里面植被已被破坏,烧得黑乎乎一片,后搞的猎场里被大火驱赶出来的野兽会不会往网子里面钻就成了问题。如果四周猎场植被没有破坏,,野兽们往四外逃窜时很可能会自投罗网的。相隔太远呢,那就很可能因为前松后紧而使后面的猎场不好安排。所以必须统筹兼顾。怎样标示各个猎场之间的先后顺序呢?我们的先民当然是不可能采用数字排序的方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连线法。在猎场分布地图上,按照田猎的先后顺序,把一个个猎场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再把末尾一个和开始的一个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一个封闭的田猎行动路线图。路线图一语似乎挺时髦,但也不是笔者瞎掰。这是有据可考的。《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857页就有这样的三幅图,只不过从未被解读出来过。

 1   2   3

3应该是田猎行动路线图标准的浓缩版。说它浓缩,是因为它分别是由向左向右倾斜的三条曲线连接而成。根据三表多数的理念,这代表了田猎行动路线图里的所有连线。说它标准,首先是起点终点相连,表示周而复始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曲线的旋转方向,仔细分析一下里边的五个相交的“×”向四个方向延伸的结果是不是和“画1345”下边的“”非常相似?               三条斜线代表许多

 这五个×与聿下边的非常相似。

甲骨文的画字基本上都和前面的画1相同。所以我认为,先民们拿其中的一个×来作为田猎行动路线图的一个小小的代表。可见画线就是画田猎行动路线。在卜辞中也可找到它的运用:

王其田于大狐(甲骨文字典 三二〇) 徐中舒解释为地名,但如果解释为“王前往路线图指定的地方田猎擒获了大狐”,是否更好些呢。 图12与图3不大一样,线多,旋转很随意。笔者私下以为它给人们传达的信息是,行动路线无论怎么绕,无论绕多少回,都不要过界。上下两端都有界线拦挡,所以它极可能是古“疆”字。当然,古“疆‘字还有一体:“畺”,两个田字是两个部落的田猎区域,三横表示疆界。这两个“疆”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一次次田猎的行动范围上标明疆界;后者是从全部猎场的区域方面来标明疆界。

(四)最后还要分析一下“周”字。实际上起作用的只是周字里的“点”,而这些点只是记录田猎进程的一个个标识。

                      周字的四种字体

周字里的点表示什么意思,历来是众说纷纭。《甲骨文字典》认为“象界画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象禾稼之形”;也有人解释为金粒;更有人解释为鹵盐之鹵等等等等。对于诸如此类把周字里的点当做某种具体的实物的解释,我是深为怀疑。为什么带点的周字里面的方框内只有一个点?作为具体的比如禾稼之类的实物,就不能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尤其是许多周字里面一个点也没有,那又怎么表示某种具体的实物?我认为,人们之所以没有参透周字的本质,最重要一点就是没有把田字和田猎联系起来。我们把田字里的一个个方框当做地图上的一个个猎场,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让我们试做分析。前面我们说,聿下面的田字,实际就是一幅猎场分布图,这解决的是辨识猎场方位的问题;聿下面的×实际就是田猎行动路线,这解决的应该是田猎顺序问题。那么,聿下面的周呢,它里边的点就是一个标识,一个记号,它解决的是田猎进程的问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猎场第一年搞过一次之后第二年是否可以接着再搞?答案当然是不可以的。首先是植被焚烧过后,第二年能否恢复原貌;其次是植被恢复以后动物资源的恢复时间问题;最后还有我们的先民合理的有计划地现在叫做可持续的消费狩猎资源的问题。这一切决定了某个部落的所有的猎场不可能一两年就搞一遍。到底多少年无据可靠。但不管多少年,都会出现一个问题:上一次搞到那个猎场了,上一年搞到那个猎场了。如果没有一个记录一个记号,仅凭人脑记忆就可能弄得一塌糊涂。所以,我们的先民就采取了边田猎边做记号的办法:搞过第一个猎场,就在地图相应的方框内画一个点,依次画下来,方框内的点画满了,就是“遍及”了。于是周而复始,又从第一个猎场开始。这一次为省事计,完全可以采用抹点的办法,搞过一个猎场,就抹去地图上相应方框内的点,把地图上所有的点都抹干净了,又一次“遍及”了。所以再一次周而复始。《辞源》解释“周”字,第一义项就是“遍及”,并举《易经·系辞(上)》中“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为例,是比较妥当的。《左传•隐公十一年》中“周麾而呼曰:君登矣”的“周”字,也是“普遍”的意思。这和笔者的结论可说是殊途同归了。至于有些周字下面的口字,也许是一轮田猎开始之前的祈祷,也许是结束后的祭祀。没有证据,不敢瞎猜,暂时存疑。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边的画字,聿字下田、周、×两两组合的情况,×字必不可少,田、周分别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田无周、有周无田的情况呢?想来想去,我换了一种思路:那个田字,也完全可以看做没有点的周字呀;那个周字,不也是有点的田字吗?所以,两两组合,完全可以看做田、×、周三个字即面、线、点的三结合。我据此模拟出了一幅古代田猎地图。附录于此。

   

 

    此图如果是以右下角为起点,以加点儿为标记方式,那么这一轮已经完成了九个猎场;如果是以下面第二行左边第二格为起点,以抹点为标记方式,则完成了八个猎场。原始社会,一个部落一般拥有多少猎场无据可考。上面田字123,分别是九个和十二个,但作为早期甲骨文字,也未必能和田猎地图的实际完全一致。但无论数量多少,这幅田猎地图是不可少的。笔者以为,一个部落每个田猎周期的年数M应该略大于NN就是一个猎场田猎以后其植被和狩猎资源恢复原貌所需的年数。把所有的猎场大体平均的分为M年完成一轮,才能做到有计划、按程序、可持续的进行田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9:28 , Processed in 1.0752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