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76|回复: 3

[郭店简] 【醉解老子】季子:可能是唯一被老子推崇过的圣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道法自然 于 2014-9-5 15:38 编辑

据最新考古发现,通行版《老子》第19章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在郭店楚简本《老子》里被“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所替代。

  我们先抛开“绝伪弃虑”不谈,来看看句中的“季子“一词应该如何解释呢?是不是就是延陵季子呢?

  通过阅读大量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文献资料,笔者很少见有学者提到这种解释,大多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季旭升教授在《读郭店楚简札记》的解释,《读郭店楚简札记》中说:“《说文》:‘季,少称也。从子稚省,稚亦声。’《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原始浑朴的美德,今本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郭店》本章的‘季子’,犹言婴儿,也是指道德纯朴的本质。” 楚简《老子》主张通过“绝伪弃虑”,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虑和对人性的异化,使“民复季子”,重新回到人的原始的朴素的状态。

  当然, 上面的解释也尚能圆其说,笔者也曾经看到有人提出异议说:“季”字的意思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是最小的儿子之意”,并且由此推测,“季子”之意应该是“季历”。季历是周太王的最小的儿子,是文王姬昌的父亲。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妻子太任生了姬昌,有圣明之兆。太王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太王想立季历为王,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建立了吴国!上文中老子所言的季子,若是“季历”,似有不妥, 因为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周太公之所以叫小儿子季历接自己的班,并不是因为季历的能力和德行,他更看好的季历的儿子姬昌。或者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子姬昌,太王才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另外,若论德行和能力来说,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不一定不如季历。据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听从父命,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后携二弟一路向东,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太伯被后来的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

  那么,若不是季历,那么是不是太伯的子孙后来的季扎呢?季札,姬姓,吴氏。名札,号公子札、吴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生于公元前576年(周简王十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公元前485年(周敬王十年)农历四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2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第一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全文4400余字,记述约公元前12世纪岐周古公亶父始,到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止的吴国史事。其中对季札的记述约1600余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多。司马迁在该文篇末处的“史评”中,盛赞季札的仁心、慕义、睿智、博识等君子之德。而对季历的德行却鲜有记载。

  相传季札为避王位而三次让国,“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其德行操守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孔子也以“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来高度评价他。

  季札的祖先太伯建立吴国,历经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寿梦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可见季札三让天下,绝不是故作托词、虚以委蛇,而完全出于其真性情的。

  季历和季扎一个是秉父命,弟承兄位;一个是违父命,让国于兄!绝伪弃虑,民复于谁呢?老子究竟该选哪个呢?

  笔者分析,季札和老子、孔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并且应该年长于老子和孔子,而吴国又是当时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由周朝姬姓子孙开创的国家,笔者认为作为周朝的史官,老子应该了解季札的,并且季札也是恪守周礼的,估计老子也因此非常欣赏他,在老子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难得有季札这样的人出现,老子把季札作为楷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老子弃周朝史官不做,顾自骑牛西去,季札的处世哲学恰恰贴合了老子的这种隐士情怀,惺惺相惜也在所难免。 最后,若用老子自己所述的五千言去剖析季厉和季札两人,或许更能进一步得到印证:季厉有为,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发,成为西方诸侯之长。最后,却因权重遭忌被商王文丁囚死牢中,用老子的话来解释,便是“强梁者,不得其死”,这里的“强梁”即指崇尚武力而无大智慧的人; 季札无为,结果被万民拥戴,不仅活了92岁,还成就了万古圣贤之名,这不正是老子极力所言的“无为而不为”之精奥所在吗?季札并不是真无为,而是他了解他的哥哥诸樊的德能并不在他之下,完全可以为政治国,这从诸樊甘愿“托国相让”中可窥一斑。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下“绝伪弃虑”这句话。“绝伪弃虑”应该也是互文,“伪”和“虑”应放在一起做“伪虑”解,什么是“伪虑”呢?从词性角度来看,“伪”是修饰“虑”的,“伪”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虑,《说文》中的解释是“谋思也”,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不真实的谋思,隐含有阴谋、耍诈之意!

  《荀子·正名》篇中对伪虑也做过解释:“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大概是说 :“虑”是“心”对“情”的控制与选择。而“伪”则是由“虑”积累并成为的现实。“伪”与“真”想对,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此不论作何解释,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抑或虚伪的、不可告人念头总归是不好的,本身已经脱离了德、脱离了道,不是圣人所为。

  由此,“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一句,我们便可以重新理解为:圣人唯有摒弃掉不合乎道的念头、不耍阴谋,修德以真、遵道贵德,百姓才能像拥戴季札那样拥戴你呀!(文。醉清风)
发表于 2014-8-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8-25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之言!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最新考古发现,通行版《老子》第19章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在郭店楚简本《老子》里被“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所替代。

  我们先抛开“绝伪弃虑”不谈,来看看句中的“季子“一词应该如何解释呢?是不是就是延陵季子呢?

  通过阅读大量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文献资料,笔者很少见有学者提到这种解释,大多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季旭升教授在《读郭店楚简札记》的解释,《读郭店楚简札记》中说:“《说文》:‘季,少称也。从子稚省,稚亦声。’《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原始浑朴的美德,今本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郭店》本章的‘季子’,犹言婴儿,也是指道德纯朴的本质。” 楚简《老子》主张通过“绝伪弃虑”,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虑和对人性的异化,使“民复季子”,重新回到人的原始的朴素的状态。

  当然, 上面的解释也尚能圆其说,笔者也曾经看到有人提出异议说:“季”字的意思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是最小的儿子之意”,并且由此推测,“季子”之意应该是“季历”。季历是周太王的最小的儿子,是文王姬昌的父亲。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妻子太任生了姬昌,有圣明之兆。太王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太王想立季历为王,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建立了吴国!上文中老子所言的季子,若是“季历”,似有不妥, 因为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周太公之所以叫小儿子季历接自己的班,并不是因为季历的能力和德行,他更看好的季历的儿子姬昌。或者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子姬昌,太王才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另外,若论德行和能力来说,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不一定不如季历。据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听从父命,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后携二弟一路向东,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太伯被后来的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

  那么,若不是季历,那么是不是太伯的子孙后来的季扎呢?季札,姬姓,吴氏。名札,号公子札、吴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生于公元前576年(周简王十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公元前485年(周敬王十年)农历四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2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第一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全文4400余字,记述约公元前12世纪岐周古公亶父始,到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止的吴国史事。其中对季札的记述约1600余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多。司马迁在该文篇末处的“史评”中,盛赞季札的仁心、慕义、睿智、博识等君子之德。而对季历的德行却鲜有记载。

  相传季札为避王位而三次让国,“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其德行操守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孔子也以“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来高度评价他。

  季札的祖先太伯建立吴国,历经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寿梦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可见季札三让天下,绝不是故作托词、虚以委蛇,而完全出于其真性情的。

  季历和季扎一个是秉父命,弟承兄位;一个是违父命,让国于兄!绝伪弃虑,民复于谁呢?老子究竟该选哪个呢?

  笔者分析,季札和老子、孔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并且应该年长于老子和孔子,而吴国又是当时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由周朝姬姓子孙开创的国家,笔者认为作为周朝的史官,老子应该了解季札的,并且季札也是恪守周礼的,估计老子也因此非常欣赏他,在老子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难得有季札这样的人出现,老子把季札作为楷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老子弃周朝史官不做,顾自骑牛西去,季札的处世哲学恰恰贴合了老子的这种隐士情怀,惺惺相惜也在所难免。 最后,若用老子自己所述的五千言去剖析季厉和季札两人,或许更能进一步得到印证:季厉有为,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发,成为西方诸侯之长。最后,却因权重遭忌被商王文丁囚死牢中,用老子的话来解释,便是“强梁者,不得其死”,这里的“强梁”即指崇尚武力而无大智慧的人; 季札无为,结果被万民拥戴,不仅活了92岁,还成就了万古圣贤之名,这不正是老子极力所言的“无为而不为”之精奥所在吗?季札并不是真无为,而是他了解他的哥哥诸樊的德能并不在他之下,完全可以为政治国,这从诸樊甘愿“托国相让”中可窥一斑。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下“绝伪弃虑”这句话。“绝伪弃虑”应该也是互文,“伪”和“虑”应放在一起做“伪虑”解,什么是“伪虑”呢?从词性角度来看,“伪”是修饰“虑”的,“伪”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虑,《说文》中的解释是“谋思也”,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不真实的谋思,隐含有阴谋、耍诈之意!

  《荀子·正名》篇中对伪虑也做过解释:“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大概是说 :“虑”是“心”对“情”的控制与选择。而“伪”则是由“虑”积累并成为的现实。“伪”与“真”想对,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此不论作何解释,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抑或虚伪的、不可告人念头总归是不好的,本身已经脱离了德、脱离了道,不是圣人所为。

  由此,“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一句,我们便可以重新理解为:圣人唯有摒弃掉不合乎道的念头、不耍阴谋,修德以真、遵道贵德,百姓才能像拥戴季札那样拥戴你呀!(文。醉清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5:35 , Processed in 1.0629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