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闻道神仙笑我 于 2016-4-21 21:09 编辑
《管仲》:“從人之道,止(趾)則心之【三】本,手則心之枳(枝),目、耳則心之末,口則心之(竅)。止(趾)不正則心卓,心不情(靜)則手(躁)。心亡(無)(圖)則……
整理者:「趾不正則心卓」,應乙作「心不正則趾卓」。卓,讀爲「連」,《廣雅·釋詁三》:「蹇也。」卽跋足。
按:整理者恐怕沒理解文意。上文說腳趾是心的“本”,手、目、耳等部位只是心的枝、末、竅。則下文則是先說本不正(“趾不正”)則會影響到“心”如何如何,然後再說心對其他部位的影響。此處顯然應該就是原文的“趾不正則心卓”,可與之類比的如《左傳·桓公三年》屈瑕伐羅,鬬伯比說其必敗“舉趾高,則心不固”,說明當時對腳趾與心的關係有相同認識觀念。所以這裡的“卓”應即“悼心失圖”(《左傳·昭公七年》)的“悼”,即“掉”的假借(杜預說“在哀喪故”不可信,楊樹達有說,參《積微居讀書記》第64頁),即搖動不定之意,類似的有搖動意思的宵部同源詞還有一些,暫不舉。古書裡面說心搖、心蕩的例子多見。下文“心不靜則手躁”,《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顯然是“根、本”來影響其他,而不能如整理者言是心反過來影響其“本(腳趾)”。心的不靜、無圖、無守,跟“悼心失圖”也有相同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