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58|回复: 2

[古文字综合] 《論語》與出土文獻互說兩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薛后生 于 2016-8-30 23:46 编辑

《論語·公治長》“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御”字多以為“當也,對也”,猶“應答也”(參《匯校集釋》),惟劉寶楠《正義》解為“禁”也,近之,此“御”之義即郭永秉先生在《續說戰國文字的‘夌’和從‘夌’之字》(《論集續編》99頁)所舉大量“御”之“壓制”義。

 

《論語·鄉黨》“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踧踖”舊或泛解為“恭敬之貌”,或解為“行步敬而舒緩也”,黃懷信先生解釋為“侷促不安,無所錯置”之義,也即“迫促”之義,殆無疑議。北大藏《倉頡篇》“闊錯蹙葆”之“錯蹙”即此“踧踖”也,王寧及蕭旭兩先生都認為“錯”當讀為“笮”,似無必要,如求其源,或可當之。蕭旭先生對“闊錯蹙葆”的訓釋很高明,可以信從。(復旦網  王寧《北大漢簡倉頡篇讀札上》樓下評論 2016年2月1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禮記·大學》之“格物”,“致知”,舊說紛紜,莫定于一。因為文字簡單,亦沒有其他文獻參照,不知道具體表意。我們冒昧認為“格”應該是個假借字,這裡可能借為“略”,“物”要訓為“事”,亦即事情,而非物類,“格物”即經略事情也,亦即身體力行之。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才开始读《论语》和《孟子》,真是博大精深呀,后悔没早点读,感悟很多,“道不远人”,信哉良言,希望和大家一起感悟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3:16 , Processed in 1.0602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