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當然許慎的說文解字是很了不起很重要的書,在當時有規模的集結整理了當時的漢字資料,但是並不是一定不會出錯,比如你舉的朋鳳,又比如說文很多解釋仍然使用五行的觀念,那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又比如對一些文字的解釋,六書只是後人對漢字造字方法的歸納,並不是真正有依照這樣的一個體系,漢代當時對有些漢字的解釋已經不知頭尾,更難在今天去釐清,甲骨金文以及戰國帛書的出土研究,的確能夠逐漸去修正這些問題,所謂漢字的傳承,坦白說,經過周朝八百年的統治,我們認識的漢字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炎帝姓姜,黃帝姓姬,擺明只是周朝的東西,那我們還能拿他們兩位老人家當祖宗嗎?以金文證甲骨容易嗎?當殷頑民死光了,周人還會照著寫嗎?老滿文創制之後,滿洲人寫東西還需要先翻成蒙古文嗎?漢字這中間真的有傳承嗎?我以前唸書的時候,就覺得詩經十五國風天南地北,怎會到處押韻?左傳的[有能與東人語者]就知道山西陜西語言不通,[一傅三咻]就知道齊楚語言還得要學,後來想到孔子刪詩書,才明白原來現在的詩經這是用[雅言]去修改的東西,這件事跟遼金史國語解乾隆用滿洲語去解釋女真,用蒙古語去標定契丹,不是一樣傻瓜嗎?如果我們考定古文字,找的資料都分不清何者為古字何者為今字,那不是很奇怪嗎?至於所謂[我輩數人,定則定矣]那麼現在錙銖必較考定古音又有什麼基礎呢?所以古文字的考定一定要很小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