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40|回复: 12

李学勤:“清华简”首份学术报告力争明年出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华简”假如确实包含着失传2000多年的《古文尚书》,这个国家的上古史将被改写

李学勤:"清华简"首份学术报告力争明年出炉

 

2009年05月05日09: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

  去年7月,一批流失海外的战国竹简被抢救回国。9个月后,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于4月25日对外公布了初步的研究成果。76岁的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在回答“为何研究进度缓慢”时笑言,“慢是因为读起来实在太激动,每天读得多了,心脏会受不了。”在部分竹简里,他发现了自秦朝焚书后失传的多篇《古文尚书》。

  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鉴定后认为,“这批竹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世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这批竹简,被业界称为“清华简”。

  4月29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二楼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一个刚组建的研究团队正忙于竹简的比对工作。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由李学勤本人主编的《尚书正义(标点本)》,被称为“清华简”的2388枚竹简就安放在楼上。

  有意思的是,假如楼上的竹简中确实包含着失传2000多年的《古文尚书》,那么,桌上这本流传千年的儒家经典以及这个国家的上古史都将被改写。

  一首周武王时代的乐诗被刻在14支竹简上。很快,李学勤便意识到,这曲当时的流行乐章与今本《尚书》中的《西伯勘黎》故事有重大关联。

  自西汉以来,儒生们都认为灭掉黎国的是周文王。《史记·周本纪》中就有“(文王)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即黎国)”的记载。到了宋代,就有人质疑了,还有人专门出书,认为这不是文王时候的事儿,因为当时商纣王还是天子,周人如果伐灭王国境内的黎国,算是公然地向天子挑衅,这就与周文王的至德形象有冲突。

  据李学勤介绍,直到最近,考古学家还在怀疑“文王勘黎”的真实性,问题是“史书就这么写的啊”。如今,清华简上的这首乐诗已经明确,灭掉黎国的是周武王。

  根据“清华简”的记载,周武王八年,武王征伐黎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席间,武王和周公留下了两首乐诗。

  李学勤还发现,这两首乐诗与《诗经》中《蟋蟀》一诗也有关系。

  现代人解读《蟋蟀》这首诗,大多是因袭汉代人的观点。《毛诗序》中说,《蟋蟀》是晋国晚期的民歌,用来讽刺晋僖公。大意是政府劳役过重,劳苦大众借诗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完全是误读。根据清华简中的记载,周公在“饮至”典礼上喝酒时,听到了蟋蟀的叫声,于是作了《蟋蟀》一诗,表达的是打仗胜利后,对将士的慰问之情,大意是“一年快过去,你们很累了。不过不要太喜乐,因为还要准备更多的事情”。

  在李学勤看来,这短短的14支竹简中,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上的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经已全部亡佚,这两首“乐”的发现更有其重要性。

  与这14支简相似,初步的研究成果显示,这批“清华简”多为书籍,且大多与历史有关。李学勤指出,如果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属于经部,但同时又富于历史价值。

  “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早在84年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做了上述断言。

  以这个观点来评价,此次“清华简”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多篇从所未见的《古文尚书》。

  据李学勤介绍,《尚书》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分。现代人所读的《尚书》二十九篇被称为《今文尚书》,是汉文帝时由秦国博士伏生默写成。据传,《尚书》原共百篇,被称为《古文尚书》,早已失传。

在初步整理过程中,李学勤等研究人员发现了很多篇体例与《尚书》相近的文章。其中一部分在《今文尚书》中也有,对照起来看,差别很大;还有一些,过去知道是《古文尚书》中的篇目,古代典籍也引过其中几句话,这次发现了全文;再有是没有名字,也从来没听说的。

  比如一组被命名为《保训》的竹简。这组简的长度只有28.5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因此最先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整理之后发现,上面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前对其子姬发的遗言。“今本尚书中也提到过,说周文王有些遗命,但过去谁也不知道内容。”李学勤说。

  这样的历史空白常常给小说家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小说家就杜撰了一回“文王托孤”的故事,说文王遗命姬发拜姜子牙为“亚父”,临死还不忘灌输“忠君思想”。

  根据“清华简”的记载,文王的遗言中讲的是关于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咦?濮先生啥時候改的名字?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嚒?學術界對清華簡的這種“公佈”同樣存在爭議嚄~~~
发表于 2009-5-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史一直都是在改写中,要不还要研究人员做什么。

俺觉得拿“改写”什么的当噱头,实在没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關於名字的問題,在網上還見到一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dZ35_QJ53k/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媒体‘炒’得有点过了。”

——咦!這話咋那麼像子居兄說的

发表于 2009-5-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铎:

“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媒体‘炒’得有点过了。”

——咦!這話咋那麼像子居兄說的

哈哈,握手握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清华简”的记载,文王的遗言中讲的是关于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这两个故事是“过去没人知道的”。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这说明《保训》的思想与之后的儒学有共通之处。”李学勤说。
——咋就成了“沒人知道的”了呢?——能看到那些記者的嘴巴了吧?

    又:李先生關於中道的推測,認為與儒家中道觀相通,俺一直是很贊同的。俺玩大膽進一步推測和“中庸”之道有關,子居兄就開始笑話俺~~~不管笑話不笑話,俺現在還是很相信這點的(不光是因為李先生這麼說);順著這茬再玩一個大膽推測:“中庸”二字,如果在語法結構上是並列的關係,是兩個並列等同的概念的話,則說成“庸中”也是可以的,然典籍中似無類似用例;所以俺推測“中庸”二字很可能具有偏正的關係;如果“中庸”果真是來源於《保訓》篇的“中詷”二字的話,則兩個字之間的這種偏正關係就好理解了:中詷,即是以中道思想爲核心的“詷”(訓命)麼;而且,“庸”字有“常”訓,解釋爲“恆久的道理(定理)”,恰好可以解釋通《用曰》中的“用”字(這點似乎有人已經講過啦?);“不偏之謂中,中者,天下之正道;不易之謂庸,庸者,天下之定理。”——耶——不易,就是沒有改變麼,也就是恆久之道麼~~~

发表于 2009-5-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有的是比较弱的证据,这个一上批俺了。

东山兄的想法目前可是没证据啊。

而且,放到上甲微的故事里怎么讲通呢?
发表于 2009-5-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示三王:

誰說東山鐸沒證據!

看見那把劍沒?就是東山鐸的——有用無用,不可告人——東山鐸就是不告訴你子居

[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5-6 13:22:50 编辑过]


也没告诉一上吧,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1:52 , Processed in 1.0533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