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23|回复: 18

说“微矵中于河”句中的“矵”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左半的上部的“厂”与右半的“刀”构成了”字的原形。",这可从金文“叚”字的演变中看出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叚字,《禹鼎》、《克钟》均为“其左半的上部是‘厂’,下部是‘又’,右半是‘爪’。”到了《曾伯簠》则为“ 其左半的上部是‘厂’,下部是‘又’,右半是‘刀’。”,“爪”讹变为“刀”了。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7-5 12:01:53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7-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疤之六之续

关于《保训》上甲微之“中”的思考

清华大学所藏竹书《保训》有文曰:“昔微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追中于河。”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还是要需要结合文献记载与《保训》文意,综合起来考虑方可。

涉及到上甲微的文献记载,最重要的就是为其父王亥复仇。《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汲冢《竹书》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緜臣也。”拿“中于河”与其对应,再通盘考虑《保训》提到的舜和中的关系。可以说上甲微假师河伯有其事,但《保训》的着眼并不在于此。

矵,从石从刀。按石,从丁实得声。《释名》云:“山体曰石,石,格也,坚捍格也”,亦于坚实得其音义。格,古多训为正。徐伯鸿先生《说“微矵中于河”句中的“矵”字》释之为“假”,按《尚书》之“假”,经师亦多训为“格”。

按《元史·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追中于河”之中的那个所谓“追”字,究竟是个什么字,还值得商量。细看照片中的这个字,尽管很象个“追”字,但比“追”字多出了些笔划,应是“歸”字的一种省写我赞同释为“”字。那句就是“中于河”了。
发表于 2009-7-7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徐先生的观点对俺的说法有利

不过大家咋都不吱声呢?关于字形分析,该不是都闷头写文章去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叚字,《说文》归在“又”部。《说文解字注》:“……谓阙其形也。其从又可知。其余则未解。”可知“”字是个“从又”的字。《说文通训定声》说:“叚二十二名,凡叚之派皆衍叚声。”(叚二十二名,该书列入包括叚字在内的从叚得声的二十二个字。)叚字得声,细究起来,当与“厂”()有关。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7-6 19:41:54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7-6 19:45:58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7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示三王:
字形分析不可信。

为什么不可信啊?一上也多说说嘛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是个“从又”的字,这是没问题的。“其左半的上部是‘厂’,下部是‘又’,右半是‘爪’(刀)。”退一步,既使说“叚”字“从又,从爪(刀)”,那左半上部的‘厂’(厓)在这个字的构造中是做什么用的呢?对于字字形的解释,《说文》不是说“阙”吗?既然“阙”,我们不妨“发前人所未发”!不能光打阵地战,也得弄点游击战!我以为,会打仗的将军倒应该有点游击习气!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7-6 20:31:29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6:00 , Processed in 1.0821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