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說命上》“赤孚之戎”傳說來源管窺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說命上》第4-6簡簡文原整理者釋讀爲:
佚仲是生子,生二戊(牡)豕。佚仲卜曰:“我其殺之”,“我其【4】已,勿殺”。勿殺是吉。佚仲違卜,乃殺一豕。說于 (圍)伐佚仲,一豕乃 (旋)保以逝,廼踐,邑【5】人皆從,一豕 (隨)仲之自行,是爲赤(赦) (俘)之戎。
後多有人指出此段當是說“赤 之戎”的來源的,說當可信。——其實,如果見過對“犬戎”來源的記載的話,這段話就相對容易理解了。
《史记·匈奴列传》:其後百有馀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索隐韦昭云:“春秋以为犬戎。”按:畎音犬。大颜云“即昆夷也”。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二牡,是为犬戎”。说文云“赤狄本犬种,字从犬”。又山海经云“有人面兽身,名曰犬夷”。贾逵云“犬夷,戎之别种也”。】
《山海經·大荒北經》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爲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尸。”
二者相對應的文字,一作“白犬有二牡”,一作“白犬有牝牡”。至顔師古注《汉书·匈奴传》,則成“白犬有二牝牡”。三者相較,再結合清華簡“生二戊(牡)豕”的記載,懷疑當以作“二牡”爲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