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98、大龟四版考释

  董作宾著。载1931年(民国二十年)《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又,抽印本;收入1977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二册。

  文章分三部分,各部分目录及主要内容如下:

  一、介绍大龟四版。1929年12月12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在小屯村北大连坑南段的长方坑内发现四块较完整的有字的龟腹甲。

  二、大龟四版的照片、摹本、释文。

  三、考证,分卜法、事类、文例、时代、种属五项。

  1、卜法。作者谓:“卜辞者,实即卜时命龟之辞,亦即贞辞。”“贞卜法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左右对贞,一事两决之例”又对贞卜先后之次序,一版所用之时日,钻、灼、兆等事皆有论述。

  2、事类。将贞卜的事类列表分为十四类:祭、告、辜、行止田渔、征伐、年、雨(风)、霁、瘳、梦、命、旬、杂卜。

  3、文例。作者总结了两条甲文刻辞的公例:一、沿中缝而刻辞者向外,在右右行,在左左行;二、沿首尾甲之两边而刻辞者向内,在右左行,在左右行。

  4、时代。作者认为甲骨文断代的方法应以坑层、同出器物、贞卜事类、所祀帝王、贞人、文体、用字、书法八条标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作者对“贞人”一项,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他认为:

  (1)卜辞中贞上一字为贞人名,不是地名、官名或卜贞事类“因为贞上一字如为地名,则必有在字,如‘在向贞’,‘在潢贞’,只言‘某某卜某贞者’,决非地名。又四版全为卜旬之辞,若为卜贞事类,或职官之名,应全版一致,今卜旬之版,贞上一字不同者六,则非事与官可知。又可知其决为卜问命龟之人,有时此人名甚似官名,则因古人多有以官为名者。又卜辞多。某某卜王贞及。王卜贞’之例,可知贞卜命龟之辞,有时王亲为之,有时使史臣为之,其为书贞卜的人名,则无足疑”。大龟四版上的争、宾、害、品、等、笕均是贞人名。

  (2)用贞人可以断代。作者认为,见于同版上的贞人应是同时的,此四版的贞人大概在武丁、祖庚之世。

  5、种属。大龟四版属“安阳田龟”。

  此文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过去,甲骨文学者都不认识贞字上面的这个字,而董氏把它考释出来,首创了“贞人说”并认为这是甲骨文断代中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一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至今仍被甲骨学者所沿用。

  又,瞿润缗曾写《大龟四版考释商榷》,载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2月《燕京学报》十四期。他对董氏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99、殷虚文字存真第一集 考释

  许敬参著。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6月出版,河南省博物馆影印本。

  本书考释《存真》第一集所录的全部甲骨拓本。其排列仍照原书各片之次序。每片甲骨,先拓本,又增以摹本、释文及考证。

  全书收卜祭十九片,卜王四十五片,卜往来出入七片,卜田猎三片,卜征伐一片,卜雨一片,残字十八斤,熟语五片,共计九十九片。

  本书之考证有不少错误。如:释“岁”为“戚”,释“壳”为“钟”,释“犾”为“大亥”。谓即“王亥”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OO、释后冈出土的一片卜辞

  董作宾著。载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6月《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又,收入台湾1977年艺文印书馆出版的《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二册。

  1931年5月9日发掘安阳后冈时,在H478内的灰土坑中发现一块刻辞卜骨,其辞为“丙辰受禾”。

  董氏认为,从“丙辰”二字的书体看,可定为晚期(指武乙文丁时)之物。文章中还作了五点推断:

  1、这块字骨,倘然不是殷代王室贞卜之物,必为民间所用,是骨卜之法,已普及于一般民众。

  2、骨上的字,倘然不是史官所记,必是当时的民众也能应用文字了。

  3、由书体的演变和用字的简略,可以推知它的时代应在殷之末叶。

  4、如民间已有卜问“受年”之事,可证其时代必为农业甚盛的时代。

  5、由此一片卜辞,足以推断同坑出土一切遗物的相当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01、殷虚书契前编集释

  叶玉森著。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O月出版,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术,线装,八卷八册。

  本书将《殷虚书契前编》中的甲骨,逐片作出释文,在各片释文之下,还对该片的一些字和词进行考释。作者在考释文字时,先辑录各家之说(主要是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王襄、商承祚、郭沫若等),然后再叙述自己的看法。

  书中考释有一些地方欠妥,如:释“ㄓ”为“之”,释“众”为“昆”,释“取”为“攻”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2、殷虚书契解诂

  吴其昌著。1934年6月~1936年,分载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三卷第二、三、四号,四卷第二、四号,五卷第四号(未完)。又,1959年6月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

  本书将罗振玉《殷虚书契前编》的甲骨,逐片释文并考证,先后次第仍照原书之旧。

  作者在每条卜辞释文之后,对辞中的各字进行训解。在训解中,对字形、原始初义及其滋乳、衍变情况运用甲骨文、金文、古代文献等多方面资料详细论述。他既广泛征引各家之说,亦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见解,十分精辟。例如。他第一个释己、己为雍己。在此以前,甲骨学者把此字误释为报丁。吴氏从七片卜辞中,发现卜雍己之祭都是己日,而卜么夕之祭应为先一日,它又正是戊日,因而判断此字当“口己”的合文,而“口”是雒的初文(见675~678)。

  在第131片,即《前》、1·18·4“丁丑卜贞:王宾武丁,伐十人,卯三牢,鬯口卣,亡尤?”的释文中,吴氏认为“伐口人”与“卯口牢”同义,应是人祭的记载,而且还详细列举了十二条例证来证明殷人杀人祭祀祖先,从而纠正罗振玉释“伐”为“武舞”之误。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3、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

  董作宾著。载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一集。又,收入197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二册。

  全文分七章:

  一、发现与发掘。1934年春,侯家庄农民发现有字甲骨,历历史语言研究所派人前往发掘。

  二、大龟七版之出土。1934年4月11日,在H·S·20大灰土坑(东西长5米南北宽4、5米的椭圆形坑)的东北隅,深1、5米的黄硬土中,发现了六块有字的基本完整的龟腹甲和一块有字的背甲。

  三、遗址之概况及甲骨文之分布。侯家庄遗址之情况与小屯村大体相似。有建筑基址二处,圆形、方形、椭圆形之窖穴十五个,甲骨文皆发现于窖穴之中。

  四、甲文概论。1、关于史官“犾”,属廪辛、康丁时期。此次发现的大龟七版,皆为狄所记的卜辞。2、尾甲记名例。此次发现的两版龟甲,在甲尾上有犾之记名。3第三期刻辞之草率。4说堇。5、释颬。

  五。骨文概论。I。第三期之骨文,如版10、11、12,13、14等。2、第五期之骨文,如:27、31~34、35、36等。

  六、拓本。共四十二版。甲文1~8、26,骨文9~25、27~42。

  七、考释。依拓本排列之次序逐版考释。大龟七版附有摹本,骨版则择拓本不清晰或可相衔接者亦摹之。

  侯家庄出土的这批甲骨文字,后来又收入《殷墟文字甲编》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4、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释文篇。

  [日]贝冢茂著。1960年(日本昭和35年)。3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发行。八开本,一册。日文版。

  目次包括:作者自序,序论,释文,新旧编号对照表,英文摘要。

  序论分六章:

  一、关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资料的收集。详细介绍了黑川幸七、上野精一及著者收集的情况,共收三千五百九十九片,实收三千二百四十六片的过程。
  二、研究所藏甲骨的整理和研究的经过。
  三、甲骨文时代区分的基础,关于贞人的意义。
  四,殷墟卜辞的分类。
  五、贞人无署名卜辞。
  六、甲骨文时代区分的标准。

  释文包括:一、释文凡例。二、释文:将《京都》收录的三千二百四十六片甲骨,逐一释文,有的还作了考证。依原图版编排顺序,分期分类亦仍照原书。分期为:一、二、三、三四、四、五期及王族、多子族卜辞。类别分为:祭祀、求年、风雨、旬夕、田猎、往来、方国、证伐、使令、疾梦、卜吉、贞人、杂卜等十二项。

  最后附有:1、甲骨摹本图版目次,2、插图目次(126版),3、图表目次(有贞人名一览表、殷代王室世系表、记事刻辞文例表、策五期帝辛时代五记先妣顺位表、第五期帝辛时代五记表),4、引用书目略号(有引用甲骨著录略号、释文及论著略号)。

  本书在序论中介绍了这批甲骨收集、整理情况。在甲骨分期断代上基本上同意董作宾氏五期说,但在具体问题上又与陈氏《殷虚卜辞综述》一书中分期的观点接近,即本书中所称的“王族”。“多子族”卜辞为《综述》中的“師”、“午”、“子组”卜辞。在释文中,既按期别分先后,各期中又以十二项内容类分。对于一些不清楚的拓本,又另作摹本,但由于缩小比例,有所失真。

  还需指出的是释文中的分期,虽然与《综述》中的分期基本一致,但是,著者认为“王族”、“多子族”卜辞,是出自不同的贞卜机关;同时,在此书的序论中著者较早地注意到关于甲骨钻凿问题。

  冯佐哲、谢济将本书中的序论作了摘译,题为《关于甲骨分期断代的几个问题》,载《外国研究中国》策四期,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对本书的评论,有赤冢忠:《读贝冢茂树著“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本文篇》,载日本《甲骨学》策九号,1961年8月。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5、殷虚文字甲编考释

  屈万里著。1961年6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八开本,上下二册。

  目次包括:自序,凡例,引书简称表;考释,图版。

  著者在自序中,介绍了本书缀合甲骨二百二十三版并指出《殷虚文字缀合》一书中缀合错误的片号;着重论述了董作宾氏所定的第四期贞人的归属问题,即对《乙编》序言中举出的十七个贞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基本上同意陈梦家氏《殷虚卜辞综述》之说,将他们改定为第一期。

  本书依《甲编》收录的甲骨文字编号,逐版释文;需要考证、说明者,分注于各条之下。对未识之字等,各家有考释者,取某一说参与作者己见,否则,存而不论。在引各家说时,取其结论,皆注出处。

  将所缀合的二百多片甲骨,皆附拓本于书后,并加以考释。

  本书在考释时,对各片实物(甲、骨)及其特征(包括颜色、界划、锯削、缀合等)一一注明。对每片甲骨,凡可分期者,在记述各片特征之后,都标明其时代。划分时代的标准,以董氏《断代例》及《甲骨学五十年》为主,即第一期盘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惟其中对董氏所定的第四期的贞人,多从《综述》,改为第一期。

  本书释文是以《甲编》中的三千九百四十二片发掘所得甲骨实物为准,但在释文时,没有提及甲骨出土的坑位,对各片的钻凿情况也没有描述,是不足之处。

  总的说,本书内容丰富,分期基本上准确,释文中扼要归纳各家之说,对某些字或词的意义有所补充与发展,尤其对每片的一些特征分别予以描述,便于恢复每片甲骨的原貌,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对本书的评论,有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980年11月。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殷周文字释丛

  朱芳圃著。1982年11月中华书局影印,十六开本,一册。

  目次包括:序言、正文。

  正文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释字五十八个,中卷共释字六十六个,下卷共释字五十七个。新识之字,甲骨文四十一字,金文十八字。其他所释之字,皆为作者纠正旧说。

  本书对学习、研究古文字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7、吉林大学所藏甲骨文字选释

  姚孝遂编著。载1963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四期。

  共选甲骨九片,皆为拓本,并附摹本。

  这是从吉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1961年收购的罗振玉旧藏甲骨一百余片中选出,一部分是未曾著录的,也有一部分虽已著录,但仅著录其正面,而漏其背面刻辞,或拓本经过割截,以致刻辞不全。

  所刊的九片甲骨,内容都比较重要。如:第一版,在《前》2、14、2曾收录过,原拓本是经过剪截的干支表,现在将原骨拓全发表。原来在此骨之上端,还有武丁时最常见的贞人“争”的名字,而下部的干支表,字体具有“子组”卜辞的风格。这对于确定“子组卜辞”属武丁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正如作者在考释中所言:“它解决了一直认为是悬案的、具有相当数量的甲骨刻辞的断代问题”。

  著者就所选几片甲骨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7 15:39 , Processed in 1.06190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