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48、双剑誃殷契骈枝

  于省吾著。包括初编、续编、三编三册。分别在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10月、1941年(民国三十年)8月、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出版,石印本,线装。

  在各编之前,附作者自序。序中主要谈及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在《续编》序中于氏谓:“考名识字必须先定其形,形定而音通,形音既确,其于义也则六通四辟,复诸文理与辞例自能欣合无间矣。至于形之定在于分析偏旁,分析偏旁不可失于点画,失则貌似臆断之说兴,不可滞于点画,滞则拘挛固挛之见成。”简言之,即分析偏旁以定形,声韵通假以定音,引证典籍以训诂,贯通形与音,并结合卜辞文例来释字与辞之义。这种考证方法,比较严谨。

  初编考释字词三十个:释屯、释条、释虹、释昱、释泉、释奚、释丙、释及、释爽、释鲁、释曳、释气、释氏、释下危、释羌甲、释不午黾等等。

  续编考释字、词二十四个:释岁、释眢、释舌、释卢、释率、释滅、释簿、释从雨、释西言王等等。后附《双剑誃殷契骈枝》校补。

  三编考释字、词四十四个:释云、释兆、释米、释矢、释必、释争、释雉、释工、释吉、释索、释夕、释四戈、释舌方、释上乙、下乙、释宁四方、释逆羌、释先马、释大采小采、释一至十之记数字……等等。

  本书的考释有不少创见,有些字或词是前人所未释或释错的。如于氏考定出“气”字,谓此字在卜辞中有三种用法:1、释气求,如《粹》771“庚申卜:今日气雨?”2、训迄至,如《菁》1“癸卯卜……乞至七日己已……”,3、训讫终,如《前》,7.31.3“……之日气有来艰……”。有些字是前人已释而加以补充的,如“岁”字,各家考订已无疑义,于氏则从商代器物斧戉之形制说明岁字上下二点表示斧刃上下尾端回曲中所余之透空处。

  本书共考释九十八个字、词。其中有五十四个字、词、作者收入1979年出版的《甲骨文字释林》上卷,有两个字经过修改重写,分别收入该书的中卷和下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49、卜辞研究

  容庚著。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北京大学讲义,石印本、线装、一册。

  全书分四章:

  第一章、发见。介绍从1899年至1928年间甲骨的收集情况、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甲骨的情况。

  第二章、著作。介绍甲骨文著作五十八种:计文字类二十九种、考释十五种、杂著四种、字书五种、目录二种、补遗三种。

  第三章、殷之先公。将文献与卜辞结合、考证殷先公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

  第四章、殷之先王。把卜辞中有关天乙(大乙)至小乙二十个先王的材料分别摘引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0、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

  胡厚宣著。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3月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线装、四册。

  全书有论文二十篇、约四十万言。

  第一册包括四册之总目、目录、徐中舒序、高亨序、缪钺题词、自序、论文四篇:《殷代封建制度考》、《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殷非奴隶社会论》、《殷代焚田说》。

  第二册包括目录和论文六篇:《殷代舌方考》、《殷代之天神崇拜》、《殷代年岁称谓考》、《“一甲十癸”辨》、《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论殷代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

  第三册包括目录和论文四篇:《卜辞下乙记》、《殷人疾疾考》、《殷人占梦考》、《武丁时五种记事刻辞考》。

  第四册包括目录和论文六篇:《殷代卜龟之来源》、《卜辞地名与古文居丘说》、《释井》、《厦门大学所藏甲骨文字》、《读曾毅公君殷虚书契续编校记》,《甲骨文发现之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引用甲骨文材料简名表》。

  作者论证问题时,先从甲骨文中举出大量的材料,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再得出结论,这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所以许多文章中的论点是可取的。现举数例:

  《封建制度考》提出殷代自武丁以后已有封建之制(即分封制),殷王分封儿子、诸妇、功臣、方国等。并认为殷代制度大体皆与周代相近,周代制度是自殷代发展而来。

  《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谓殷代早晚期婚姻制度不同。当时已有极显著之宗法制度,有求生之礼与生产之神。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有子于命名之制,立嫡之制等等。文中还指出,重男轻女思想与王位继承和宗法制度都有密切关系。

  《卜辞下乙说》、作者据《乙》5303(书中称十三次)“于上甲、成、大丁、大甲、下乙”及其它的材料,详细地论证下乙为祖乙。

  《武丁时五类记事刻辞考》,把武丁时记事刻辞按其在甲骨中的不同位置分为甲桥刻辞、背甲刻辞、甲尾刻辞、骨臼刻辞、骨面刻辞五种。其上所记凡两事:一为甲骨之来源,如“某入若干”系指进贡龟甲,又如“三自某若干”是指采集龟甲之事;另一类为“某示若干”则记祭祀龟甲、牛骨之事,盖殷人得龟骨之后必须经过一种祭典而后用之。

  《释井》,甲骨文的井字,各家意见不一;孙诒让释刑,唐兰从之,罗振玉释囚,叶玉森、郭沫若从之:丁山释死,董作宾从之。胡氏综合有关井字卜辞七十七条,详细论证其为死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1、奭字解

  张政烺著。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月刊《六同别录》上册。又,载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本。

  甲骨文及殷周金文中有奭字,向来考释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此字是《说文》的奭字。谓“奭”即奭之变体,本不从目目。盖奭字今所见皆殷周时书,偏旁犹变化无定,春秋已降迄于后汉年代尚远,形体演变自所不免也。

  “《说文》谐奭声者、斗部有[奭斗]字、云‘挹也、从斗。奭声’音与奭同。[奭斗],古音当读仇……故奭字古音当即读仇。”

  奭字有三种用法:

  一、常见于第二、五期卜辞、如:“王宾大庚奭妣壬,劦,亡尤?”奭字读曰仇、解为匹、即妃匹之谓。

  二、如:卜辞黄尹亦称黄奭、伊尹亦称伊奭。《天》36、“丙寅卜,争贞:ㄓ于黄奭二羌”。《前》1.51.6“癸丑卜、宾贞:ㄓ于黄尹。”《通纂》259“丁寅贞:又彳岁于伊尹、二牢?”“壬申、刚于伊奭。”该片“伊尹与伊奭同见于一片,自是一人。“奭与尹相当、盖谓国之重臣、与李为匹耦也。”

  三、如:夨彝“……明公锡亢师鬯金小牛、曰用奉、锡令鬯金小牛、曰用奉、乃令曰:今我惟令汝二人亢夨奭左右乃寮以乃友事”。“奭、读曰仇、古代士大夫各与寮友为仇、于是仇字遂有朋友之义。

  张氏所论至确。采用其说、读甲骨文、金文此字所见之辞、无不文从字顺、音协义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2、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

  胡厚宣著。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线装、二册。

  上册包括总目、目录、自序和论文《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

  下册包括目录和论文。《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甲骨学绪论》、《甲骨学类目》。

  《甲骨学绪论》是为初学甲骨文的读者而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甲骨学类目》是1944年10月以前发表的有关甲骨学的书籍及论文目录、共收著作五百四十种。

  现将其中两篇长篇论文简介如下:

  《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分八章:(一)序言、(二)农业环境、(三)农业区域、(四)农业管理、(五)农业技术、(六)农业产品、(七)农业礼俗、(八)结论。

  作者谓、殷代最普通之农具为耒即犁(甲骨文的“力”字象耒形,力象犁形)。其耕作技术由耤字、耭字及“物牛”之称推之、知殷代或以人耕、或以牛耕、或以犬耕。由田字作田、围、圈等形、其中之十、丄、丰象阡陌之形推之、谓殷人己能利用水利以溉田。殷代农业品主要有黍、糧(即稻)、麦、秕(读为稗、即小米)四种。用农业品所酿作之物有酒(黍、稻所造)、豊(即醴、稻所造)、鬯(即香酒、黑黍所造)三种。文章之结论是“殷代之农业、已极为进步发达。”

  《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分七章:(一)序言、(二)史前时代之气候变迁、(三)历史时代之气候变迁、(四)欧美各地之气候变迁、(五)旧籍中所见之古代气候、(六)卜辞中所见之殷代气候、(七)余论。

  胡氏谓:“由殷墟发掘及卜辞观之、殷代终年可以降雨……近于今日之江南。”黍与稻每年可种植两季。殷代稻米极普遍。水牛是最普遍的牲畜。兕、象、貘、獐、竹鼠、野猪等南方热带之动物也多见。又“森林草原广布于黄河流域之地,麇、鹿、兕、象、犬、豕、虎、狐、佳、雉之类、往来出入于其间。”其结论是:“殷代气候较今日为热、“至少当与今日长江流域或更以南者相当也。”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很赞同这一观点、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1期)这篇论文中每加称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3、殷历谱

  董作宾著。I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石印本、线装、十四卷四册。又、1963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再版;收入197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董作宾先生全集》。

  全书分两篇:第一册为上篇、第二、三、四册为下篇、共十四卷。各卷目录如下:

  第一册、包括卷一至卷四、前有傅斯年序及作者自序。

  卷一、殷历鸟瞰: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时与日;第三章、月:第四章、年:第五章、闰:第六章、殷历沿革。卷二、历谱之编制:第一章、四分术之基础;第二章、殷代朔闰之推求;第三章、年历谱之编制;第四章、九谱之编制。卷三、祀与年:第一章、殷代之纪年法;第二章、乙辛祀典;第三章、祖甲祀典;第四章、祀谱述要。卷四、殷之年代:第一章、殷商总年;第二章、般庚迁般后之年;第三章、各王之年;第四章、周总年及共和以前之年;第五章、殷周之际年历考。

  第二册包括卷一及卷二之一。
  卷一、年历谱:叙说、(甲)谱例、(乙)历例。卷二、祀谱一。

  第三册包括卷二之二、三;卷三。
  卷二、祀谱二、三;卷三、交食谱。

  第四册包括卷四至卷十。
  卷四、日至谱;卷五、闰谱;卷六、朔谱;卷七、月谱:卷八、旬谱;卷九、日谱;卷十、夕谱。

  董作宾在序中谈及此书写作之目的:“此书虽名《殷历谱》。实则应用断代研究更进一步之方法、试作甲骨文字之分期、分类、分派研究之书也。余之目的、一为借卜辞中有关天文历法之纪录、以解决殷商年代之问题;一为揭示用新法研究甲骨文字之结果、以供治斯学者之参考。”

  在卷一第一章序言中、作者论述了殷代礼制的新旧两派。他把武丁、祖庚、文武丁划为旧派;把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帝乙、帝辛划为新派。①认为两派在祀典、历法、文字、卜事等方法上均存在差异。

①作者在《甲骨学六十年》一书中、将武乙改为旧派

  《殷历谱》是作者通过十二年艰辛劳动而写出的一部长篇巨著。尽管学术界对书中的观点、特别是对新派、旧派的区分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作者在学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在殷历研究方面、此书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4、闻一多全集 第二册

  闻一多著。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8月开明书店出版,三十二本。

  本书中关于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有十篇,篇名如下:

  释奄:又载《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

  释省[彳省](契文疏证之一):又载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的《语言与文学》。

  释为释豕:又载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6月《考古社刊》第六期。

  释繇,释龋、释余、释羔、释桑(附释燥释嗓),释噩,释不玄冥。

  其中有些字的解释是可取的,如:释“省”之义为巡视、田猎,释“[彳省]”为征伐:释“龋”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55、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胡厚宣著。1950年6月商务印书馆印行,三十二开本,一册。

  本书共分十二章:

  一、三十年来中国的新史学:将1918~1949年分为五个时期,介绍了新史学包括疑古、考古及释古三部分,又将疑古之学分为草创、概况、研究、论战、搜讨、沉寂六个阶段;二、新史学的新时代:认为解放后,只有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中国历史,方是唯一正确的立场与方法;三、史学与史观:这是史学研究中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四,典籍史料的真伪和年代;五、考古史料的征引和解说;六、甲骨文不同的解释;七、甲骨文错误的学说;八、甲骨文被扬弃了的论断;九、甲骨文成语和单字的研究;十、粗心的援引;十一、非法的推论;十二、不要太忽视了的材料问题。

  本书第六一十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在引用甲骨文材料及论点时,应注意采取认真、谨慎的态度;并以《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等书为例,提出在引用材料、论点时的一些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56、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

  胡厚宣著。1951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册。

  本书共分八章:一、引言,二、甲骨文的名称,三、甲骨文的认识,四,甲骨文出土的地方,五、甲骨文的搜集与流传,六、科学发掘的甲骨文字,七、战后甲骨文的出土和采访,八、五十年甲骨文出土的总估计。

  内容围绕五十年来(自1899~1949年)甲骨文发现的历史及出土材料、除一般介绍甲骨文名称、认识及出土地点外,还重点介绍了甲骨文的搜集与流传情况。在科学发掘的甲骨文字中,详细介绍了小屯十五次发掘过程及出土甲骨的情况。同时,作者也介绍了自己收集流散在全国各地的一些甲骨文字。

  在五十年甲骨文出土的总估计一章中,列表统计甲骨文的片数。1、已著录者:七十一家,四万一千零七十八片;2、未著录者:国内公家二十一家,二万零九百七十一片;私人七十六家,九万三千六百二十五片;国外公家九处,五千三百八十一片;私人六家,八百二十五片。共计一百八十三家,甲骨十六万一千八百八十九片。

  总之,据作者统计,五十年中,出土甲骨十六万多片,研究甲骨文的论著者达二百八十九人,出版著作八百七十六种,为读者了解五十年中甲骨文情况,提供了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57、甲骨学

  这是日本1951年建立的“甲骨学会”的会刊。自创刊号以来,迄今已出版十二期,均为刻写影印日文版。各期出版时间:第一号,1950年1O月:第二号,1951年IO月:第三号,1954年10月:第四、五号,1956年10月:第六号,1958年3月:第七号,1959年3月:第八号,1960年3月;第九号,1961年8月:第十号,1964年7月;第十一号,1976年6月;第十二号,1980年8月。

  1972年6月,将第一号至第十号合订为上、下两册,由日本汲古书院印刷所印刷出版。

  本刊所载的文章,包括:

  一、甲骨资料的收集、整理:有青木木菟哉:《书道博物馆藏甲骨文字》,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等。

  二、介绍甲骨学论著出版情况:除了介绍评论日本甲骨学界论著外,对中国甲骨学界研究动向及论著也及时地介绍与评论。其中有佐藤武敏、林已奈夫、伊藤道浩、池田未利、山田胜美、白川静、赤冢忠、加藤、松丸道雄及薮内清等,对董作宾、陈梦家、胡厚宣、唐兰以及其他学者的论著及研究也予以评述。

  三、甲骨学研究的论文:关于甲骨文分期断代方面:有岛邦男的《贞人补证》,《帝乙帝辛的在位年数》、《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等文章,主要观点是同意董作宾五期法与复古说;贝冢茂树的《甲骨文时代区分的基础一关于贞人的意义》、他与伊藤道治合写的《甲骨文断代研究的再讨论》,主要创见是王族卜辞、多子族卜辞,属武丁晚期,与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关于分期说的看法吻合;此外还有青木木菟哉、林已奈夫、池田末利、前川捷三等,从不同角度研究甲骨分期的文章。关于殷代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注意到利用甲骨文资料与文献、民族学等材料相结合,探讨殷代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科学等。如研究农业方面,有天野元之助、中岛健一等;研究天文学、历法方面,有薮内清、岛邦男等;在探讨社会性质方面,有白川静、岛邦男、松丸道雄、伊藤道治、池田末利等。他们分别从职业氏族集团、祭祀卜辞、田猎地点、民族学等方面,探讨殷代社会性质。

  在本刊十二期中,先后发表百余篇研究甲骨文的论文,其中不少是有创见的。同时,又相继发表了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这对日本甲骨学的研究与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7 17:52 , Processed in 1.05252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