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CityofEmber

“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我也来猜测一下,“中”是不是指巫师的法器?比如测量用的圭表规矩仪器之类?前面不是说了谁谁谁测阴阳吗?我觉得哈,“中”应该是指实实在在的东西,大概跟玉玺、权杖之类的东东类似,代表了国家权力(哈哈,这也说明了夏代已经有国家了,偶也)。
发表于 2009-4-3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权力为什么会放在河伯那儿?
发表于 2009-4-30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件事情,《顾命》里是甲子,《保训》里是戊子

这里面是不是有择日的信息啊?

《论衡·讥日》引《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9-4-30 15:33:11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5-1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先秦史论坛网友的发言
原帖由 syd23 于 2009-4-30 04:40 AM 发表
怪事,从今人可以接触到的先秦资料中,谁能举出明确说武王继文王受命纪年的明文记载?我认为此说法由刘歆《世经》开始,东汉儒生从之,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扬之,后世学者盲目推崇,更有近世王国维等推波助澜,几 ...

我的发言:那么这个天象……岁鼎中天?岁在鹑火……假设武王有单独纪年,那么真不得了,武王原来在位11年 4年(既克商二年算多少年呢?大概就是3年到4年吧),总之武王在位有15年左右!新说啊新说!
那么武王的年龄……成王的年龄……疯都疯掉了,所有重要人物的年龄都要推倒重新排了!
假设武王去世54岁,那么文王去世的时候39岁,多么年轻啊!那他什么时候娶的邑姜?太公什么时候才进入周国的领导阶层?我尝试反推一下,武王去世的时候,成王尚未成年,其年纪当在15岁到20岁之间,那么武王35岁左右娶邑姜,此时文王已经受命称王了。
文王在位15年生武王,在位50年,那么文王去世的时候,武王应该只有35岁啊!那么武王去世的时候只有50岁?抑或是武王在位有19年?(因为金縢确实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
好纠结好纠结。
好吧,如果武王真的在位长达19年,那么逆推回去,成王难道在文王50年~武王4年之间出生的吗?他们与太公的联姻有那么晚吗?
全乱了~:'(
发表于 2009-5-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王独立纪年以《逸周书》而言是没有矛盾的。

《酆保》:维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王在酆,昧爽,立于少庭。
《小开》:维三十有五祀,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大匡》;维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作《大匡》,以诏牧其方。
《文儆》:维文王告梦,惧后祀之无保,庚辰诏太子发
《文传》: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莫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
《柔武》: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
《大开武》:维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访于周公旦
《小开武》:维王二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
《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
《酆谋》:维王三祀,王在酆,谋言告闻,王召周公旦

《世俘》: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
《武儆》: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
《大匡》: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
《文政》: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蔡开宗循王。

发表于 2009-5-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且,《文儆》《文传》的暮春庚辰,与《保训》的戊子、己丑相去没有几天。

呵,可见说与《逸周书》系统相似,不是蒙的哦。

发表于 2009-5-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除了黄怀信老师的逸周书著作外,还有谁对逸周书有专门研究?请问?谢谢。
发表于 2009-5-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家湘《逸周书研究》

周宝宏《逸周书考释》

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价值》

发表于 2009-5-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估计

湖南慈利战国简可能是跟这次的清华简比较相似的。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SZZ200706076.htm
  20世纪的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是研究我国古典学术的重要材料,也同时在改写着中国的学术史,其重要意义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楚简的出土可说是吸引了许多文史学科的学者的目光,但是大多集中在郭店简、上博简的研究上。湖南慈利出土的楚简的内容十分重要,值得学者深入研究。1987年,湖南省慈利县城关石板村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墓群,其中M36中出土了一批竹简。该墓初步为发掘者定为战国中期偏晚的士一级的墓葬[1]。其竹简的文字书写特征和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包山楚简等类似。释文的整理者认为楚简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大体可以和传世文…

发表于 2009-5-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sac.pku.edu.cn/structure/main_3/g/12.html
慈利楚简概述摘要

张春龙/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发现经过

198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利县文管所对该县城关石板墓地进行了发掘,从其中的M36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发掘简报已经发表在《文物》1990年6期和《考古学报》1995年2期。1990年这批竹简运至长沙,由张春龙负责竹简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二、M36概况

M36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一棺一椁,随葬陶器有鼎、敦、壶,漆木器有弓和瑟,青铜器则有鼎、剑、铎、镜、矛、铍和箭头等。

竹简放置在头箱北侧,压在漆尊和陶壶之间,据统计,残简共有4371枚,它们原来放置在竹笥当中。这些竹简中保存最长者36厘米,短者不足1厘米。竹简均较薄,一般厚l_2厘米,宽4_7厘米。经过辨认,共发现简头817个,另有头尾难辩者27件,但由于破损过于严重,已经无法观察楔口和编联情况。

据发掘报告,位于M36的右则一米处发现另一座墓葬M33,从其方向和随葬品来看,M36和M33是夫妻异穴合葬墓。从所出土的器物特征分析,墓葬的年代约在战国中期前段,墓主人的地位当是大夫一级。

三、关于慈利简

慈利简的书写特征和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以及包山楚简的风格一致,其内容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传世文献可资对勘的,如《国语·吴语》和《逸周书·大武》等,但残损严重,另一类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古佚书。慈利简的整理得到裘锡圭和李家浩先生的指导。

慈利简中的《国语·吴语》基本见于今本,但也有不见于今本者,所见史事包括黄池之盟和吴越争霸等。简本《逸周书·大武》有两种写本,一种字体方正,类似楷书,一种则结构随意,略显潦草。

简本和今本《大武》有差异,如《四库备要》本《逸周书·大武》开篇作“武有六制:政、攻、侵、伐、搏、战”,《北堂书钞》引《大武》则是“武有七制:一曰征、二曰攻、三曰侵、四曰伐、五曰阵、六曰战、七曰斗”,而简本则作“武有七制:征、攻、侵、伐、搏、战、斗”。

四、关于《国语》、《逸周书》及《宁越子》

慈利简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国语》抄本,《经典叙录》云:“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慈利简中《吴语》的发现,证明了《国语》在楚地的流传。铎椒当在战国前期,M36的墓主人或与之关系密切,或为其门人弟子。

慈利简中《逸周书·大武》篇的发现证明《逸周书》早己流传于世,而不必晚至汲冢的发现。今《逸周书》和《国语》的部分章节同出一墓,可证两书关系密切,或许两者原是一书而后世学者将其分开。

《汉书·艺文志》有《宁越子》一篇,属儒家,《隋书·经籍志》已失载。钱穆曾经考证宁越与李悝、吴起为同时代之人,M36年代在战国中期偏早,距离宁越的时代不远。虽然残存的简文极为有限,但仍不失为珍贵的史料。

(孙庆伟据原稿摘录,未经原作者审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1 23:16 , Processed in 1.0645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