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問一聲:古文字中“母”“女”通假的例子找的咋樣了? 防止龍泉閣下再次做無用功,俺給指個明確的方向: 比如說:《上博楚簡(六)·用曰》簡12中“既出於口,則弗可,若矢之置於弦”,這樣辭例稍微明確的,(俺認為的:)可以讀為“悔”(從“每”得聲的),而其中的“母”卻是從“女”作的,就這樣就成啦~~~ 嘿嘿!我在71樓不是已經說過了嗎?你怎麼都不看清楚一點,去看看吧!不然就再補說一次,下不為例,若你再重複提問,我不會浪費時間重說一次! 解釋如下: 甲骨文“母”、“女”通用的例子不勝枚舉,請參看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母”、“女”二字條下,45-46頁。又金文《司母戊鼎》亦有“母”字寫作“女”,參見《金文編》“母”字條下。同時,魏宜輝先生的文章也舉出許多古文字“繁”的偏旁“母”寫作“女”的例子。《王孫誥鐘》“誨”字所從的“母”亦寫作“女”(參《金文編》“誨”字條下)。 特別是這個例證:《包山楚簡‧文書》90號簡“繁丘之南”,“繁”字所從之“母”正是寫作“女”,這可是楚簡喲,符合閣下之標準了吧! 以上就是古文字“母”、“女”通用的例證,不要再讓我多說一次! [此主题已被 龍泉 在 2009-2-19 11:33:01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龍泉 在 2009-2-19 11:47:1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