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糨糊一桶

永秉先生《帝系新研》读后--万不可称人“乌龟王八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一本书,被楼主那么“想了一下”,扯出这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来。

 

[此主题已被 叔于田 在 2009-2-28 19:42:2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3-1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难看出楼主也是空想系的嘛

王晖是老先生了,那么写写可以理解

但现在还有人不加考虑就那么一锅端下来,而且还发扬光大了,就太强悍了撒。

发表于 2009-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砸完人不说清楚确实不厚道,来看《国语》原文

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鹑及驷七列,南北之揆七同。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

天鼋即玄枵,为颛顼之虚,帝喾受之,而后稷为帝喾之子,所以才有“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说法,这段内容里既没有轩辕啥事,也没有黄帝啥事,本来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仅因为几十年前学者无节制地泛用音转,留下不少莫名其妙的说法,整出一大堆伪古史,象什么“图腾说”啊、“轩辕即天鼋”啊、什么“东夷族团”、“华夏族团”、“苗蛮族团”啊,当时属研究的草创期,也就罢了。

今人仍受之不疑,就未免难懂咯。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居:

不难看出楼主也是空想系的嘛

王晖是老先生了,那么写写可以理解

但现在还有人不加考虑就那么一锅端下来,而且还发扬光大了,就太强悍了撒。

   蒙子居先生抬举,本来就是说着玩的,不必当真,我也没说我就信了这点。原本就是山寨出身,比不了学院派的各位先生。呵呵!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因为不易区别,所以就不区别,一概看作传说,或者像江林昌先生那样,一概看作史实。这两种态度有多大差别?

发表于 2009-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概看作传说,是错;一概看作史实,一样是错。

关于这段时间的事情,若看不懂《山海经》,任学界怎么说,俺都一样能闭着眼看也不看直接就说:“错了。”

另外,学术上的关键是材料与方法而已,跟态度啥的任什么关系也没有哦。

发表于 2009-3-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講上古史山海經當然重要, 只是這本書本身材料就改過很多了,學者自己摸著方法去讀

這個挑材料的動作就是態度,怎麼會沒關係呢? 閉著眼睛就說錯,不就也是一種態度嗎?

[天鼋即玄枵,为颛顼之虚,帝喾受之,而后稷为帝喾之子,所以才有“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说法,]

就拿這段吧,你先得歸併玄枵為玄武, 然後在帝系中相信東方的顓頊與帝嚳的關係,然後接受帝嚳四子的說法, 這些材料能當真嗎?烏龜跟周王室有關係嗎?主張圖騰的人也不會這麼講,如果器物銘文裝飾沒有,那就只是一種假說,可信可不信

國語這段提到日月星辰分野,這種學說盛行於西漢,可是西周或春秋時期金文有這種東西嗎? 沒有,因此拿這個去證明或否定都不足, 再說分別夷夏蠻苗也是一種比較進步的假說, 至少比起炎黃來得可信吧, 你把這個打混在一起,別人清楚你卻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09-3-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懒得理你,看在别人劝俺厚道点的份上,告诉告诉你。

玄枵为什么是天鼋,自己翻书去,你书读的少,跟俺没关系。

什么“东方的颛顼与帝喾”,哪儿来的说法?无非就是照抄某些前辈学者而已,你自己核对过么?自己好好想过么?至于什么“帝喾四子”,俺提都没提,哪儿来的“接受”?《国语》里怎么说是很明显的,并不是俺才这么理解,实际上,没冒出什么“轩辕即天鼋”之前,谁不是这么理解的。

俺一再说少扯什么图腾说,天鼋是星宿,根本无关图腾,否则满天的星星你难道都要理解为图腾?

说什么《国语》里的日月星辰分野盛行于西汉,哈哈,哈哈哈哈,真让俺受不了,没读过《左传》吧?《吕氏春秋》也没读过吧?

既然拿来证明和否定都不足,那么之前的学人拿这些材料来证什么夷夏苗蛮,怎么就成了比较进步的假说了?同样的材料,什么理由前辈学者用就是进步的,俺用就成证明或否定都不足了?要能用谁都能用,否则就谁也别用,这道理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并且,所谓夷夏苗蛮这“进步的假说”,根本就是错的,就凭你空口白话,就”至少比炎黄来的可信“了?

你玩儿信仰是你的事,俺只关心研究,只在意史实,没兴趣搞什么信不信的。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9-3-1 12:43:30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3-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真是,你現在讀的書,傳世典籍都是漢人改寫傳抄的,左呂皆如是,這兩本我初中一年級就看過了.

去買本漢書看吧,瞧瞧啥叫[盛行],

你常常曲解別人的貼文,喜歡夾纏抬槓, 那也隨便你吧,我是沒時間跟你瞎扯啦

发表于 2009-3-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c:

呵呵

真是,你現在讀的書,傳世典籍都是漢人改寫傳抄的,左呂皆如是,這兩本我初中一年級就看過了.

去買本漢書看吧,瞧瞧啥叫[盛行],

你常常曲解別人的貼文,喜歡夾纏抬槓, 那也隨便你吧,我是沒時間跟你瞎扯啦

耶?说不过就开溜么?

弄一句汉人改写传抄就想糊弄过去啊?还初一就读过了呢,既然你把传世文献抹杀得那么轻松,俺也抹杀一回让你长长学问,你让俺看《汉书》做啥啊,现在有汉代版本的汉书么,拿来让俺见识见识,别说没有哦,要是没有的话,《汉书》也一样是后人改写传抄的,按你的逻辑,拿后人改写传抄的《汉书》来说西汉时的事情,不是很搞笑么???

很搞笑啊,非常搞笑,太搞笑了   

发表于 2009-3-17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糨糊一桶
先生的评论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也建议读读李锐先生在《人文杂志》2008第6期上的文章,王晖先生的论文是裘老在《文史哲》(曹峰先生访谈)上不点名说过的,我倒是觉得应该读读尹达先生《衷心的愿望》一文,关注下陶寺遗址,对于五帝时代的探讨更应该关注考古界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7 14:40 , Processed in 1.0516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