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56:  作爲地名,與《左傳》“厥貉”對應。
原整理者將第一個字釋爲“犮”,似可信。如下列字形:
上博六《天子建州》甲11 上博六《天子建州》乙11
第二字尚無定說。
按:陳劍先生《金文“彖”字考釋》一文中曾提到:
西周金文中多次出現的一個一般隸定爲“ ”的字,所从的所謂“豸”寫作 、 一類形體(看《金文編》第1215頁附錄下277號),秦公大墓石磬殘銘“ ”字中寫作 ,……另外,《說文·辵部》高原的“原”的本字“邍”,金文中很常見。它所从的所謂“彔”形,金文作 (《集成》15.9823殷代乃孫作祖甲罍“邍”所从)、 (《集成》8.4264.2格伯簋“邍”所从)等(看《金文編》104~105頁),石鼓文作 (《作邍》石“邍”字所从)。其特徵是象某種野獸形,頸部多出“ ”形筆畫,或作大尾形。……
另外,龍崗秦簡“貈”字寫作 ( ),……“ ”字所从的 、 一類形體……
比較簡文的字形與陳劍先生文中所舉的“ ”字所从的字形,二者明顯有相似之處。因此,我們認爲簡文的“ ”就是“貈”字的象形初文。“ ”字所从的所謂“豸”寫作 、 一類形體,秦公大墓石磬殘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