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 温少峰、袁庭栋合著。1983年12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抄写影印本,一册。 本书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之丛刊十九号,共三百九十页,三十二万六千字。目录如下: 前言 第一章 天文学 (一)对太阳的祭祀、观察与记录,(二)对月亮的祭祀、观察与记录,(三)恒星和恒星星座的记录,(四)行星的记录(五)结论。 第二章历法 (一)一日内时辰的划分,(二)记时法,(三)历法,(四)结论。 第三章气象学 (一)日照状况的称呼与观察,(二)水气状况的称呼和观察,(三)大气运动的称呼和观察,(四)卜辞中之气象记录,(五)结论。 第四章农业 (一)作物种类,(二)土地规划,(三)土地的耕作与整治,(四)水利灌溉,(五)种植,(六)田间管理,(七)收获与储藏(八)结论。 第五章畜牧 (一)家畜种类,(二)畜牧业概况,(三)放牧与舍饲,(四)种畜的选择与幼畜的养育,(五)家畜的阉割去势,(六)家畜外形学的萌芽,(七)结论。 第六章交通与驿传 (一)运输工具,(二)道路与桥梁,三、驿传与馆舍,(四)殷代的情报信息传递,(五)结论。 第七章医学 (一)将和众字的辨识,(二)对疾病状况的描述,(三)疾病之种类,(四)疾病与鬼神,(五)医术与药物,(六)对怀孕、分娩的预卜和预产期的确定,(七)结论。 第八章手工业 (一)工、司工、多工、百工,(二)冶铸,(三)玉石器制作,(四)骨角器制作,(五)酿酒,(六)纺织,(七)建筑,(八)结论。 附录:本书引用甲骨著录资料简称表。 本书是一部带有综述性质的系统研究卜辞所反映的殷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全书引用了一千多条有关科技问题的卜辞材料,并进行了释读,在考释卜辞中,作者大多采用前人之说,但对某些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叙述中,作者力图将卜辞材料与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在涉及一些科学技术的专门问题时,又力图运用科技史家的研究成果。所以,本书对研究殷代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不足之处是对某些卜辞的释读欠妥,下面仅略举数例:如第五章畜牧中,释“乃”为“奶”认为奶品已是畜牧业中的一项产品;第六章交通与驿传中,释“专”为“传”,作“传舍”之义:释《戩》98、“贞:追氏(氐)牛”为以牛车去追赶某人,释“畄”为“腾”,谓传递信息之意;释寸为信,谓“殷代传递音信之信使往来是频繁的”等等。由于对这些卜辞的释读欠妥,以此为基楚的立论就难以成立了。 对本书的评论有:张明华的《探索殷商物质文明的尝试——喜读〈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读书》。1984年1O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