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转帖]姜广辉:《保训》十疑(鄙视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之,也不为后学做个好榜样!不过此君出考博题够狠,十几个报考的仅有以二人及格!
发表于 2009-5-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他的人,水平估計也不咋滴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广辉“《保训》十疑”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zz”帖的对照表

姜文
(一)关于《保训》篇名。整理者为什么称此篇为《保训》,现有这五篇研究文章均未作交代。“保”固有“保而弗失”之意,但单看篇名容易被误解为“太保训王 ”之辞。李学勤先生文章中引文作“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王即位五十年之时,病重不治。文王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日之多鬲),担心前人传下来的宝贵训诫会失传。原文写作“宝训”,“宝”是“宝贵”的意思,“训”在这里是“训诫”、“准则”的意思。“宝训”,就是“宝贵的准则”,联系下文是指关于“中”的原则。因此此篇以题为“宝训”为宜。似不应题为“保训”。不过,为了论述方便,下文姑且称之为“保训”。”

一上示三王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62楼跟帖提到过,并猜测原字的可能字形。
第162楼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4-24 16:52:56 发布说:
[角色:超级组长/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705/金钱:3564/经验值:4361]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ls这个猜不着……
再猜一个。李锐先生说:
今天听说恐坠宝训的“宝”就作“保”。
————————————————————————————————————————
————————————————————————————————————————
姜文
(二)关于“惟王五十年”的解释。刘国忠教授文章提出,《保训》“证实了周文王在位期间曾自称为王”,而且“怀疑周文王在即位之初即已称王”,并引用《礼记·大传》称:“牧之野既事而退,遂柴于上帝,追王太王、王季、文王。”实际上这条材料并不支持文王在位期间称王之说,它是说武王推翻商朝后,追封太王、王季、文王为“王”。《保训》篇竹书下葬年代定为战国中晚期。作为出土文献看,它的创作时间有两种可能:一是文王临终前的实录,二是后人的追述或假托。刘国忠教授显然将此篇看做了文王临终前的实录,所以作出了上述的判断。一代国君将崩,是极其重大的事情。国君要向臣子交代紧要之事,臣子肃穆以听,并做好一切必要的紧急安排。《尚书》中的《顾命》与《康王之诰》记周成王驾崩前后事情便是如此。而《保训》篇记文王将崩,竟似闲庭信步,讲那些久远的故事。还有此篇记年、记日,而不记月。以干支记日,文中有“戊子,自靧。己丑,昧爽”之句,“戊子”、“己丑”两个日子,己丑为戊子之后一日。一年中会有六个或七个戊子、己丑日。只记日,而不记月,且戊子一日,只记自己洗脸一事,无关轻重。史官记述必不如此粗略。所以在我看来,此篇必不是当时史官所记的实录,是后人追述或假托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后人的追述或假托,那便不能据此篇判定“周文王在位期间曾自称为王”或“即位之初即已称王”。

子居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及“2300年前竹简首次曝光周文王遗言”等帖中已多次质疑,并说明认为该文大致属于春秋中期。
————————————————————————————————————————
————————————————————————————————————————

姜文
(三)关于“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的解释。此处“传宝”意谓最高统治者传“大宝之位”。赵平安教授将“前夗”二字视作通假字,解释为“轩辕”。按:如果将“前夗”解释为“轩辕”黄帝一个人,文理有些欠通。因为后面有一个“必”字,此处之“必”含有“皆”的意思,传“宝”者是多人,或一人传“宝”多次 (轩辕黄帝似不可能多次传“大宝之位”),才用此“必”字。以笔者意见,“前夗”二字当释读为“前贤”。方以智《通雅》卷十八“扼腕”条讲到“腕”字可以写作“上夗下手”,也可写作“上臤下手”,说明“夗”与“臤”可以互代,所以“前夗”即“前臤”,亦即“前贤”。

lht网友及苦行僧网友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9楼、20楼跟帖
第19楼  lht    在 2009-4-13 21:02:57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中大夫/发帖数:87/金钱:632/经验值:102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
用了一個“必”字,則“受之以詷”似是規律性事件,不大可能“軒轅”一個人干。
第20楼  苦行僧    在 2009-4-13 23:21:05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士/发帖数:13/金钱:217/经验值:217]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赞同刘兄的说法,“前夗”或可读为“前贤”?

第24楼  苦行僧    在 2009-4-13 23:51:37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士/发帖数:13/金钱:217/经验值:217]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子居先生请看《古字通假会典》87页【掔与捥】、【掔与腕】条。
———————————————————————————————————————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文
(四)关于救(求)中、得中;矵中、追(歸)中的解释。《保训》篇四次提到“中”字,“中”可以说是《保训》篇的一个核心观念,但问题是:“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李学勤先生将“中”理解为“一个思想观念”,“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并认为上甲微先向河伯借“中”,用它向有易氏复仇,取得胜利后,又将“中”归还给了河伯。一个“思想观念”或“中道”观念,并不是一件实物,怎么能借来还去呢?赵平安教授将“中”理解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并认为上甲微先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随后他去向有易氏复仇,取得胜利后,又从河伯那里索回了“中”。同样,一个“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又怎么能“寄放”在什么地方又“索回”呢?两种解释显然都是说不通的。李均明教授将“中”理解为“与诉讼相关的文书”,他在《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一文中说:“此‘中’指与诉讼相关的文书,史籍所见通常是最终的判决书,由于它是经过反复审议与衡量形成的,被认为是公正的,所以称做‘中’。”上甲微之时,尚是夏代,那时有这样的法律文书吗?即使有,有易氏未经审判,便被定罪,而有易氏见此判决书便俯首认罪,上古时代,会有这样的事吗?这种解释虽然较前两种解释稍胜一筹,但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我以为,如果我们不是像宋明理学家那样将“中”做深奥玄妙的解释,而做一种朴素的理解,反而能将《保训》解释得更通顺。元代儒者王充耘(耕野)曾经批评宋代理学家的所谓“圣贤传授心法”,他说:中土呼事之当其可者谓之“中”,其不可者谓之“不中”,于物之好恶、人之贤不肖皆以“中” 与“不中”目之。……其所谓“中”、“不中”,犹南方人言“可”与“不可”,“好”与“不好”耳。盖其常言俗语,虽小夫贱隶皆能言之,初无所谓深玄高妙也。传者不察其“中”为一方言,遂以为此圣贤传授心法也矣。
那么,《保训》篇的“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中”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分寸,要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保训》篇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舜的故事,舜最初是一个普通的小民,但他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中,“父顽,母嚣,弟傲”,父亲冥顽不明事理,继母和异母弟费尽心机谋害他。所以舜“恐,求中”,就是在恐惧中思考如何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得最好。他反省自己的内心追求(“自稽厥志”), 发现了一个道理:自己也同其他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追求(“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这是说舜能“将心比心”地看问题。他把这种把握分寸处理事情的方法,即“中”的方法,用于处理“上下远迩”各种人际关系,并且作换位思考,近距离观察(“迺易位迩稽”),用以尝试解决各种矛盾对立的事物(“测阴阳之物”),结果是各种矛盾皆迎刃而解,“咸顺不扰”。这是舜“求中”、“得中”的过程。这样解释,第一个故事就基本解释通了。
  第二个是关于商汤之前六世祖上甲微的故事。上甲微之父王亥与有易氏争,被杀。上甲微为父报了仇。上甲微是位贤君,在为父复仇之前, 去见了河伯,他不是向河伯借“中”,也不是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而是去“矵中”,意思是与河伯切磋讨论“中”。“矵”,从石从刀,字书讲是“砌”的俗字。按一般古文字的通用原理,“矵”、“砌”、“切”都是可以通用的。古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语,切磋琢磨是古代玉石加工的方法,引申而为反复讨论问题。所以“昔微矵中于河”,意思是上甲微曾向河伯讨教,并同他反复商讨最佳的复仇方案。结果怎样呢?“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故事的后半段是:“迺追中于河,传贻子孙,至于成汤。”这里“追”不应理解为“索回”,也不应释读为“归”,理解为“归还”,而应理解为“慎终追远”的“追”,即“追溯”。殷人的把握分寸的“中”的方法,可以追溯于河伯,而由上甲微首先掌握之后,“传贻子孙,至於成汤”。这样解释,第二个故事也基本解释通了。

东山兄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楼跟帖
第11楼  东山铎在 2009-4-13 19:36:46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614/金钱:2102/经验值:268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有理,顶一个~~~李先生读为“假”(借),又把标示后来的动作的那个字释为“归”,能向人假借又归还的东东肯定不是一个“概念”性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啦,而是一件具体的东东~~~ 
 
子居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03楼
第103楼  子居    在 2009-4-20 13:16:42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由发表的文章而言,此“中”是《保训》记载中文王对太子发讲的主要内容,自然要始终一贯。所以,可以各行其解的假设,应该可以排除。
由具体内容而言,此“中”可求、可得、可假、可归。而且舜不是得自尧,上甲微则是从河伯那里借来的,那么,是抽象概念的假设,也就无疑存在非常大的解释困难。

东山铎兄、云间兄等多位网友皆就这个中发表过若干帖看法

又,ryknight在武汉大学简帛论坛“也谈楚简当中“从石从刀”的字”帖(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文
(五)《保训》篇之文句,与现存古代文献有许多雷同之处,如《保训》“戊子,自靧;己丑,昧爽”句,《尚书·顾命》有“甲子,王乃洮颒水”之文,“靧”与 “颒”同读“会”音,皆为洗脸之意。《汉书·律历志》则载《武成》篇有“甲子,昧爽”之文。又如《保训》“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句,《尚书·无逸》称祖甲“旧为小人”,《淮南子·原道训》称“昔舜耕于历山”。又如《保训》“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句,《逸周书》则称“庶百姓”。又如《保训》“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句,现存世文献中“厥绪”一词,出自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又如《保训》结语“曰不足惟宿不羕”句,与《逸周书·大开解》结语“惟宿不悉日不足”应该也有关联,从以上举例来看,《保训》篇似乎不无蹈袭套用之嫌。五可疑。

“曰不足惟宿不羕”在任何一篇网上发表的文章上都没有,这句是海天先生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8楼根据发表的文章推测出的
第118楼  海天    在 2009-4-21 21:58:25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中大夫/发帖数:51/金钱:778/经验值:1284]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子居整理得很好, 補充二個:
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用受大命。
曰:不足,惟宿不羕
 
然后子居跟帖说
第121楼  子居    在 2009-4-21 22:23:28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曰不足”是不是应该一起读啊,好像周书啦、六韬啦,有“日不足”的说法,俺去查查看。
第122楼  子居    在 2009-4-21 22:27:34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逸周书·大开》维宿不悉,日不足。
《逸周书·小开》后戒后戒,宿不悉,日不足
《银雀山汉简·六韬·葆启》吾闻宿善者不□且,日不足……沇才!日不足。
《诗经·天保》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文王闻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非为日不足也
 
第142楼  子居    在 2009-4-23 13:12:44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汗,这个也不大会有具体的标尺,只能说是俺读时的一种感觉。
一定要具体说的话,可以挑一些词来比较一下
不瘳(鲁昭公与楚灵王之时)
《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逸周书·祭公》谋父疾维不瘳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
《国语·楚语上》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无所稟令也。”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旁求四方之贤,得傅说以来,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曰:“若金,用女作砺。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天旱,用女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
《孟子·縢文公上》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必受之以詷(可见当在《顾命》之后)
《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可见当在《墨子》之前)
《墨子·尚贤下》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上博简·容成氏》简13:昔舜耕于历丘,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孝养父母,以善其亲,乃及邦子。
《韩诗外传·卷七》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
厥志
《尚书·盘庚中》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大戴礼记·用兵》诗云:‘鱼在在藻,厥志在饵。鲜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校德不塞,嗣武孙子。
《孟子·梁惠王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万姓
《尚书·立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说苑·至公》推之于此,刑之于彼,万姓之所戴,后世之所则也。
《贾谊新书·修政语上》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姓为藏。
《韩诗外传·卷五》是则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
有施
《逸周书·官人》有知而言弗发,有施而心弗德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
《国语·晋语三》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
《尹文子》富贵者有施与己
阴阳之物
《礼记·祭统》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

发表于 2009-5-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曰不足惟宿不羕”在任何一篇网上发表的文章上都没有,这句是海天先生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8楼根据发表的文章推测出的
——这点应该着重强调一下~~~(不足前是否是“曰”字还有待证实哦~)
发表于 2009-5-5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子居先生的这个对照表可以按照重合程度的高低分成几类,比如“曰不足惟宿不羕”就可以列在”第一等级“。并且在必要的地方加上按语。
发表于 2009-5-5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把这个帖子顶到天上去。。。。。

帖子我也看不懂。

不过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人家也是能想到的。

楼上说的有道理,需要认真鉴别,分类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人:

顶顶顶,把这个帖子顶到天上去。。。。。

帖子我也看不懂。

不过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人家也是能想到的。

楼上说的有道理,需要认真鉴别,分类说明。

 


这话说得好啊,考古人先生是不是也是这么起家啊?

既然啥都是大家都能想到的,那抄袭行为在现实中无疑是不存在的,对吧?

顺便问一下,考古人先生您的真实姓名是什么,该不是姜广辉吧?
发表于 2009-5-5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人莫误解我的话,我说的分类是指将涉嫌抄袭的部分按照程度不同分成几类,以使眉目清晰,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说鉴别是否重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6:47 , Processed in 1.0676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