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enlong

简帛网开始发表“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9”提交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示三王:

看來子居噎住了。哈哈。

 

支持“巵”之說的有力證據有:

1、我所舉經文有“枝”之異文。

2、“支”通“巵”與當時的用字習慣密合。

3、“嗜欲”與“酒”關係密切。

基於此三點,“枝”讀為“巵”當然是最優的。

一概无视,一上已经自己把自己绕住了,所谓溺于人不可救也。

发表于 2009-6-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看完想起《鬼谷子》,好书啊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覩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发表于 2009-6-8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不用支持我,我的说法是不对的。

1、李老师告诉我,李学勤先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的观点是建立在李学勤观点的基础之上,因而也不能成立。

第一,所谓巵的自名之字应释“也”或从“也”,并不从“只”。但“只”、“也”古本一字,这还不要紧。

第二,满城汉墓有一种巵锭,形状像搪瓷缸子。李老师告诉我战国时代的巵就是这个样子。所谓巵器其实不是巵。

所谓巵的形状很像瓢,我怀疑这个器物也许就是“以蠡测海”的“蠡”。我不懂古器物学,这只是胡说。

2、文献中记巵器有满则倾的特点,又叫欹器。李老师说,这个“巵”很有可能是“欹”的假借字,跟酒器巵不是一种器物。

李老师讲完这些后,我真是无地自容啊。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一立论就漏洞百出。唐兰先生说过,“古文字的知识在古文字之外”。这话我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可是直到现在才领会那么一点。我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像某些先生认为的,只要“掘着屁股认字”就万事OK了。

发表于 2009-6-8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巵的形状很像瓢,我怀疑这个器物也许就是“以蠡测海”的“蠡”。我不懂古器物学,这只是胡说。

請問這句話是李家浩先生的意見或是劉兄的說法?

发表于 2009-6-8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胡说。李老师在《古文字研究》27辑中有自己的看法。

[此主题已被 lht 在 2009-6-7 21:46:44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6-8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河先生《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頁203亦將《武王踐阼》「於机為銘焉」理解為憑几,此可一並修正。又將『房几』置於202頁『几席類』之下,應改置於頁36的『俎几』類下。
发表于 2009-6-8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卮的器形,見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增訂本》頁360。卮與卮器看起來的確有所不同。

[此主题已被 海天 在 2009-6-8 7:50:1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6-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海天兄45楼的意见。

李老师《266号》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其实“房几”的“房”字已经表明了它的类别了,既然“房”归为俎类,“房几”归为俎类应该没什么疑问。这类的几应是几案之“几”的一种。

李老师此文的具体论证确实有点问题,田河先生认为《武王践阼》的“机”为凭几,例子实源自李老师的举例。

发表于 2009-6-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一上兄42楼。

海天兄44楼所举79-15就是李老师所说的巵的形状,这跟左关杝等的形制实在靠不上边。

不过我的文章有一点可能是正确的,即“枳”可能就是左关杝这种器物。至于这种器物是文献中的什么,似可再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4:41 , Processed in 1.0650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