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比较:
《宗周鐘》铭文的最后一段::
王对乍(作)宗周宝[钟] ◎(东),仓仓悤悤(东),□□[雍][ 雍] ◎(东),用卲各不(格丕)显且(祖)考先王◆(阳),先王[其][ 严]才(在)上◆(阳),□□□□,降余多福▲(职),福余顺孙,参[寿]隹(唯)利●(质),[胡][ 其]万年●(真),□(畯)保[四]或(国)▲(职)。
《晋姜鼎》铭文的最后一段:
举报
毕鄂先生(Wolfgang,behr,我猜Yihai老大2006年在莱顿见过)专门作过金文用韵的研究,可资参考。不过目前只看到声调材料的发表("The extent of tonal irregularity in pre-Qin inscriptional rhyming",提要可从他的主页(http://www.ruhr-uni-bochum.de/gpc/behr/home.htm#translation2 )下载。我的感觉(当然是以《诗经》押韵为参照系的感觉)——比较乱。
金文鉴别韵例目前很难有公论,白一平先生(《古汉语音韵手册》试图以数学方法证明《诗经》押韵再分部理论)私底下就表示过怀疑。程式化语言太多和条条框框太多,
再极端一些,就算认为X地A部和B部相通,是不是就能一步就跨到X地出土古文字A部可以读为B部?
楚地的东部、阳部通押是事实,可是东阳部通押的可靠例子有多少呢(好像最像的就是Yihai老大读为{用}的那例)?
打个比方,假如楚地东部是uang,阳部是ang,自然不妨碍押韵,那么是否妨碍通假呢?
在下
顿首顿首
十分感谢
赶紧学习去了!
王显先生文论述有力。
最好的类比例证是“如贾三倍”,但没有举出更多的“三X”结构表示数量极多的例子。
参照“如贾三倍”,“三寿”是不是可能指三倍于常人之寿?
另外只解释了诗经里与“万年无疆”结构一样的“三寿亾朋”,金文里的“三寿唯X”、“三寿是X”结构不同,没有解释。
搭车学习,不过似乎严重跑题了,像楼主徐先生致歉。
“费王之王和费生之生,根本就是个讹误字,”批评得好!谢谢你参加讨论!
《竹书纪年》记作“费生”。《史记》记作“费王”,《史记索隐》以为:“邹诞本作‘弗生’”“生”与“王”,在《史记》写作的年代,这二字汉隶的形体区别很大,是不容易讹误的!到了《史记索隐》成书的时候,就发现有记作“费王”、“弗生”的不同本子了。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8-17 20:16:16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8-17 20:19:08 编辑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6:48 , Processed in 1.0637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