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CityofEmber

“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  

恐则有畏,乃求中自稽,厥志遂不违庶欲。

大概是这样读吧?

发表于 2009-4-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甲微假、归中于河,揣摩之下,

“中”必为王道。河伯大约为方牧之人。

发表于 2009-4-1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啊:黄帝、颛顼、尧、舜、禹等人要给人一件宝贝,(这里可以理解是“器”的层面,比如禅让要授人以国,在表面上看其实就是把各种宫室器用转交给下一任的,但这里更可能就是指“国家政权”的转移,所以称“宝”),在交给另外一人这件宝贝的时候,他肯定不会一言不发,肯定是有目的的呀,于是就会说:这件宝贝如何使用,为啥这么宝贝,有了这件宝贝有啥作用,我为啥子授给你,授给你是想干啥大用的……这些话都是当时的“通理”或者说“大道理”呀~~~“必受之以詷”、“在夏后之詷”,这些“詷”解释为“大道理”好像很通顺呢?~~~

因为:在其位,才谋其政。而在真正交授国家权力之前,只有当时在位的君主才知道真正“在位”是个啥滋味(说不定就是在达摩克里斯之剑下),别人根本没尝过,所以快升天的老王要把在位的感受传授给小王子,——即便拿武王跟文王来说,武王作为太子,也只是辅政,现在文王要彻底放手啦,所以要把其中的道理对武王摊牌;这就是“詷”,即是讲当天下唯“余一人”大权在握时的“大道理”——而这种道理因为不能给一般人知道,所以常由父子口耳相传(所谓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孔子显然明白这些所谓的大道理,所以朱熹说“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也因此后人或称孔子为“素王”呀,又:后人为什么说子思作《中庸》呢?因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可能就是所谓的父子口耳相传,有这可能吧

        后世儒家为啥子把“中庸”之道推崇的这么高,也不难理解了吧——中庸,所谓“允执厥中”,不走极端——此实为国治政者之第一要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国中某个山头聚集一伙强盗,这时民众怨声载道,要求国家派兵平定,现在的情势是“民众”有求于“执政者”。这时的“执政者”该如何做呢?——有人会说“顺从民意,马上出兵把强盗彻底灭了”,懂“中庸”之道者就会说:错,大错特错矣。你把强盗彻底灭了,民众安定了,自己就能养活自己,还要你“执政者”在那里干啥用呀,你还不是早晚玩完?平定后你要再向民众收税,没了强盗,你收税干啥呀?那你“执政者”不就反过来成了“民众”眼里的“强盗”了么?当强盗真正干净彻底地消灭之后,“执政者”就反过来变成了有求于“民众”的人,谁还听你指挥呀?所以呀,要把那伙强盗留着,但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整天借口剿灭强盗,向“民众”收税,然后派个人装装样子去打几次——但绝对不要象宣传口号里说的那样“干净彻底”的“消灭”哟,否则就非“中庸”之道啦;待到税收够了,民众彻底服从自己的安排了,再按口号办事,把那伙强盗灭了~~~\(≧▽≦)/~~~吼吼吼~~~

发表于 2009-4-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孟子受道于子思,他为啥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看来也是个懂“中庸”之道的明白人~~~

说白啦:中庸之道就是执中,不走极端;也就是为政者安稳在位的秘诀:不能让民众太安逸了,否则国家的力量显示不出来,自己的政权地位早晚不保;当然,也不能让动乱太大了,否则同样政权地位不保;~~~~~~

发表于 2009-4-1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间:

上甲微假、归中于河,揣摩之下,

“中”必为王道。河伯大约为方牧之人。

嘿嘿,俺知道,云间兄也是之乎者也系的,偏巧,俺根本就不承认那些高调

河伯既然只是方伯,把王道还给方伯?这难道像话么

发表于 2009-4-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詷”解释为“大道理”好像很通顺呢????

东山兄拿个古籍中的实际例证让俺见见

既然东山兄帖子里已经有“于是就会说”,那么解释为颂、诵这样的意思,不是比去引申什么大道理要直白得多么?

顺便说,俺最讨厌那些玩自由心证,满口大道理的道貌岸然之辈了

不管是叫什么程子,还是叫什么朱子,一律鄙视之

发表于 2009-4-1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乱猜测猜测,没啥证据~~~

虽然唐兰先生有将“中”说成是聚众的旗子之类的说法(好像是唐说?),但要让子居兄拿个古籍的证据来说明此处的“中”可以当军队讲,也不好找吧?~~~

俺虽然同意子居兄将此字落实,但目前不也是猜测系的嚒?~~~

发表于 2009-4-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别在于,俺在往实里猜,东山兄可是往虚里想啊

俺除了读音还有字形为据,东山兄以啥为据啊?

发表于 2009-4-1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误会误会~~~往虛裡說說多了~~~

俺的意思是說:孔子所提的“中庸”之道,其中“中庸”的“庸”字,其本義就是來源於簡文中的“詷”字,而簡文中的“詷”字(姑且認為此字隸定釋文毫無可疑),趙先生已經舉出文獻中的例證了:

詷,《说文》解释说:“共也。《周书》曰:‘在夏后之詷。’”王筠《说文句读》:“詷即同之分别文。”按《尚书·顾命》作“在后之侗”。陆德明《经典释文》:“侗,马本作詷。”陈3《说文引经考证》引王鸣盛云:“夏后之詷,盖谓中国君长之所共尊奉者。”

至於證據,下文明確說“中”如何如何,《中庸》將兩個字並列而又各有涵義,這不也算個證據嚒?李先生也引“中庸”來說“中”的喲~~~(至於同聲讀為用聲,《周易》帛本可為證)

我們知道,孔子善於將問題提高到哲學的高度,比如從卜筮中總結歸納出天人關係的大道理,上升到易學高度之類;說“詷”本來是中国君长之所共尊奉的道理,到了孔子手裡上升到哲學高度,變為一般性的道理,從而提出“中庸”之說,也說得過去吧?

——接著猜~~~

发表于 2009-4-15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是說:“中庸”的“庸”本來是實的(即“詷”),祇是到了孔子那裡纔變為虛的(“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1 21:19 , Processed in 1.0601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