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沈瑞清

与刘洪涛先生讨论“也”的归部及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9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之“懂”与“不懂”

  自己尽量避免说自己不懂古文字,并不是自以为真“懂”古文字,而只是强迫自己因为不愿承认“不懂”而努力去搞“懂”的一种暗示。而好几位先生的口头禅“不懂音韵学”也显然并不比我对古文字的“非不懂”更“不懂”。我当然明白这几位先生的本意是出于谦虚,可这样的说法也许会被一些人误解为古文字学家可以不必去搞“懂”、甚至不屑于去搞“懂”音韵学,而这个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也是违背本意的。

  我个人的想法,以后古文字学者和音韵学这在对方领域大可“骄傲”些,尝试在对方领域的所谓“定律”提出质疑。而另一方也不能因为质疑的“荒谬”就置之不理,而要试图用双方都懂的术语(显然不包括国际音标)尽可能简明地说明这个“定律”的学术史和为什么成立。最忌讳的态度就是习惯了“不懂”对方而逐渐成为了“不必懂”,又因为习惯了对方的“不懂”而演变成不需要对方的“懂”。

  倘若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渐渐对此达成了共识,也许结论倒是次要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08-12-29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不懂,确实是不懂,不是出于谦虚。

不懂有两个层面。一是现代音韵学的古音构拟,我是北方人,理解起来很困难。好在这部分跟古文字的关系不是太大,所以也不勉强自己一定要懂。另一是上古音跟中古音的对应。我学习上古音不是从中古音往上推的。坦白讲,我中古音的知识是一片空白。我学习上古音是从背谐声表开始的。可想而知,这样学出来的上古音会是什么水平。

我是不懂,但是我可以听懂。这是我还有勇气跟沈兄一直讨论下去的缘故。

您讲一格一个,我后来实际上是赞同的。但有“也”一个例外,妨碍我的说法,所以才会问沈兄是不是中古音搞错了。我现在仍坚持这一点。如果我不认为你一格一个的说法有道理,我就不会认为我这个“也”是例外,也就不会想办法解决了。

古文字学其实没什么定律,就是把相关资料搜齐,进行排比,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它”混为“也”是在西汉武帝以后这个定律,就是看了足够多的资料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古文字学没有专家,只有勤家。

 

[此主题已被 lht 在 2008-12-28 18:57:59 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2-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说不懂,解釋同上(前兩段話~~~)
发表于 2008-12-2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lht:
东山兄所举所谓“施”确实从“也”,但既然从“也”,就不是“施”字。因为从文例看,睡虎地简从“它”从“於”的那个字,就是后代的“施”字。

那個例子不是俺舉出來的~~~(沒那本事~~~

睡虎地秦簡的“施”字是從“㫃”作的吧~金文中那個字同樣從“㫃”作,這~~~?(可能又扯回到原話題上了~:)

 

发表于 2008-12-2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給補充個例子(這個倒是俺注意到的~~~):)

《周易·讼》上九爻辞:“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褫”字馬王堆帛書本作“搋”(右部似虎形),《集解》作“拕”。

  ——今本《周易·旅》卦“號”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左從“手”形右從“虎”作,整理者以為“號”之误字;

发表于 2008-12-3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子•非儒下》“號人衣以酤酒”,于省吾先生《墨子新證》云:“畢沅謂:‘號,褫字之誤。’按寶歷本正作褫。”

 

妙悟!赞!

发表于 2008-12-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六德》的“多”不是“者也”而是“是”,那么对刘先生和沈先生的辩论,我也无法拿出其他的材料。

只是好奇如果“它”和“也”在早期完全不假借,搞古音的是否应该为他们建立区别(区别可以是声母,也可以是韵母)。“它”宁可跟“豕”组成双声符,也绝不碰“也”。(不知两者是否还有其他双声符字?)

目前各家对“它”、“也”好像都统一处理。当然,这种“不假借 -> 有区别”的探索基本上还是空白区域,不知沈先生有什么看法。

发表于 2009-1-2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例:

枳通巵。

发表于 2009-1-2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感谢lht兄耐心与我讨论

古文字学者和音韵学者的讨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位音韵学家看到古文字学论文里有个音韵学的漏洞或者一位古文字学家看到音韵学论文的古文字漏洞,就指出此点,进而“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的结论因而不能成立。

这样的讨论永远局限在自己的知识中打转,各说各的,而无法促进两个学科的结合。我觉得比指出漏洞更重要的是换位思考,要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结论的论证过程,看看对方的正面论证是否做到了无懈可击?

要打破这种局面,展开新的讨论,需要一个机缘——一方面讨论双方要有许多共同认可的东西作为讨论基础,另一方面又需要一位既“同情”音韵学又熟悉古文字学的行家里手,而lht兄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我就揪住他不放了,也顾不得耽误他写古文字论文的时间了。

讨论中,我提出《说文》从“也”声的支部词可以有另一种解释,而lht兄怀疑“也”的中古音的可靠性。虽然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但重要的是——我们都从对方的领域出发,为对方着想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讨论已经成功了。

音韵学貌似有一些定律,但也未必都那么可靠。现在更重要的是具体词的归部,而判断具体词的音韵信息也要靠收集资料。在这方面,音韵学倒是和古文字学类似的。

[此主题已被 但求小悟 在 2009-1-1 19:31:2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3-4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阜阳汉简《苍颉篇》C010有下面一段:

<DIV class=ForumPostTitle>爰歷次貤,繼續前圖</DIV><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 id=postcontent8368>

今天看了一下《中國簡牘集成》第14冊296頁,第四字似應從“它”聲,是歌魚相通?

</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2:00 , Processed in 1.0611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