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者和音韵学者的讨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位音韵学家看到古文字学论文里有个音韵学的漏洞或者一位古文字学家看到音韵学论文的古文字漏洞,就指出此点,进而“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的结论因而不能成立。 这样的讨论永远局限在自己的知识中打转,各说各的,而无法促进两个学科的结合。我觉得比指出漏洞更重要的是换位思考,要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结论的论证过程,看看对方的正面论证是否做到了无懈可击? 要打破这种局面,展开新的讨论,需要一个机缘——一方面讨论双方要有许多共同认可的东西作为讨论基础,另一方面又需要一位既“同情”音韵学又熟悉古文字学的行家里手,而lht兄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我就揪住他不放了,也顾不得耽误他写古文字论文的时间了。 讨论中,我提出《说文》从“也”声的支部词可以有另一种解释,而lht兄怀疑“也”的中古音的可靠性。虽然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但重要的是——我们都从对方的领域出发,为对方着想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讨论已经成功了。 音韵学貌似有一些定律,但也未必都那么可靠。现在更重要的是具体词的归部,而判断具体词的音韵信息也要靠收集资料。在这方面,音韵学倒是和古文字学类似的。 [此主题已被 但求小悟 在 2009-1-1 19:31:2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