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殷虚卜辞后编 [加]明义士著,许进雄编辑。1972年3月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八开本,上、下二册。 目次包括:编者的话,图版。 共收录甲骨二千八百零五片。其中一至一千五百五十四片为龟甲,一千五百五十五至二千八百零五为兽骨。 本书所收录的全部甲骨,现藏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原为明义士旧藏。 编者着重介绍了: 一、明义士收藏的数万片甲骨的来源、著录及现状。1928年明义士编拓《殷虚卜辞后编》收拓本二千八百十九片,因有七片与他片缀合,故为二千八百十二片,其中二片被撕去,以及确实伪刻的二片,模糊无法辨读的三片,实数是二千八百零五片,全部编入本书。现在原甲骨已去向不明。 二、本书编排体例,与《明义士所藏甲骨文字》同,即先分期别,分甲与骨,再分事类。 三、指出明义士施拓的甲骨,不论大小,均在传拓之中。本书的精华部分是第三和第四期卜辞,其上有许多卜问上一世的祭祀,可从称谓上决定其年代。 四、指出本书二千八百零五片甲骨,其中十七片与商承祚藏拓《殷契佚存》重复,尤其是与胡厚宣编《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重见的更多。重见者,均以表一、表二列举出来。表一是由《明续》对照《南明》;表二是由《南明》对照《明续》。这也 是编者用力较大的工作,读者称便。 本书甲骨卜辞分期,沿用董作宾氏五期分法。尤其在甲骨分期存在争议的部分,是按董氏观点:即同意董氏的“复古”之说。也就是将陈氏在《综述》中所称武丁时期的“師”、“午”、“子”组卜辞(贝冢氏称王族、多子族卜辞)统统归入武乙、文丁时期。 本书是当时传拓的拓本,原实物虽去向不明,但拓本仍可保持原物之状。所以,本书的出版,可与《南明》所摹甲骨进行对照,以补充其疏漏之处。 由于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大批甲骨,其内容多与此书甲骨接近,推测明义士当年所藏的这部分甲骨的出土地应距小屯村南不远。 对本书的评论,有严一萍:《读“殷虚卜辞后编”》,载1972年6月台湾《中国文字》第四十四册;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归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载日本1976年《甲骨学》第十一号,又,此文由刘锐译成中文,载1979年《古文字研究》第一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