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41|回复: 30

江苏出土西周-战国早期印纹硬陶的陶文符号求助破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浙一带是古越民族的聚集地,存在于在商-战国时期。其顶峰期在春秋-战国中期的吴越两国的文化和历史,百越民族主要以土墩墓,精美的青铜兵器和印纹硬陶原始瓷闻名于世,其中百越族特有的印纹硬陶为其民族显著的特色。
 
我收藏有一个西周早期的折尺纹印纹硬陶瓿,口沿处有两个相同的符号
还有一个战国早期水波纹的硬陶瓿,其底部有一个或者组合的符号,
 
这些符号是代表文字?数字?还是卦辞?部落标致?具体的意义是什么,我很难解释,而且在江南出土的西周-战国时期的硬陶经常有这样的符号字符出现,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破解,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没有统一的说法。
 
现在我请求在座对此有兴趣的老师帮忙解释或者探讨,多谢!
发表于 2009-6-15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刻划符号——当年安徽省蚌埠市境内双墩遗址发现的(也是在陶器的底部)都是一堆一堆的,有幸在刚出土时就见过——遗址中发现的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象形、几何及其他各种单体、重体、组合体类型的陶器刻划符号,使双墩遗址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文化面貌,被命名为“双墩文化”。

 

发表于 2009-6-15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双墩刻划符号 中国文字源头
时间:2006-03-21 GMT 关键词: 双墩遗址 刻划符号 文字
 

  考古人员在对安徽蚌埠市双墩遗址发现的六百多件陶器刻划符号整理、研究中发现,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介绍,双墩新石器遗址距今七千年左右,共出土了607件陶器刻划符号,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的。仅就已知的内容看,有山川、河流、太阳、动物、植物、房屋等写实类刻划,也有猎猪、捕鱼、网鸟、俘鹿、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生活类刻划,以及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符号,内容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堪称原始社会的“档案馆”。

  蚌埠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徐大立说:“双墩刻划符号的载体主要是陶碗,还有钵、杯等。刻划符号都集中在器物的外底部等隐蔽部位。显然,它不是用于装饰,而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

  徐大立指出,双墩写实类刻划符号简洁、生动、形象,具有文字书写特点。刻划符号出现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符号组合,并有主纹与地纹的区别,表达了相对完整的意思,显现出语段文字特点。双墩刻划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同一符号在不同遗址内出现,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固定形态的符号得到认同并使用,具备文字社会性的特点。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认为,文字起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九千至四千年前为文字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四千年前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是文字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是文字最后定型并广泛推广使用的阶段。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应当是中国文字起源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文字源头之一。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说,双墩遗址的这些发现不仅对文字起源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而且为文字起源的学术理论提供了一次重新检讨的机会。


双墩刻划符号

  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现存面积1.2万平方米。1986年、1991年、1992年先后三次发掘,发掘面积共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发表于 2009-6-15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下)(精)

已经出版

【内容简介】

淮河流域的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境内,是一处距今7300多年前的单一的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中心面积12000平方米左右。遗址1985年发现,至1992年先后三次发掘375平方米,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文化遗物和丰富的动物骨骼,还发现了600多件陶器刻划符号。.

双墩遗址具有典型的自身文化特征,陶器以四錾平底罐形釜和钵形釜、矮圈足或假圈足饼底碗、矮喇叭座豆、鸟首或牛鼻形耳系罐、底腹均有箅孔的甑及祖形支架等为组合,这些区别于其他诸文化的器物群,特别是遗址中发现的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象形、几何及其他各种单体重体、组合体类型的陶器刻划符号,使双墩遗址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文化面貌,被命名为“双墩文化”。双墩遗址的发掘,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研究树立了标尺,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和淮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双墩遗址发现了我国目前年代较早、数量最多的陶器刻划符号,这套形、意结构的记事符号,对深入研究探讨双墩文化时期的历史状况,探讨其在中国文字起源和在汉字的形成、发展中所起到的借鉴及影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双墩遗址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群骨骼,经过鉴定有软体动物及鱼、鸟、爬行和哺乳类动物50多个种类。这个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淮河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与动物的生存关系及社会经济形态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考古学、历史学、生态环境学、动物学、陶瓷学及淮河流域文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发现与发掘经过
第四节 资料整理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一节 遗址分布与布方
第二节 地层堆积
第三章 遗迹
第一节 灰坑
第二节 与居住有关的红烧土
第四章 遗物
第一节 陶器
第二节 石器
第三节 骨、角器
第四节 蚌器

第五章 刻划符号

第一节 象形类符号
发表于 2009-6-15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装作没看见,俺当做没看见,俺就算没看见……
发表于 2009-6-15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装作没看见,俺当做没看见,俺就算没看见……”

——————————————————————————

 

呵呵,子居言不由衷,发言了怎么还能说没看见呢?

要是能把已经发现的所有中外类似的刻划符号搜集在一起,那就有意思了。至于会有什么结果,那就不是我所能预测的了,但我想肯定不会是坏事。

发表于 2009-6-15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居看见了,子居要把这书上传,期待呀
发表于 2009-6-15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wenlong:
子居看见了,子居要把这书上传,期待呀

下载了,过些日子上传

发表于 2009-6-15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居好眼力

发表于 2009-6-15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裴李岗文化的器物上就有这种刻画符号,由于和中国文字的起源和产生年代关系重大,历来为学者关心。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至于这些具体刻画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相当于后代的哪个字,则难度很大。可以参考徐大力和蔡运章的文章看看!(蔡运章:《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载《中原文物》2001年第4期;徐大力:《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陶器刻划初论》,载《文物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8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0:59 , Processed in 1.0631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