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67|回复: 7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召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205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召開

白雲

  2009年6月29日至7月4日,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共同主辦,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在武漢豐頤大酒店舉行。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是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陳偉教授、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夏含夷教授和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周鳳五教授在2005年共同倡議發起的,旨在促進各國各地區從事中國簡帛學研究學者之間的交流,推動中國簡帛學在國際範圍內的發展。這個論壇從2006年至2008年已經舉辦了三次,地點分別是武漢、臺北、芝加哥,今年又回到了武漢。這次論壇有一個不同於以往三次的特點,就是論壇的主角不再是從事簡帛學的專家教授,而是在讀的博士研究生,共有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的50多位研究生參加,論壇各場發表與討論也都由研究生自己主持。
  6月29日上午,論壇開幕,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教授應邀出席並作了發言,陳偉教授和夏含夷教授分別致辭。
  論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由研究生宣讀論文並進行專題討論,第二階段是由幾位著名學者為與會研究生開設學術講座並答疑解惑。
  論壇第一階段,共進行了六場報告,與會研究生提交並宣讀了近40篇論文。這些論文的研究對象非常廣泛,不但包括戰國秦漢以至三國的簡牘帛書,也涉及到甲骨文、金文等其他出土古文字材料以及考古學文化。論文的研究角度有文獻學、語言學、歷史學、思想史學、考古學,等等,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下面我們按照研究內容的分類,對提交論文作一概括性介紹。
  立足於文獻學和語言學的文本研究,始終是簡帛學的基礎工作,不少論文内容與此相關:例如對新出戰國竹書進行細緻的字跡分析,有助於探討文本的形成過程;針對某一篇竹書討論其拼合與編連,力圖恢復竹書的部分原貌;就簡帛疑難字詞進行考釋,以期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文本;專門探討與簡帛有關的音韻問題;從語法角度對一些簡帛字詞的考釋提出批評,等等。
  簡帛文獻為歷史學的諸多領域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很多論文是從史學角度對簡帛進行研究的:例如參考楚地出土文獻考察楚國官制問題;結合考古資料梳理楚國大族薳氏的譜系;利用秦簡研究秦代的家庭形態和戶籍制度;借助漢簡中的物價材料探討漢代河西地區的商品經濟情況;根據長沙走馬樓吳簡剖析三國時期孫吳政權的地方財政機構,等等。
  簡帛文獻包含著重要的思想史和學術史資料,這方面的研究多年以來都是簡帛學的熱點。這次論壇的宣讀論文有兩篇都論及子思學派;還有若干篇或是討論郭店簡《太一生水》中的宇宙生成論,或是梳理上博竹書《孔子詩論》中的思想史線索,或是總結簡帛文獻對於研究早期儒家的重要意義,都涉及到思想史和學術史上的重要問題。還有幾篇論文探討的是簡帛文獻中的數術資料,例如秦“祠先農”簡,秦漢時期的擇日術及日書的活用,這些問題可以說是另一類民間的思想史。
  在第一階段的最後半天,論壇進入“自選主題討論”階段,與會代表專門就普遍關心的兩個議題進行討論。第一個議題是“新發現簡牘材料的介紹與研讀”,主辦方請幾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學分別就以下新見簡牘材料的內容和研究情況加以介紹: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書《保訓》、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所藏秦簡、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字書簡、湖北荊州地區多批漢墓簡牘。武漢大學訪問教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春龍先生還介紹了里耶秦簡中的封檢材料和郴州蘇仙橋新出西晉簡牘。這些最新簡牘材料引起了各國代表的極大興趣。第二個討論題目是“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進行互證時所需注意的問題”,這是一個出土文獻研究領域重要的方法論問題,與會同學各抒己見,討論得非常熱烈。
  在論壇的第二階段,主辦方特意邀請李學勤、裘錫圭、曾憲通、林沄四位教授為與會同學作了七場學術報告。四位教授都是在出土文獻研究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老專家,素為後學所崇敬,他們的連袂出席讓各國同學倍感振奮。李學勤教授的第一場報告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複雜關係,簡明而不失系統;第二場報告簡要而生動地介紹了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書的基本情況,引人入勝。裘錫圭教授的兩場報告都是由古文字材料中的某一個字入手,精彩演示了如何運用多種相關知識考釋古文字,展示了精微廣大的學術風範。曾憲通教授第一場報告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經驗,講解了如何從多個角度考釋古文字;第二場報告則用十個題目勾畫出三十年來古文字學的發展面貌。林沄教授以“厚”字為例,為如何運用古文字考釋的基本方法——偏旁分析法——作了精彩示範。另外,主辦方的三位教授也為同學們做了三場講座。夏含夷教授結合西方文獻學的經驗,闡述了如何為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尋找一種多元的釋讀方法。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的彭浩教授結合傳世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偉教授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顧校長,
尊敬的夏含夷教授,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會議承辦方——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向與我們共同發起、主辦會議的夏含夷教授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激;對不避溽熱和A型流感這雙重威脅,前來與會的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乘此機會,我還想對長期關心、支援簡帛研究中心建設和發展的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教授,致以誠摯的感謝。
  2005年5月,在芝加哥大學參加研討會期間,夏含夷教授和我商量,在芝大和武大之間,尋找一些途徑,開展實質性合作。後來通過郵件往來,我們確定了共同主辦“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這樣一種形式,並且於2006年在武大、2007年在台大、2008年在芝大,成功召開了三次。在推動學術研究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世界各國簡帛同行的交流。
  “簡帛論壇2009”,回到四年前召開首次會議的武漢大學,會場還是豐頤大酒店。不過,主要參加者的面孔,已經煥然一新。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等國的博士研究生,朝氣蓬勃,議論英發,成了會議的主體。
  這次會議由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我們兩個中心承擔了會議的絕大部分費用和組織工作。這次會議的計畫,還得到我和夏含夷教授多位朋友的讚賞和支持,特別是臺灣大學周鳳五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工藤元男教授、韓國慶北大學尹在碩教授,都為各自地區或國家研究生與會的組織和經費籌措作出貢獻。
  我們跟夏含夷教授商定,這次論壇的召開方式跟先前不同。會議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請各位研究生自主發表和討論。第二階段,請多位學界前輩作演講。夏含夷教授曾經說,這次會議能夠讓各國研究生彼此結識,就算是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簡帛論壇2009在推進一些學術問題探討的同時,也必將為各國研究生提供一個直接交流、溝通的場所,為新老簡帛學人提供一次親密接觸、互動的機會,從而有助於各國簡帛學新人的發展和成長,具有久遠的意義。
  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未來一周的會議,充滿活力和創意。
  謝謝!

夏含夷教授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顧校長、陳偉教授、李教授,各位朋友,早上好。
  這次我要說兩個故事,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和一個關於武漢的故事。
  我的故事從1981年開始,作為研究生,第一次來到中國參加一個研討會,在研討會上認識了很多老先生,結識了很多新朋友,這些人對於我這一輩子的學術研究有非常大的影響。自從1981年以後,我幾乎每年都會來到中國參加學術會議,會遇到這些老朋友,同時結交新朋友。
  2002年我來到武漢,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他便是陳偉教授,我們兩個相識得很愉快。我認為我和陳偉教授都很幸運,我們生活在中國古代文化史特別是古文字學上的黃金時代,有很多重要的新發現;而且我們都在很好的大學工作。我們一直在思考對於簡帛學研究,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而最有意義的貢獻就是培養下一代學者,組織一次年輕人的會議而不再是許多教授的會議。一年以來,我們一直在籌備一個這樣的會議。
  這次的會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研究生自主發表與討論,另外一個階段是李學勤先生、裘錫圭先生、林沄先生、 曾憲通先生這四位老先生的演講。這四位老先生一起出現在一個會議是很難得的機會,很多學生非常願意聽他們的演講,這四位老先生都很關心學生的進步,他們是我和陳偉教授的老朋友。我想比起老先生的講座,更重要的是學生。今天與會的研究生,從現在開始便是朋友,若干年以後就會成為很好的老朋友。
  另外一個是關於武漢的故事:武漢是楚國故地,在《說苑》裏面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楚國人丟失了一把劍,他說沒有關係,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是一樣嗎。孔子聽到這句話說,精神還好,但不如把楚字去掉,人失之,人得之,我覺得孔子的精神很好,陳偉教授就有孔子的精神。我們這次的會議,不分國別,不分地域,我們聚在這裏,都是為了簡帛學研究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

顧海良校長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夏含夷教授、陳偉教授、李天虹教授: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的開幕式。陳偉教授、夏教授已經講了這次會議的意義。參加這次學術會議的在座諸位都是博士生、年輕的學者,來自世界各國,共同來研究極其深奧的學術和學問,那就是我們所講的簡帛學。
  我們學經濟的人對簡帛學來講,是個外行。在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中,有的時候借助大家已經有的研究成果,瞭解一些基本內容。武漢大學對簡帛學研究是非常重視的。可能在現在這個社會,人們對大學的根本的功能和職能,理解上是有所偏頗的。大學主要是培養人,而不單純是傳播知識的載體。所以就世界各國的大學歷史來講,我可以斷定,人文學科是所有著名大學的歷史起源。現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學,在舉辦之初,是以人文學科作為自己舉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交論文、專題討論、專家講座目錄

(按照會議日程順序排列)

  提交論文
  6月29日
  何家興(安徽大學):說“”及其相關諸字
  劉洪濤(北京大學):試說《武王踐阼》的機銘
  單育辰(吉林大學):上博七《凡物流形》、《吳命》劄記
  李松儒(吉林大學):《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跡研究
  史德新(四川大學):《君人者何必安哉》補說
  羅小華(武漢大學):釋賓
  夏世華(武漢大學):《上博二·容成氏》拼合與編連問題復議
  吳曉懿(廣州.中山大學):《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所見官名輯證
  程少軒(復旦大學):試說戰國楚地出土文獻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韻現象
  巫雪如(臺灣大學):楚簡考釋中的相關語法問題試探
  曹銀晶(北京大學):談《論語》句末語氣詞“也已矣”早期的面貌
  石亞當(芝加哥大學):琱生諸器所見的字補釋
  田成方(武漢大學)考古資料中的楚薳氏宗族及其譜系探析
  米艾玲(哈佛大學):西漢崖洞墓的出現和初步研究
  陳穎飛(清華大學):從楚簡的“”、“”、“俈”等職官看楚國的一系列機構
  黃羽璿(高雄.中山大學):郭店、《禮記》本《緇衣》比較──兼論傳世本之形成與《子思子》的關係
  劉光勝(清華大學):子思與曾子師承關係新證——兼談荀子批判思孟“五行”的深層根源
  肖從禮(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周易》卦名用商《易》略考
  虢安德(希伯來大學):再論《太一生水》中宇宙生成論的結構及思想
  傅凱瑄(臺灣大學):《孔子詩論》中的思想史線索
  孫奕(武漢大學):從出土竹簡看儒家名學思想
  墨子涵(芝加哥大學):“禘”與“祫”的來歷與周禮的復原工程
  梁靜(北京大學):簡帛文獻與早期儒家研究
  630
  黃儒宣(臺灣大學):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方向
  鄔可晶(復旦大學):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大經》補釋二則
  史志龍(武漢大學):秦“祠先農”簡再探
  李瑾華(慶北大學):秦代的家庭形態與戶籍制度
  楊芬(武漢大學):岳山秦牘《日書》考釋八則
  琴載元(慶北大學):秦漢擇日術及日書的活用
  趙寵亮(中國人民大學):居延新簡《女子齊通耐所責秦恭鼓事》殘冊的復原與研究
  凡國棟(武漢大學):“挈令”新論
  柿沼陽平(早稻田大學):戰國及秦漢時代官方“受錢”制度和質錢
  侯宗輝(西北師範大學):從漢簡中的物價看河西地區的商品經濟
  宋真(首爾大學):漢代的通行證制度與商人的移動
  李迎春(北京師範大學):漢代的尉史
  莊小霞(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東牌樓簡“中倉租券簽牌”考釋——兼論走馬樓吳簡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谷口建速(早稻田大學):長沙走馬樓呉簡所見孫呉政權的地方財政機構
   
  題討論
  630
  1,“新發現簡牘材料的介紹與研讀”
  2,“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進行互證時所需注意的主要問題”

  專家講座
  72
  裘錫圭教授:談談《苦成家父》中的“士序”
  曾憲通教授:談談怎樣考釋古文字
  夏含夷教授:不同不一定等於不對——爲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尋找一種多元的釋讀方法
  裘錫圭教授:介紹李家浩先生的《釋》,談與此文有關的兩個問題
  73
  林澐教授:說“厚”——偏旁分析之一例
  彭浩教授:關於張家山漢簡《史律》的“上計六更”
  74
  李學勤教授: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關係
  曾憲通教授:古文字研究三十年
  李學勤教授:簡談清華簡
  陳偉教授:《鄂君啓節》——跨越30年的研讀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召開(圖片)

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206

有没有 一上先生?

发表于 2009-7-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啊,一上呢

一上……

一上…………

发表于 2009-7-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到一个熟人——夏含夷教授。一九八四年十月,我在安阳开会,和我在同一个讨论组的就有夏含夷教授和倪德卫先生!借此,向夏含夷教授问好!并祝《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圆满、成功!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7-12 12:10:48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1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上示三王:
嘿嘿,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俺猜一上是主席台上面摆前面那张桌子的桌子腿儿

发表于 2009-7-13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看到大家的真面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1:54 , Processed in 1.0647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