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97|回复: 8

談〈姑成家父〉兩個罕被留意的「魚」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71×643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看到陳嘉凌博士的博士論文《《楚帛書》文字析議》(臺灣師大2009年6月頁55)把楚帛的89×111字,改釋作從魚從弓,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其實這個字在金文中已多見,可參《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頁873字頭2726),以弓射魚,魚亦聲,疑為「漁」的異體字。至於〈姑成家父〉的字形,我認為它與楚帛書肯定是同一字,〈姑成家父〉書手也有把「弓」類化作「卩」的情況,如簡6之「強」字即作「160×183」。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8-4 20:21:02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8-4 20:31:2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8-6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以为“把楚帛的89×111字,改釋作從魚從弓,以弓射魚,魚亦聲,”尚需进一步讨论。楚帛的89×111字,所从“人”旁与楚帛书中的“伐”、“伥”、“像”三字所从“人”旁一致,而与“亡章弼弼”的“弼”字所从的“弓”旁不类!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嘉凌:《《楚帛書》文字析議》頁55-56

622×350

我覺得陳嘉凌从「弓」的看法很敏銳,但是我們知道楚簡中「弓」、「人」

常常根本就是混同了,字形上很難分,我之所以贊成从弓,最主要的是這樣

可以與金文的寫法系聯,告訴我們這字不是突然在楚簡中冒出來了。

发表于 2009-8-7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知道楚簡中「弓」、「人」,常常根本就是混同了,字形上很難分,”

我以为,“楚簡中「弓」、「人」”并不是“常常根本就是混同了”,只是有些“人”旁与“弓”旁相类而已!还是能区别的!倒是“人”旁与“尸”(夷)旁有时真的相混了!《包山简》中,“作”(上作下又)字,简12作“人”旁,简221的“人”旁类似“尸”。“凥”字,简238作“尸”(夷)旁,简10的“尸”旁类似“人”旁。而这些类似“尸”(夷)旁的“人”旁或者说写成“尸”(夷)旁的“人”旁,只是十分的像“弓”旁,而不是“弓”旁!是写成“尸”(夷)形的“人”旁,还是“弓”旁,在一个具体的字中,可以从它的字形的演变历史中得到判断!

发表于 2009-8-7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帛的89×111字,所从“人”旁,只是写成“尸”(夷)形的“人”旁,而不是“弓”旁。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伯鴻兄,我百分百了解你的意思。

我所謂「楚簡中「弓」、「人」,常常根本就是混同了」,

意思是楚簡「弓」常寫作「人」形,「人」又常寫作「弓」形,

像「疆」字从弓,但是包87、包153、包154等,「弓」旁都寫作「人」,

相反的,「人」旁作「弓」形,也很多,您可以直接看《戰國文字通論》頁233,

換言之,我想表達的只有一點,就是字面上看不出來是弓還是人,

我之所以認為从「弓」可能會比較好,在於从弓从魚的字金文很多

至於您所謂89×111與其它從人的字寫法一樣,我還是覺得有點差距,陳嘉凌所列的「像」字

已經看得出來。當然 我的說法也未必對,僅供參考。

 

发表于 2009-8-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表達的只有一點,就是字面上看不出來是弓還是人,”我认同你的说法!

我想说的是,有些貌似“弓”的偏旁,其实不是“弓”旁,而是写作“尸”(夷)形的“人”旁!我的说法不一定对!

这只是兄弟间在讨论问题!我闲来无事,给弟兄们充个“陪练”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海綿寶寶的指正,確實金文中「弓魚」這個字在文例上沒辦法確定就是「漁」字,

但是从弓从魚就意義上而言,解作「漁」可能是比較好的方向,

《呂氏春秋》:「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

至於姑成家父的字,

741×256

既然都類化作「卩」,就表示人、尸、弓,其實都有可能,既然在較早的

的字形中有[弓魚]這樣的字,把這兩個字系聯起來,會是最方便的路,我

的思路是這個樣子,至於「弓魚」是「漁」的異體一說,確實還需要更多

的資料,謝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4:09 , Processed in 1.0514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