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07|回复: 1

新书丨蓝田吕氏家族墓园(全四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信息:


作者:张蕴、刘思哲、宋俊荣、卫峰等

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6620


内容简介:


本报告将墓葬分为成人墓和未成人墓两大类,逐个墓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翔实的文字介绍,配以精美的线图和大量珍贵的发掘现场照片、遗物照片。


目  录


(第一册)

壹 前言

 一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二 蓝田县置县沿革

 三 太尉塬与北宋吕氏墓园

 四 北宋吕氏家族及其墓园略述

 五 考古发掘方案


贰 墓园兆沟

 一 位置与现状

 二 工作方法与步骤

 三 探沟解剖

 四 考古调查

 五 考古勘探

 六 北宋墓园兆沟形制


叁 家庙遗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分区与地层

  一 分区与布方

  二 地层剖面

 第三章 重要遗迹

  一 TG1第⑥层与F11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F11垫土层

   (三)出土遗物

   (四)年代判定

  二 Ⅱ区第⑧层与F10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灰坑遗迹

   (三)出土遗物

   (四)年代判定

  三 Ⅱ区⑦层与F9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出土遗物

   (三)年代判定

  四 Ⅱ区⑥层与F8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路径遗迹

   (三)F8配属院落遗存

   (四)家庙格局与南门位置推测

   (五)出土遗物

   (六)年代判定

  五 Ⅰ、Ⅱ区⑤层与F7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F7配属路径遗迹

   (三)家庙围墙遗迹

   (四)F7南端路面遗迹

   (五)出土遗物

   (六)年代判定

  六 Ⅰ、Ⅱ区④层与家庙F6遗址

   (一)房址遗存

   (二)围墙遗迹

   (三)踩踏路面遗迹

   (四)出土遗物

   (五)年代判定

  七 Ⅰ、Ⅱ区第③层与F3~F5遗址

   (一)房屋遗迹

   (二)地窑遗迹

   (三)院落围墙

   (四)出土遗物

   (五)年代判定

  八 发掘Ⅱ区第②层与F1、F2遗址

   九 发掘Ⅰ、Ⅱ区第①层


肆 墓园神道

 一 神道位置

 二 神道南端考古发掘

 三 神道探沟解剖

 四 神道调查与勘探

 五 神道遗物

 六 小结


伍 家族墓葬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成人墓

  一 吕大雅夫妇合葬墓(编号M1)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第二册)

  二 吕大临夫妇合葬墓(编号M2)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三 吕大防墓(编号M3)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四 吕景山夫妻合葬墓(编号M4)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五 吕省山夫人墓(编号M5)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六 吕仲山夫人墓(编号M6)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七 吕倩蓉墓(编号M7)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八 吕通与妻张夫人合葬墓(编号M8)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九 吕英与妻王夫人合葬墓(编号M9)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一零 吕大圭与前妻张夫人合葬墓(编号M12)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一一 吕大受墓(编号M14)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一二 吕氏庶母马夫人墓(编号M15)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第三册)

  一三 吕大章墓(编号M16)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一四 吕蕡与方夫人合葬墓(编号M17)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一五 吕大忠与前妻姚夫人、继妻樊夫人合葬墓(编号M20)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一六 吕大钧前妻马夫人、继妻种夫人 合葬墓(编号M22)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随葬遗物

  一七 吕锡山前妻侯夫人、继妻齐夫人 合葬墓(编号M25)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扰坑

   (五)出土遗物

  一八 吕义山夫妇合葬墓(编号M26)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一九 吕大观墓葬(编号M28)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二零 吕至山夫妻合葬墓(编号M29)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第三章 未成人墓

  一 吕兴伯墓葬(编号M10)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盗洞

   (五)出土遗物

  二 吕郑十七墓葬(编号M11)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三 吕英孙墓葬(编号M13)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四 吕岷老墓葬(编号M18)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五 吕汴墓(编号M19)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六 吕文娘墓(编号M21)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七 吕大钧孙女墓(编号M23)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八 吕麟墓(编号M24)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九 吕大钧孙女墓(编号M27)

   (一)位置与地层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葬式

   (四)出土遗物


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吕氏家族墓出土文物

  一 瓷器

(第四册)

  二 银器

  三 铜器

  四 锡器

  五 玉器

  六 石器

  七 其他遗物

  八 整理小结


柒 出土遗物科学检测

 第一章 瓷器科技分析检测.

  一 实验方法

  二 样品概况

  三 结果与讨论

  (一)科技分析结果

  (二)可能窑口判定

  四 结论

 第二章 玉石器、玻璃器及陶器无损分析检测

  一 实验方法

  二 样品概况

  三 结果与讨论

   (一)玉石器

   (二)玻璃器

   (三)陶器

  四 结论

 第三章 包含物分析检测

  一 样品背景

  二 样品介绍

  三 分析方法及测试条件

  四 分析结果

   (一)M1∶14白釉圆瓷盒内包含物

   (二)M2∶39青釉素面圆瓷盒内包含物

   (三)M2∶49青釉素面圆瓷盒内包含物

   (四)M2∶50青釉素面圆瓷盒内包含物

   (五)M2∶82石条取样

   (六)M2∶121松香提取

   (七)M4∶20墨块提取

   (八)M4∶32菊花形凤纹石盘提取

   (九)M4∶41球形铜器柄内插入物取样

   (一零)M6∶2银素面圆盒内包含物

   (一一)M6∶3酱釉素面小瓷盒内包含物

   (一二)M6∶6银牡丹纹小圆盒内包含物

   (一三)M6∶11骊山石素面圆盒内包含物

   (一四)M6∶16青釉弧腹圆瓷盒内包含物

   (一五)M6∶18青釉弧腹小瓷盒内包含物

   (一六)M7∶2青釉小口瓷瓶内附着物

   (一七)M7∶7骊山石圆盒内包含物

   (一八)M7∶16白釉圆瓷盒内包含物

   (一九)M7∶18酱釉敛口瓷钵内提取物

   (二零)M7∶21墨提取物

   (二一)M7∶22白色块状物提取样品

   (二二)M12∶52黑釉瓜棱腹带盖瓷罐内白黄色粉末状物取样

   (二三)M12∶10黑釉瓜棱腹瓷钵内残留物

   (二四)M12∶20墨块

   (二五)M12∶43鎏金铜器柄内插入物取样

   (二六)M12∶49鎏金铜带首取样

   (二七)M12∶49铜带首内夹层取样

   (二八)M17∶14铜带饰残片取样

   (二九)M17∶14-2铜带上附着物

   (三零)M17∶17笏板取样

   (三一)M19∶1白釉圆瓷盒内包含物

   (三二)M20∶38墨提取

   (三三)M25∶17白釉小圆瓷盒内包含物

   (三四)M25∶28银委角方形盒残片及内包含物

   (三五)样品200628

   (三六)样品200659

   (三七)样品200680

 第四章 纺织品分析检测

  一 样品

  二 分析方法与仪器

  三 测试结果

  四 结论


捌 出土器物修复报告

 一 前言

 二 保存现状调查

 三 保护修复目标

 四 保护修复过程

 五 修复总结

 六 出土文物修复前后图像展示


玖 相关调查报告

 一 骊山西塬北宋吕氏墓地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线索与方位确定

  (三)调查时间与人员

  (四)调查内容

  (五)小结

 二 山西夏县司马氏家族墓园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时间与人员

  (四)调查内容

  (五)小结

 三 北宋皇陵与安徽歙县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时间与人员

  (四)调查内容

  (五)小结

 四 吕大防流放路线及埋葬地点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时间与人员

  (四)调查详情

  (五)结语


拾 结语

 一 从吕氏家族墓园看北宋北方地区士大夫家族墓园的布局与特点

  (一)蓝田吕氏太尉塬墓园结构布局

  (二)夏县司马氏家族墓园结构布局

  (三)吕氏与司马氏墓园的对比研究

  (四)北宋北方士大夫墓园的基本 特点与布局

 二 蓝田吕氏骊山西塬墓地与太尉塬墓园的选址与比较

  (一)骊山西塬墓地

  (二)太尉塬墓园

  (三)两座墓园地望条件的对比与研究

 三 吕氏家族墓葬群排列规律的研究

  (一)墓主名讳的研究与确定

  (二)墓葬群横向排列关系

  (三)墓葬群纵向排列规律

 四 吕氏墓葬的形制及特点

  (一)未成人墓葬形制与特点

  (二)成人墓葬的形制与特点

  (三)吕氏墓葬形制的比较与研究

 五 墓葬出土器物的分类与用途

  (一)随葬器物的分类研究

  (二)随葬品组合发展规律的研究

 六 从出土墓志看蓝田吕氏家族渊源与变迁

  (一)渊源与延续

  (二)变迁与发展

 七 吕大临生卒年考

 八 《考古图》与墓葬出土古器及仿古器

 九 墓葬中的防盗掘因素


一零 茶具与茶文化

  (一)烹茶

  (二)点茶

  (三)散茶


一一 蓝田吕氏家庙沿革


一二 吕氏家庙遗址部分建材的讨论研究

  (一)各期举例建材的形制概述

  (二)各期中举例建材的共性

  (三)举例建材的纵向演变规律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考古网

http://kaogu.cssn.cn/zwb/xszl/sztsg/zjxs/201810/t20181010_4667497.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个之前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展出吕氏墓地出土遗物时的旧文:
文章来源:人民网
http://history.people.com.cn/peoplevision/n/2013/0905/c362054-22814842.html



2010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墓园中出土的百余件精品文物,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

吕氏家族墓发掘现场

 

编者按:2010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墓园中出土的百余件精品文物,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张蕴是本次发掘的领队,让我们跟随她的回忆,到发掘现场,去感受北宋名门吕氏家族的悲欢离合。

由吕家祖坟被盗引起

盗掘吕家祖坟的人姓吕,那是7年前的事了。2006年11月的一个下午,5点刚过,电话铃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急促的声音:“马上跟我去工地,详情车上再说。”

情况原来是这样的: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成功侦破了一起文物盗窃走私案,收缴了包括西周乳丁纹铜簋在内的文物129件。据犯罪分子交待,这批器物皆出自蓝田县五里头村村北桃树园里的一座古墓。墓志铭上錾刻着“宋承务郎”的字眼。这很可能是一座宋墓!而且北宋文坛名士吕大临的家族墓地就在这一带,如果判断无误,吕氏祖茔将危在旦夕。接到公安局的通报,陕西省文物局立刻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取得联系,要求派专家火速赶赴现场调查,制定保护和抢救方案。

在蓝田县文物部门的配合下,我们踏查了周围的地形地貌,并从办案民警那里,了解了墓葬被盗的基本情况。据说案发于2005年12月的一天,一个叫吕富平的男子伙同几人,在桃树园寻找到古墓的位置,潜入墓室进行盗掘,所得文物悉数藏于自家地板下。原来这个人的祖上竟是北宋名士吕大临的远亲,他们全家还担负着一项重要任务:世代看守位于五里头村村北桃树园里的吕氏家族墓地。“要想富,挖古墓”,几个人利欲熏心,一拍即合,于是合伙进行了盗墓。

2006年1月,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接到线报:一伙人打算出手一批刚从墓里盗出来的宋代瓷器。经过排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吕富平。而这个吕富平早有案底。2001年4月,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任家坡村的汉文帝窦太后墓被盗,墓内随葬的200多件黑陶俑被洗劫一空。一年后,其中的6件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现身。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最终将其成功追回。吕富平就是这起盗墓案的参与者之一。

之后蓝田古墓被盗案很快便见诸报端。公安机关缴获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组)、三级文物49件(组)。我们担心,它很可能会引来新的盗墓者。尽管蓝田县文物局派专人昼夜看护吕氏家族墓地,但8个月中先后发生了3起盗掘案,让疲于应对的县政府压力骤增。考虑到人手、财力不济,他们再三要求省里出面对墓园做系统发掘。为确保文物安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文物局最终敲定了抢救性发掘计划。

墓主人堪与“三苏”比肩

北宋一朝,能与峨眉“三苏”相提并论者,只有蓝田“四吕”。在发掘出土的吕通墓志上,吕氏繁衍生息的脉络,历历在目:

吕家先祖乃是鼎鼎大名的殷人姜尚,因封地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秦、汉至隋唐以来,吕氏一门书香传家,世代为官。北宋中期,汲郡人吕通赴长安为官,途经蓝田,因爱其山水,索性举家迁往蓝田桥村定居。吕通次子吕蕡(fen)膝下6子,1人早夭,5子登科,其中4人皆有盛名,世称“蓝田四吕”:老二吕大防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老五吕大临是关中学派创始人张载的门下高足,对古器物学情有独钟,成就金石学扛鼎之作《考古图》,堪称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的长兄大忠、三哥大钧亦在碑石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更难能可贵的是,吕氏兄弟曾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乡里,并在家庙中开学授课教化乡民,著有《吕氏乡约》,明人冯从吾甚至赞扬说,关中风俗因《吕氏乡约》为之一变。正因如此,蓝田吕氏深得当地民众爱戴,被后世敬若神灵。

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南移,包括蓝田吕氏在内的中原贵族南下。家族墓地停止使用,交由远房宗亲看守照管。其中的大多数至今仍在距五里头村五六里远的桥村繁衍生息,成为古今吕氏一脉相承的鲜活凭证。

低调的官宦之家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勘探、测绘和资料汇总研究,2008年6月13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发掘。初步清理后发现,这座墓园由兆沟、墓葬群、神道、家庙四部分组成。墓葬群处于墓园正中偏北的位置。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纵向排列着长子长孙的墓葬,以南端为长;横向按辈分分排布置;同一排则仍以中轴线为准,年长者靠近中线,年幼者依次向两边排列。

虽屡经盗扰,我们还是在墓葬的椁外周、棺椁间及棺椁顶上,发现了大量瓷、石、铜、铁类随葬品。吕大临堂兄吕大圭墓出土了一件铜渣斗。顾名思义,渣斗就是宋人存贮残茶剩水的器皿。这件铜渣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内部保留了清晰的茶叶痕。从外形来看,竟与当年深受宋徽宗喜爱的白茶颇为相似。

与之相比,寻常人眼中最能代表家族财力的金银器却鲜有发现,其数量甚至不及砚台、镇纸之类的文房用品。即便在为数不少的女性墓中,随葬的闺阁用品也罕有金银装饰。由此,不仅能看出吕氏家族低调的做派,也可窥见宋代士大夫阶层雅致而不奢华的审美情趣。

不过,在吕家官职最高的吕大防的墓里,却唯独不见丝毫使用痕迹——因为那是一座空墓。

为厚土所深埋的祖孙情

编号为M3的墓葬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判断它为吕大防墓,依据是它在“大”字辈家族成员墓葬排列线上的位置。在他的墓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葬具、葬品和使用痕迹。然而,发掘工作渐入尾声时,我们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队员们在墓顶偏西北的一座起初判断为近现代的小型墓葬(编号M7)中,又发现了一方墓志和10多件(组)精美瓷器。此墓的主人是吕大防的孙女吕倩容,通过辨识墓志上的文字,我们得知,原来吕倩容的故去与吕大防有关。

这是个聪慧乖巧、知书达礼的女孩,吕大防时常把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导。17岁那年,倩容被皇帝赐婚给张氏,可还没过门,新郎就在迎娶途中病故,于是她便无可选择地成了旁人眼里“命硬”“克夫”的“望门寡”,自此独居闺中。几年后,为照顾被贬官岭南的祖父,倩容与父亲吕景山一同南下。吕大防过世时,她又随父扶灵北归,一路艰辛坎坷,不畏困苦。不料,当他们回到蓝田,倩容却从此一病不起,22岁便撒手人寰。对于爱女至纯之孝心,吕景山在为其亲笔书写的墓志铭中赞许有加。无奈世事无常,倩容的香消玉殒,令亲人肝肠寸断。吕景山刻意将她埋葬在父亲吕大防墓穴之上,祖孙相伴,以慰芳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2:51 , Processed in 1.0780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