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韵书史一千七百多年,从何处人手?我选了明代。这二百七十多年韵书最多,而我读过的又最少。面对众多、复杂的韵书,研究工作怎样安排?颇费踌躇。我把初步想法汇报给老师和朋友,向师友们求教。邵荣芬先生、唐作藩先生、杨耐思先生、鲁国尧先生、虞万里先生、杨蓉蓉先生以及杨雪丽博士、李子君博士寄下指教和鼓励。遵照唐先生的教导,增人《正音捃言》,并设立“律韵韵书”一章。遵照杨先生的教导,将韵书介绍与研究作为上篇,韵书讨论作为下篇。“汉语韵书史弁言”草稿写出,即请唐先生、杨先生和鲁先生审阅指教。三位先生做了细致的反复的批改,教正甚多。韵书史五个时期的命名,《中华新韵》的著作权问题,依据鲁先生的意见改定。李子君副教授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书稿完成,杨蓉蓉先生逐章逐节审阅,耗费许多心血,赐教甚多,使拙稿减少了大量错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聘请的三位鉴定专家赐予很多很中肯的修改意见。 深深感谢师友们和鉴定专家的教诲与勉励。 明代韵书几乎全是善本,藏国内多家图书馆。没有各地图书馆的支持,是不可能读到的。感谢国家图书馆,感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苏州市博物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没有图书馆的支持,就读不到那么多善本书。没有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就不可能跑那么多图书馆。四年来单国家图书馆善本室的临时读者卡就办了七张。没有国家的资助,我寸步难行。 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致敬! 明代韵书,现在能查找到的约有七十余种。原想能找到的韵书都要过目。可是我没能做到,只查阅了六十八种。朱睦桴是大藏书家,他编纂的《韵谱》,内容能更丰富些。它与茅溱的《韵谱本义》有无瓜葛?可惜书藏广州,未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