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82|回复: 1

[先秦秦汉史与考古] 《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释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园客 于 2019-2-2 08:44 编辑

《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释读 

   《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历来解说纷纭,莫衷一是。近读《古文字研究》第32辑徐广才《据出土文献解〈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一文①,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徐文中列举的前人释读和徐先生的释读皆见于《古文字研究》第32辑,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闵”当释读为“明”,明白、明明也;“家”即丈夫的意思,有家有室也;“父”即“夫”,语气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问:舜明明为夫(有家),何以为鳏夫? 
   “闵”与民声字音近多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窃闵然不敏”司马贞索引:鄒诞本作惽然。《诗*邶风*柏舟》:“构闵既多”王先谦三家义集疏:闵作愍。《诗*庸风*载驰》:“闵其宗国颠覆”陆德明释文:闵,一本作愍。《春秋*僖公二十三年》:“围闵”陆德明释文:闵,左氏作緡。 民、明古籍通用。《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庸”孙星衍今古文注疏:汉书颜注引作萌。《群经尚书平议*尚书一》:“庶明厉翼” 俞樾按:明、萌古通用。《尚书*康诰》:“敬明乃罚” 孙星衍今古文注疏:《缁衣》引经明作民。
     另外闵、旻、旼三字,都从文声,在古籍中相通。《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李富孙异文释:大祝职注引作闵天不淑。《集韵》:“旻,或作闵。”旻,字亦作旼(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旼旼穆穆”吕向注:“旼旼,明貌。” 旼旼,即明明。
   “家”在古代有表示丈夫的意思,《周礼*地官*小司徒》:“上地家七人”郑玄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国语*齐语》:“罷女无家”韦昭注:“夫称家也。” 《诗*周南*桃夭》:“宜其家人”孔颖达疏:“家犹夫也,犹妇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逃归其国而弃其家” 孔颖达疏:“夫谓妻为家。”总之,古代“家”就表示有夫妇之意在,只有成婚了才能称“家”。 
   “舜闵在家”的“在”,如同“在位”、“在职”的“在”义,即在某种状态、情况中。“在家”就是在婚、在婚姻状态中。
    所以,“舜闵在家”,就是舜明明在有家室(有妻室)(的状态中)。
   “父”、“夫”音近可通,皆为唇音鱼部字。徐文引闻一多解释:父当为夫,《天问》屡言“夫何”(凡七见)②,“夫何以鱞”犹何以鱞也。闻一多此说极为正确。用《天问》行文的习惯用语来解释,很有说服力。
    鱞,即鳏,鳏夫也。 
    这样,“舜闵在家,父何以鱞”就是在问:舜明明在有家室(有妻室)(的状态中),为何(说他是)鳏夫呢? 按:古籍记载有舜为鳏夫的说法,《尚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有矜(鳏)在民间,曰虞舜。”

注: 

① 、《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据出土文献解〈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第637页,中华书局,2018年。
 ② 《天问》中的“夫何”句式:“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荆勋作师,夫何长?” 但也有变体,“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夫焉、惟何,也是“夫何”,何、焉通,都用在句首(或句尾)表疑问虚词;惟、夫都可以用在句首表语气词。这种变体的存在,更侧面证明了“父何”即“夫何”。
发表于 2019-2-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问》是先秦的作品,其中的通假字本来就很多,又因为流传既久,误字也不少,所以解释《天问》,如果不明白其出典,仅靠猜字面,这个通假、那个训诂,很多时候是讲不到点子上的,从东汉的王逸开始,就一直吃这个亏。《天问》说: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这两问,其出典就是《尚书•尧典》的这一段: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两下一对照就可以基本明白《天问》里的文字,《天问》的“闵”就是《尧典》里“予闻”的“闻”,“闵”、“闻”都是明纽文部字,可以通假(参《古字通假会典》151页【闵与闻】条)。“父”就是舜父瞽叟。《天问》的“在家”就是《尧典》的“在下”,“下”、“家”匣见旁纽双声、同鱼部叠韵音近。“下”古代也常用以称居所,和“家”的意思类似,如《仪礼•士相见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郑注:“下谓君所。”《天问》的“鱞”就是《尧典》“有鳏在下”的“鳏”。《尧典》说“厘降二女于妫汭”,即下嫁二女于妫汭,大概事先没先和虞舜家里沟通,就以帝命嫁女了,所以《天问》才说“尧不姚告”;《天问》的“亲”就相当于《尧典》里的“嫔”。
所以,《天问》这两问本来是很好理解的:舜在家(下)被帝尧闻知,其父为什么要他打光棍?尧没有先告知姚家,为什么就把二女嫁给了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0:02 , Processed in 1.0637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