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单周尧 主编
ISBN: 9787532553679 页数: 676 定价: 168.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装帧: 平装16 出版年: 2010-01
简介 · · · · · ·
本书为庆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建院八十周年而精心编选的一部纪念学术论文集。它收集了历年曾在港大中文学院任职的教授学者40余人所著论文近50篇,其中不乏许地山、陈寅恪、罗香林、饶宗颐、牟宗三、罗忼烈等文史大家精彩的专题研究,内容涉及中外关系史、宗教哲学、历史文献、文字训诂、文学探讨等多个层面,便于文史工作者相关的课题研究参考。 鄧鴻臚國史本傳 《易經》要義 漢譯《伊斯蘭真義》序 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畧 武瞾與佛教 許地山先生對於香港教育之貢獻 中國族譜研究 《易》事理學序論 三教論及其海外移殖 中國書面語的剖視 惠施與“辯者之徒”之怪說 韓上桂年表 《論語》之“仁”義 紹興和戰之評論——義理與時勢之争 經傳“不”“丕”“否”三字有義無義辨 研究中國文學的“三分”與“四化” 從張岱史學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 漢代的書籍——兩漢遺書的搜求、校定、敘錄、... (展开全部) 本书为庆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建院八十周年而精心编选的一部纪念学术论文集。它收集了历年曾在港大中文学院任职的教授学者40余人所著论文近50篇,其中不乏许地山、陈寅恪、罗香林、饶宗颐、牟宗三、罗忼烈等文史大家精彩的专题研究,内容涉及中外关系史、宗教哲学、历史文献、文字训诂、文学探讨等多个层面,便于文史工作者相关的课题研究参考。 鄧鴻臚國史本傳 《易經》要義 漢譯《伊斯蘭真義》序 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畧 武瞾與佛教 許地山先生對於香港教育之貢獻 中國族譜研究 《易》事理學序論 三教論及其海外移殖 中國書面語的剖視 惠施與“辯者之徒”之怪說 韓上桂年表 《論語》之“仁”義 紹興和戰之評論——義理與時勢之争 經傳“不”“丕”“否”三字有義無義辨 研究中國文學的“三分”與“四化” 從張岱史學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 漢代的書籍——兩漢遺書的搜求、校定、敘錄、鈔寫、庋藏和傳佈 《文心》“風骨”羣說辨疑 讀甲文記六則 邵晉涵之史學 儀式·迷狂·詩人——《詩經》的增殖儀式再探 唐代蕃將初探 中國佛教徒和佛教反對者之間的神滅神不滅争論 從嘆老到喜老——《詩經》《楚辭》到白居易的演變 太乙術數與《南齊書·高帝本紀上》史臣曰章 歐陽修、王質以“理”、“情”說《詩》的歷史意義 東西方文化的對話——史耐德的唐詩譯作 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明、清之際士人對萬曆朝的眷戀 從娜拉到羅维娜——現代中國婦女解放的發展道路 敵乎友乎?——論魯迅與徐懋庸的關係 從“革命”到“詩界革命”——闢於近代幾個新詞語的來歷 從19至20世紀之交悉尼華報廣告看澳華生活面貌 “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宋太祖兄弟皇位授受事件發覆 規矩與方圓——文學作品方言翻譯初探 陳寅恪先生對天文年代學的認識——兼論繆勒教授(Professor Friedrich Wilhelm Karl Muller,1863-1930)天文年代學的研究 利簋及其時代 轉注釋名 黑山會護國寺——明清兩代宦官的祖廟及其變遷 黎錦熙語法體系述評 輕聲詞和輕聲詞教學 關於翻譯概念義的幾個問題 《易經》的語言形式與著作年代——兼論西周禮樂文化對中國韻文藝術發展的影響 葉燮論杜甫——《原詩》缺失初探 明代“格律派”之格律詩說及其理論發展 [此主题已被 豐盈子 在 2010-1-15 18:53:3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