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澄清百年之争
关于汉语汉字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前九章,就已经提纲式的叙述完了。由此让我们对语言和文字的性质、功能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规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所要讲的,是中国一百年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些主要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
因为,“有得必有失”,这是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界,只要改变现状,就必然出现“得”、“失”两个对立面。你在草地上挖个坑栽树,让树活了,却让这片草死了。你允许商品市场上出卖比瓦罐耐用和便宜的塑料罐,让塑料罐制造者赚了钱,却让瓦罐制造者倒了号。自然界的东西,不会立即产生阻止你改变现状的行为,而社会上的人,是会立即发出阻止你改变现状的行为的。所以,对社会来说,不论是“改变”现状还是“改良”现状、“改革”现状,只要有个“变”字,如果没有人反对,没有阻力,那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定然是不正常的现象。
把楷体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在技术指标和社会指标上都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不止电脑输入、中文电脑信息系统、汉字难学的难题解决了,楷体所凸现的其它所有的难缺点和问题也都彻底地解决了。如此,理应可以让“意、音双新体汉字”顺理成章地取代“楷体”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阻力就很大了。是什么阻力呢?就是人们的思想阻力。思想阻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近代以来,中国大多数的语言、文字学者,都照搬了中国古代的和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其实,这些理论都具有极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和缺陷,对汉语汉字来说,是不适用的或是错误的。这种“理论”,误导了中国的几代绝大多数的文人。这些人囿于这些错误理论,并按照这些错误理论所指的方向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汉语汉字问题,自然就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汉字拉丁化的改革失败以后,也没有在理论上清理它失败的原因,西方的错误语言文字理论,至今仍占主导地位。保守汉字楷体不变的人们,什么理论也没有,有的就是从他们的私心出发编造了“汉字不可改变”的谎言。汉字在几千前,就暴露了它不适合统一中国语言的缺点;在100年前出现机械打字机时,就暴露了它不适应机器处理的缺点;在大工业商品经济时代,它暴露了不适合普及大众文化的缺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它不适应汉语向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普及的需要;在今天出现了电脑网络信息以后,又暴露了它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中文信息系统的缺点,等等。这些缺点,使中国的学生成为世界上最累的孩子,使中国每年浪费千、万亿元的财富。这些重大问题都直接地明显地摆在中国的语言、文字“学者”们的眼前了,却从来没有一个“权威”学者来认真研究过这些实际问题,并提出关于汉语、汉字的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论,来指导汉语汉字的正常发展,以便不断解决汉字因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的问题,致使汉字问题越积越多。百年来,中国的汉语、汉字不是在发展前进,而是在退化、变质。以致出现了今天在英语的步步进逼下,节节败退的局面。他们拿不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他们只好装聋作哑或矢口否认。一些“学者”虽然正视了今天初露端睨的汉语“危机”,呼吁保护母语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