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圭”的注释:“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
木棉居士所持之玉圭长29.8厘米,即8.95寸,上圆下方,属于公爵所持的桓圭。天子用圭为信物分封诸侯。圭为会意字,两个土,表示土其土,即在封地上建立国家的意思。
皇娘娘台、固原河川乡、定西等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圭及青海省博物馆藏玉圭首底均平齐长条形,民和出土的玉圭身稍短,圆首平底。这两种五件玉圭很可能是王权标志,是王玉之首。圭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多见于夏商时期,流行于周代。
玉圭上的纹饰为“神人兽面纹”,符合良禇文化玉器的特征。
从阴刻线及纹饰来看,体现了由早期工具加工而成的良渚文化玉器的 原始特征。
关于该玉圭玉种类问题。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释“玉”曰:“石之美者”。即凡是色泽美丽、质地坚硬的石头就是玉石。从矿物学的角度讲玉石是摩氏硬度为5.5—7.0,成半透明至不透明状,具有色泽温润特征的 矿物的集合体。
本人参阅相关资料,目前尚无法给出该玉圭属于何种玉。但从其色彩及色彩的分布来看,相当亮丽,乃大自然之造化,非人工合成之物,实属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