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26|回复: 7

[简帛] 簡冊背面劃綫是否可以稱爲“款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孫沛陽先生有專文對竹簡背面劃痕加以研究,認爲簡背的刻劃痕跡對於竹簡的正確編聯具有重要參考作用。據其觀察,包山簡、上博簡、北大漢簡、北大秦簡皆有發現。【孫沛陽《簡冊背劃綫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

古人行事作物,多有專名,此簡冊背面劃綫似亦當不例外。我懷疑,這些劃綫是否可以稱爲“款縫”?

王國維《簡牘檢署考》云:

漢魏以後,兩簡相連之處,並作䥗縫。顏師古《匡謬正俗》(六):“欵縫,此語言元出魏晉律令。《字林》本作‘䥗,刻也’。古未有紙之時,所有簿領皆用簡牘,其編連之處,恐有改動,故於縫上刻記之。承前已來,呼爲‘䥗縫’。”此即六朝以後印縫、押縫之所由出,未必爲周、秦、漢初之制也。

胡平生、馬月華《簡牘檢署考校注》按語云:

根據考古發掘的簡牘實物,簡牘“編連之處”的“刻記”(今稱爲“契口”),是用於固定簡支的,不具有後世“䥗縫”的作用。只有契約類或憑證類的簡,才會將兩三枚簡平鋪或重疊,加畫“合同”符號或“於縫上刻記之”,有的還在刻縫中寫字,性質與後世的“䥗縫”相同。

 

根據顏師古的說法,所謂的“䥗縫”是施用於“簿領”(官府記事的簿冊或文書)的,而不是“契約類或憑證類的簡”。——因爲“契約類或憑證類的簡”大都一式兩份(多數是用一整塊竹木牘從中剖開而成,合同雙方各執其半,兩簡之間的刻記相當於今天的騎縫蓋章),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編連之處”。而“簿領”是簡冊的形式,需要編連。

由此,從細節上說,王國維的理解與顏師古之原意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後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補說:

    古人之所以發明此法以防止簡冊散亂,其實很好理解。

    比如,在使用簡牘的時代,官府要發放一批物資。規定每個領取者領取之後都記錄在一支簡上,然後將單支簡編連成冊,以備後來核查。

    若是沒有這些背面劃綫,那些經手編連好的簡冊者若想徇私舞弊,則完全可以從中抽走幾支簡,然後再給編連成原來的樣子,然後向上報告說“有幾個人還沒有領取”;然後官府再次發放,他便可從中漁利。

    而若是在編連時在背面劃綫,則舞弊者如果抽走了幾支簡,很容易就被發現了。由此即可杜絕此類的舞弊行爲。

——【好像現在做賬的帳本也是每頁都順次編號,做賬者即使寫錯,也只能紅筆改動,不能撕去此頁,原理相同。帳本上的順次編號,就相當於清華簡背部的數字編號。因爲寫數字比較麻煩,有時候圖省事,所以背面劃綫,效果與寫數字差不多。】

    這種方法或許最初就是用於“簿領”類簡牘,後來古書簡牘的抄寫中也借鑒了這種防止簡支散亂的辦法,就有了所謂的“䥗縫”。

 

    【當然,由於“䥗縫”主要的作用還是作爲查驗憑證,所以在根本性質上與“契約類或憑證類”的簡牘的契刻齒記(或者後世的印縫、押縫)相似,所以王國維認爲“䥗縫”“即六朝以後印縫、押縫之所由出”並不爲誤。】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顏師古《匡謬正俗》“今於紙縫上署名,猶取舊語,呼爲‘䥗縫’耳。此義與‘款’不同,不當單作‘款’字耳”,未免拘泥。  “䥗”較“款”僅多一偏旁,自可相通,“䥗縫”寫作“款縫”可也。

      此“款”字當是“刻”義,“䥗縫”當即“刻縫”。《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師古注曰:“款,刻也。識,記也。”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孫沛陽先生之專文尚未拜讀,不知可提及劃綫的名稱?若已提到,權當補充~
发表于 2012-8-25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狐先生好。孫文並未提及這一名稱。不過馮勝君先生在《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一書中提到包山楚簡的“背後墨線、刻線”時認為這就可能就是所謂的“䥗縫”。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用馮先生的說法作爲孫文之補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已有人說過,看來這種稱呼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发表于 2015-5-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帛网新见陳偉《“䥗縫”試説》一文,看来下面还可以补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9:59 , Processed in 1.0603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