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铜礼器的组合看曾侯谏墓的年代


曾侯谏铭的三类鼎

M65鼎
从青铜礼器的组合看曾侯谏墓的年代
湖北隋州叶家山M65出土有铭青铜器多达11件,“为进一步推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一件方鼎、一件圆鼎和一件簋上均有“曾侯谏乍宝彝”,一件盉上为“侯用彝”,一件壶上为“曾侯作田壶”,作器者皆自铭为“曾侯谏”,或“曾侯”。综合出土文物及铭文判定,M65主人应当属曾侯谏墓。”(《湖北隋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
《简报》认为:“综合以上分析,M65的年代当在西周早期的康昭之际。”(《湖北隋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载《江汉考古》2011年3期)
将M65的年代订在康昭之际,大体是对的,但过于宽泛。我以为M65的年代当在昭王时期。
叶家山M65的青铜礼器有22件(组)。主要有鼎、簋、甗、鬲、尊、卣、爵、觯、盉、壶、盘等。11件铜器上有铭文。
鼎7件。分方鼎、圆鼎和分裆鼎三类。方鼎1件,曾侯谏方鼎(M65:47)。圆鼎5件。曾侯谏圆鼎1件(M65:44),作宝鼎圆鼎1件(M65:41),12涡龙纹圆鼎2件,形制同,兽纹圆鼎1件(M65:46)。分裆鼎1件。束父己鼎(M65:51)。
据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载《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以下简称《黄河铜礼器》)研究:成、康时期的器物组合形式是鼎、簋、甗、尊、卣、爵、觯。包括一套食器、一套盛酒器和一套饮酒器。食器中鼎、簋之数往往相同,或三鼎三簋,或二鼎二簋。某些规格较高的墓中,鼎、簋往往有几套。白草坡M1出方鼎2件、分裆鼎2件及圆鼎3件;竹园沟M4出方鼎2件、不同型式的圆鼎3件。两墓都有三套鼎,一套方鼎和二套圆鼎。尊、卣相配,往往同铭,有一尊一卣和一尊配同形二卣两种形式。昭王前后的组合形式是鼎、簋、鬲、尊、卣、爵、觯。鬲在铜器群中常见。爵、觯的组合渐趋减少。穆王前后的组合为鼎、簋、甗、鬲、尊、卣、壶、爵、觯、盘、盉。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三部分。盘、盉这套水器的固定出现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壶的普遍出现具有断代意义。成列的鼎、簋相配已开始出现。爵、觯的组合已基本消亡,只是作为复合组合中的一个部分仍有存在。两件同形的爵与觯相配是常见的形式。尊、卣相配仍有一尊一卣和一尊二卣两种形式。
叶家山M65的青铜礼器组合为:鼎、簋、甗、鬲、尊、卣、爵、觯、盉、壶、盘等。鼎有方鼎、圆鼎和分裆鼎三类。
黄河流域的墓葬资料表明,昭王前后的青铜礼器组合形式是鼎、簋、鬲、尊、卣、爵、觯。鬲在铜器群中常见。
从叶家山M65的铜礼器组合情况看,壶、盘的出现标志着这座墓葬的年代已接近穆王时期,盘、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