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收藏一批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竹简 | 2008年10月22日 19:28:18 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李江涛)清华大学22日宣布,该校日前收藏一批楚地出土、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竹简。经权威专家鉴定,这批竹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 据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清华收藏的这批珍贵竹简是今年7月由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的。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 这批竹简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多数至今仍非常清晰。 竹或木制作的简,是纸发明以前中国用以书写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简,用丝绳编连起来,就称为册。简册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笔和墨写成的。 多位学者专家对这批竹简观察鉴定后认为:“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并以文书居大多数。清华所藏的这批竹简以书籍为主,而且很多从未见过。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这批简内容丰富,从目前检视结果看,其中很多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是传世本《尚书》里所没有的。同时,这批竹简还有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谢维和表示,清华要以这批战国竹简的收藏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 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22/content_10234903.htm (武大简帛网已转了,唉,本想……还是相对晚了一步~呵呵~~~) [此主题已被 东山铎 在 2008-10-23 0:35: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