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考古新成果:望山桥地下宝库 先祖留下的遗产
来源: 江汉商报 发布时间:2015-01-12 09:18
望山桥,最著名的在杭州西湖苏堤,与断桥一样出名,剪落尽林花不是梦,念君应在望山桥。传大唐诗人白居易曾站在桥上望虎丘山。荆州望山桥,因南望龙山(八岭山)而得名。也可东望纪山。在望山桥1号墓南200米的望山1号墓,曾出土越王勾践剑。在望山1号墓南,曾有望山寺。
迄今,湖北发掘的较大型楚墓有荆州天星观1、2号墓,枣阳九连墩1号墓,荆门包山2号墓,荆门沙洋严仓獾子冢等等。
荆州天星观1、2号墓在纪南城东约25公里,长湖南岸。墓主为楚国封君“邸阳君番乘力。严仓大墓,在纪南城东北约20公里处,墓主为楚国大司马悼滑;包山二号墓,在严仓大墓西约10公里,墓主为楚左尹悼佗;江陵望山一号墓,在纪南城西北约5公里处,墓主为悼固。后三座墓的主人都姓悼。望山桥1号墓和枣阳九连墩1号墓等级规格相当,比其他墓略小。现分列如下:
天星观1号墓
1978年,一座沉睡了2300多年的大型战国楚墓——天星观1号楚墓被发现,荆州博物馆于1978年1月8日至3月28日作抢救发掘。与其东北30米藏身湖底的2号墓是夫妻合葬墓。位于今沙市区观音垱镇。
天星观1号楚墓设7室15级台阶。显然,这是仅次于天子的楚国高级贵族墓。楚墓的台阶一级一级往下收缩,台阶的实际作用可能与防止崩塌有关。同时也为了显示身份,墓主身份越高,墓坑越深,台阶越多,墓道越长。《周礼》记载:(墓室规制)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庶民一室。同样,铜鼎的陪葬也是如此,平民无鼎。
这座墓原封土底径60多米,高7.1米;原墓口长41.2米、宽37.2米。墓底长13.1米,宽10.6米,从墓口至墓底深12.2米。也是湖北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的楚墓。
墓内木椁长8.2米、宽7.5米、高3.16米,当中为主(棺)室,内置三重(层)套棺。7室中,有6室也曾在战国晚期之际被严重盗扰,仅北室完好。依然出土青铜、玉、陶、漆木的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等2440件。出土铜剑32把,有木雕双头镇墓兽,还有竹简70余枚,4500余字,内容为遣策和卜筮记录。
解读竹简文字可知其下葬年代在公元前36l一前340年。天星观1号墓棺椁形制保存完好,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楚文化、楚国的封君制度等都价值很大。
2000年2月,长湖水低落,邸阳君夫人墓——天星观2号墓从湖底现身。荆州市考古人员从当年2月12日开始冒雨抢救发掘。
天星观2号墓分为5室,墓室朝南,椁室长5.72米,宽4.46米,出土青铜礼器、乐器、漆木器等200多件文物,其中形态生动的浮雕莲花座凤鸟豆、猪形酒具盒、龙形银带钩等,均系国内首次出土。还有编钟、彩绘透雕漆座屏、漆木凤鸟羽人、漆木神树、别具风格的虎座鸟架鼓等,不少都曾选送参加“中国记忆”展出。
包山2号墓
荆门包山2号墓,在纪南城北约16公里一座名叫包山大冢的土岗上。因修建荆沙地方铁路,于1986年11月开始勘探发掘。
包山2号墓比天星观1号墓小。设5室14级台阶,墓口长34.4米、宽31.9米;墓底长7.8米、宽6.85米,墓坑深12.5米。其封土底径54米、高5.8米。长斜坡墓道也在东边。
椁长6.32米、宽6.24米、高3.1米,分东、南、西、北、中室,中室置4层套棺。在东室、南室和北室中,共出土竹简448枚,其中有文字的计178枚,总字数12472字。这是建国后发现的字数最多、保存较好的一批楚文字资料。从简文可知,此墓下葬于公元前316年,墓主为左尹邵佗,相当于后世的副宰相。包山楚简文字异形、简省、增繁等情况较为突出。内容分为卜筮祭祷记录、司法文书、遣策等几类,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首次披露了楚国司法程序及诸多案例——邵佗可能也主管或兼管楚国司法?
枣阳九连墩1号墓,5室14级台阶,二棺二椁。坑口东西长38.1米,南北宽34.8米,深12.8米,封土残高5米。2号墓也是五室14级台阶,二棺二椁。坑口略小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2米。
九连墩1、2号墓出文物1000多件套,包括青铜器鼎、磬、镬、人擎灯和玉壁、石质编钟等;竹简1000多支;还发掘出两个大型车马坑,1号坑33乘车,2号坑7乘车,共80匹马。
九连墩墓主身份当在楚国“封君”以上。“封君”是楚国的核心领导层,常委级,由楚王赐予封邑,在封邑内享受征收赋税,衣食住行方面自给自足。“封君”不仅占有封地,经济上拥有特权,而且拥有自己的武装,可以在自己的封邑内筑城建邦。“封君”死后,葬在自己的封邑内。九连墩距出土大型编钟的随州曾侯乙墓60公里左右。
九连墩一、二号墓发掘结束后,在一号车马坑原址上建成九连墩博物馆,分古墓坑、车马坑展室、文物陈列室、古乐演奏厅、楚文化图片展览厅,集放映、演示、真车马现场表演、仿真文物出售等于一体;并适当规划建设楚文化风情园、楚园民居、楚园农耕、楚国古战场等,形成吃、游、购、娱、行为一体的旅游体。
望山l号墓
望山l号墓,5级台阶,有封土堆、带墓道,墓坑东西长16.1米、南北宽13.5米。出土剑、戈、矛、殳和镞5种共66件兵器,后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就伴随墓主左侧。
此外还有一件精致的彩绘漆木雕鸟兽座屏,透雕和浮雕了55个动物,有凤、鸟、鹿各4只,蛙2只,小蛇15条和大蟒26条。互相争斗,又互为依存,无论创意还是手巧都令人叹服。
天星观1号墓和望山1号墓,竹简记载中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贞人范获志”,看来范获志是当时有名的卦师,封君邸阳君番乗和邵固都曾多次找他卜卦。问事业(侍楚王)、生老病死、乔迁新居吉顺否?也可见,葬在纪南城西北的邵固和葬在纪南城东的邸阳君大致同时代。
荆州博物馆原副馆长王从礼说,在天星观1号墓竹简“卜笼记录”部分,记有“秦客公孙鞅问王于X郢之岁”的年号。楚国历法惯用大事纪年。无疑,秦客公孙鞅使楚,是楚国这一年中外交的重大事件。公孙鞅其人,在秦国是一位重要人物,在秦楚两国关系中起过重要作用。战国中期,秦国姓公孙氏名鞅的有名人物,据史书记载只有一个,即“相秦十八年”的商鞅。据此推测简文中的“秦客公孙鞅”应即商鞅。
商鞅自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西人秦”,“三年,公孙鞅也称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前340年,卫鞅封于商。前338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诛卫鞅。又据《史记·楚世家》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秦封卫鞅于商,南侵楚”。由此,“秦客公孙鞅”记叙的年代应在商鞅受封前,即公元前361—340年。
天星观1号墓墓主的年代与公孙鞅的年代相差不远。这样,天星观1号墓和望山1号墓的下葬年代应晚于公元前361年,而在公元前340年前后,即楚宣王或威王时期。
望山l号墓“邵固”共出现了14处,其中1处直接刻有“为邵固祷”。因他多次求问出入侍王,治愈胃病、足骨病、头疼病、胸腔疾病等。简文中还记载了墓主祭祀柬大王(楚简王)、圣王(楚声王)和楚悼王等先王的事情,分析可知邵固是楚悼王之曾孙,是楚国王族成员,但还没有爵位。 望山l号墓北200余米的望山桥l号墓,比其更大等级更高,或为楚悼王孙?
http://www.jznews.com.cn/comnews/system/2015/01/12/011614972_0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