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67|回复: 0

[郭店简] 上博简《恒先》译文和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宇宙自然一篇附录四上博简《恒先》释析”的部分内容。原文依据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李零释文),个别句读做了调整。附录四四万字,有兴趣者可下载阅读,链接见文末。


释文


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 靜,虛大虛。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虛靜、爲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萌, 未或滋生。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恆、氣之生,不獨有與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異(翼)生異(翼),鬼(畏)生鬼 (畏),韋(愇)生非(悲),非(悲)生韋(愇),哀生哀。求慾自復,生之生行。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異性,因生其 所欲。察察天地,紛紛而復其所慾。明明天行,唯復以不廢。知既而荒思不殄。有出於或,性出於有,音出於性,言出於音,名出於言,事出於名。或非或,無謂 或;有非有,無謂有;性非性,無謂性;音非音,無謂音;言非言,無謂言;名非名,無謂名;事非事,無謂事。詳宜利主,采物出於作焉。有事不作無事。舉天之 事,自作爲,事庸以不可更也。凡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於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有剛;先有圓,焉有方; 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天道既載,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恆、氣之生,因言名先者有疑,㤺言之後者校比焉。舉天下之名虛樹,習以不可改也。舉 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之大作,其上博简《恒先》原文和译文、《凡物流形》编联和看法尨 (厖)不自若作,庸有果與不果,兩者不廢。舉天下之為也,無夜(舍)也,無與也,而能自爲也;舉天下之性同也,其事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恒,無非其 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恒而果遂。庸或得之,庸或失之。舉天下之名無有廢者,與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庸有求而不慮。


译文:(直译意译相结合,小字部分为说明性文字)



生命本始是“恒”(恒常,意谓永恒不灭),“恒”在最初时处于没有内容的状态。质朴无妄、静谧安宁、空虚无有。这“质”是最为质朴无华、原始真朴者,“静”是至为静谧安宁、无躁乱无纷杂者,“虚”是极为空虚无有者。“恒”自我独存,自足自立,不假他者,但却具有天生的不能自我抑制的向外逐求的特性。


    宇宙的本始是“或”(空域),“或”处于运作活动之中。“或”在运作活动中产生了“气”(纤细实物),“气”又形成了实有(较大的实物)。每一个实有(包括气)都有生有死(有诞生形成和死亡消散)


    天地(天指日月星辰和浩渺太空,地指大地)尚未形成时,不存在后来生命物的兴制、行为、出显、生存等事项。只有当天地形成之后,才有了可见可感的生命物以及他们的各类生活事项)


    宇宙本始的“或”是这样的情境。空虚旷远、清纯安宁;整体齐一,均匀遍在;柔和轻缓、寂静无声;隐约模糊、幻动不定;单纯洁净、同一会通。本始状态的“或”,还没有开始孕育生衍(不存在后来才生成的各类具体事物,更不存在各类事物的衍生蔓延情况。本始状态的“或”就是整个宇宙,他是均匀同一的整体,不存在另外的和具体的事物)


    纤细实物形成的气态是自己形成的,生命本始的“恒”并不是“气”的生成者。“气”不仅是自我生成,而且是自行运作活动。生命本始的“恒”、纤细实物形成的“气”,他们的生衍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相关交汇的。(这实际上是说,生命物的形成是在气形成之后就立刻开始了。“恒”对”气”的逐求产生了将气纳入自体从而形成生命机体的事实)


   宇宙本始的“或”是永恒的,那生成“或”的就是“或”自己,就是与“或”等同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空域自我生成、伸展扩张)


   当“或”形成“气”之后,“恒”因为“不自忍”的天性而变得昏昧迷茫、变得躁动扰乱,于是开始逐求吸纳“或”形成的“气”(这就是生命机体的形成)


    异者生异(大概意指不同或相异的存在类型各自转相衍生出新的存在类型,甚至交互作用而衍生出新的存在类型,于是物类丰富起来),归者成归(大概是指具体事物有其死亡的成因,因而具体事物处于生生死死之中),悖离者更相疏异对立(大概是指相互对立悖谬的存在类型滋生出更多的疏异对立的存在类型。“韦”有“是”义,或许此义更合宜,此时,“韦生非”即“是生非”,意思是同类会通的存在类型衍生出对立疏异的存在类型),疏异者递相悖离乖异(若“韦”取“是”义,则“非生韦”即“非生是”,大概是说对立疏异的存在类型递相衍生出会通交融的存在类型),哀者生哀(哀有两义,一是悲哀,一是爱怜,“哀生哀”大概是说同类型的情欲愈发滋生繁衍)


    生命本始的“恒”对外境的欲求追逐,导致了将“气”归于己有的结果(这就是生命机体的诞生)。由是生命本始丧失本真,追求外境无已,产生了各类行为活动


    宇宙本始“或”形成的“气”有不同种类,其中重浊粗大易于聚合的气团形成了大地(应该也包括日月星辰等),而轻扬细微易于离散的气团形成了浩渺太空。“气”真是神奇的东西,纷纷扰扰,转相衍生,伸展无际、充盈天地。浊气和清气都是“或”形成的,但是各有其本性,他们按照本性活动运演,实现了他们本身的意愿欲望(天然趋向、自然归宿,实则是自然机制所驱使而形成的过程中的状态)


    天地显明,纷繁复杂,但都是依从归附于他们自己的意愿欲望(实指本性机理),光明的天地之运行,虽有各种扰乱异常,但永远不会废弃变异的就是他们自身的意愿欲望(本性机理)


    知晓了宇宙、生命、天地、万物的究极之理,那么各类人世的思索考量就会在究极之理的引导下、光照中,于是就不会产生惑乱迷茫。所有实物都出于宇宙本始的“或”,实物的本性机理则出于实物自身,由实物确定而不由他者掌控;意愿(本书认为音当通意,但释作音也无妨。音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震动、活动)出于本性机理,由本性机理确定;言语出于意愿;名目出于言语;造作出于名目。(但是,人们不应执著于名言及其意指,因为)此“或”非彼“或”,不应认定宇宙本始就是“或”,就与日常名言中“或”的意指等同(“或”义为空域疆域,作者用“或”这个词指代宇宙本始,但人们不应把经验中的“或”当成宇宙本始,因为经验世界与本根世界有极大的差异), 此“有”非彼“有”,不要认定此有等同于彼有;此“性”非彼“性”,不要断定此性就等同于彼性。此“意”非彼“意”,不要将此意当成彼意;此“言”非彼 “言”,不要将此言等同于彼言;此“名”非彼“名”,不要将此名等同于彼名;此“事”非彼“事”,不要将此事等同于彼事。【“或 非或”至“事非事”一段,我们的译文是从日常经验里的名言和指称,与宇宙本始和生命本始的实情进行对比而言的。意即不可从日常经验去断定无法感知的本始本 根之实际情态,因为日常语言和文字对应于经验事物,然宇宙本始和生命本根与经验事物大相径庭,可是该文作者只能用日常语言和文字进行描述说明,这就有可能 让读者产生误解,引导读者从经验事物去比附穿凿。另外有一种可通的理解,即所有存在都在运作衍生、具有一定的变异,故不可认为他们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此时 此地的某存在不等同于彼时彼地的该存在。当然还有其他可行的理解,比如从名言世界或概念世界与实存世界的关系来理解(即语言、思维、存在三者的关系),如 此等等。由于此段之意隐晦不明,所有可行的解释均无妨当成此段之意。读者也可自行取舍】


   安宁祥和诚然利于君主。过多的获取是因为贪欲兴作。在贪欲支配下的有意造作事为,不可能役使和驱迫天然的本性机理(“有事不作无事”,意即有心造作不可改易事物或人们的天性机能)。以上天的作为为例,上天是依照自身本性机理而运演活动,不是有意有心的造作事为。因此,上天的行为是不可改变(人为有意改变)的,上天的功效也是不可改易的(人为有意改变)。【人也是同样,君主不可能只凭自己的意愿改变世人的天性机能,即便能够强力驱迫而有所改易,那也很快就会重新回复原样。所以君主应该想法效法上天,不仅自己依从本性(即去除贪欲),也当顺应事物和世人的本性】。所以大凡能够取法实物产生之前样态者(意即宇宙本始蕴涵的情理和生命本始的情态,诸如原文的“质、虚、静、一、若”等等)就吉利顺畅,就能长治久安而不会离乱


   有了人就有了不善,祸乱都是人造就的。


    先有内,然后有外;先有小,然后有大;先有柔,然后有刚;先有园,然后有方;先有晦暗,然后有光明;先有短,然后有长(此段有两种解读,一是实存事物的形成演变顺序,二是君主治国理政之道。详见注释辨析部分)


    天道既然形成,就会保持不变、同一稳定,就会依顺自身本性机理而运行。


    生命本始的“恒”和实物根基的“气”,乃是在所有名言之前就存在(名言是人的创制,甚至是各类生命物的创制,“恒”和“气”都在人和生命物之前就存在),所以人们必定会对此抱有怀疑不信之心。但是可以与各类名言产生之后(实即天地万物和人类产生之后的可感可知的经验世界)的情形对比参验。以天下所有的名言(此处“名”应该是指各类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名分制度、语词指谓等人为创制)为 例,这些名言都是人类的创制,他们并非恒常本真的东西,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施设。但是积久成习、积非成是,从而成为人们信以为真的坚持不已的习惯习俗。以 天下逐求和创建强大为例,这确实是世间人们的宏大创建。但是这种强大不是顺应自然本性的结果,而是贪图之下的人为兴作。既然不是自然而然的活动,那就可能 成功也可能失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发生(不象上天那样自然而然地成就大业)。以天地为例,其运作活动是没有离弃没有偏私的,是按照自己本性机理而自然运演(所以能够成就事功)。天地万物的本性机理各自保持自身(不是指本性机理僵死恒定,而是指本性机理不被宰制,自行运演和变迁),他们的行为活动都是归依顺从自身的本性机理


    天地的运演活动没有任何偏私、倾向(光照万物、无有偏疏),普遍周到、没有疏漏。天下万物的运作活动没有不受到天地的滋养而能够成功,所有事物都得到天地之“恒”(意指天地恒常普适的效用和一体不变的本性机能)的作用才能正常活动、才能实现生存之目的(因此人如能取法天地,得其滋养,就会一切顺畅,君王更是如此)。有的君主能取法天地,如此就能成功。有的君主却不能取法天地,如此就归于失败


    宇宙本根的特性机理是不会废止的。这里将其讲述出来,给那些聪颖的王者、君主、士人以参照借鉴。使他们有所知晓和选取,不用去费心探寻了。

 
基本概念:



或:

1,宇宙初始。“或”是宇宙开端。此由“或,恒焉,生或者同焉”,“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浊气生地,清气生天”等表述可以确定。

2,万有本根。“或”是所有存在者赖以存在的根源,自身永恒存在,没有在生育“气”后完全变成“气”。所以《恒先》的宇宙论并非演变论而是老子那样的生成论。“或,恒焉,生或者同焉”——可以推定“或”永恒常在;“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可以推定“或”是万有的根源、生成和养育者,而且自身并未完全变成“气”和“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回归)”——可以推定所有实有都能复返于“或”。

3,“或”的存在样态。同一均匀、遍在充盈。幽隐纤微、不可察知。“或”还具有“虚”(空虚无有)、“静”(安宁不乱)、“一”(均匀一体)、“若”(柔弱和缓)、“寂”(静谧无声)、“梦梦”(隐约不定)、“静”(清纯明净)、“同”(等同同一)等特质。由“生或者同焉”可以推定“或”是同质性存在;由“气”的情形可以推定“或”的幽隐难察以及周遍绵延性。原文“虛靜、爲一、若寂、夢夢、靜同”既是对生命本始之“恒”的阐述,也是对宇宙本始之“或”的描述。

4,“或”的运作活动。“或”一直处于运作活动中,有两种形式,一是扩张伸展,此由“生或者同焉”可证;二是生育,此由“或作,有或焉有气”可证。

 

恒:

1,生命原初。“恒”是生命的最早形式,也是生命的本真形式。

2,生命本根(指存在于生命机体中的“恒”,略同于老子的“德”、“情”)。“恒”是生命机体的根源和依据,生命物之所以是生命物,之所以与其他实在事物不同,之所以具有自主的行为活动,就是由于“恒”。换言之,生命物之所以具有生命独具的特质,乃是由于“恒”在其中。

3,原初或本真之“恒”存在样态。

其一、独立自存、自足自在。

其二、至为质朴不妄(纯朴真实);至为安宁清纯(不杂无扰);至为至为空虚无有(不含实物和非实物的其他内容,即实物、名言、思求、记忆等);至为幽隐不察。

其三、具有天然的向外逐求的潜能、趣向。但这只有在“气”形成后才成为现实。

此外,“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也是对“恒”的描述。

4,生命本根之“恒”的情态。

生命机体是“恒”逐求吸纳外物形成的,“恒”就存在于机体中。生命机体中的“恒”具有“昏昏”(昏然暗昧)、不宁(躁动不安)、欲求、幽隐等特性。事实上上述本真之“恒”的特性大都有了改变。

5,“恒”与生命机体。

当“气”形成后,“恒”才具有了逐求的现实性,于是追逐和吸纳外物,构建生命机体,自身隐涵在机体中,并变得昏昧躁动起来,不复本真原初的情形。“恒”构建生命机体必须依顺实物的特性,无法改易实物自身的本性机制。在天地形成后,“恒”构建的生命机体才具有了显相,才变成我们熟知的样态和方式。而在天地形成之前是不具有这类样态和方式的(至于是什么,原文未述,也无需臆测)。“恒”构建的生命机体也有消亡或回归之事(推测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整个机体中实物的组成和结构,这有原文支持,即“气”等实物具有自身特性,不受“恒”支配改变)。“恒”如何控制整个机体以及其他等等问题,我们无从知晓。

 

气:

“气”是非常纤细的实物构成的气态存在,是“或”在伸张中生成的最初存在。“气”的产生也引发了“恒”的逐求。“气”到处存在、弥漫遍布、隐微难察、活动运作。“气”是所有实物性存在的直接根源,“或”则是所有实物性存在的终极根源。

“气”具有转相生成、反复变换的特性(原文“云云相生”),也具有回归于“或”的本性(原文“有始焉有往”)

“气”有不同种类,可能在“云云相生”中更有新的种类形成。“气”最基本的种类有二,一是“清气”,形成了天,一是“浊气”,形成了地。“清气”应该是具有发散轻扬性质的纤细实物构成,“浊气”应该是具有凝滞厚重、易于聚合的纤细实物构成。

“气”具有自身本性机理,按照自身机制运作活动,不受外在者控制改变。

 

有:实有。是由“气”构成的具体实物性存在,很可能是幽隐难察的实物性存在。所有的实有都具有生灭成毁,所有的实有都具有自身本性机理。“有”的终极根源是“或”,直接根源是“气”(原文“有出于或”、“有气焉有有”)

欲:趋向、指归。实指事物具有的天然本性和机理(比如“清气”上扬成天,这就是“清气”达成了其欲)。

复:
归依、依顺

采物先:选取实物形成之前的形式。意即取法于“或”和“恒”。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3 17:06 , Processed in 1.0680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