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簡《周易》“喪”字隸定新解
(首發)
陳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周易》井卦:“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其中“喪”字,陸德明《經典釋文》云:“喪,息浪反。”查“喪”字所在經文爲“无喪无得”,又《釋文》讀爲去聲,是言此處當訓喪失義也。[1]又馬王堆帛書本作“亡”,“亡”、“喪”二字古通,此又一證。[2]
上博簡此處圖版爲,濮茅左[3]將之隸定爲“”字,从九从人,附上竹本“九”字图版,形同,此釋讀似爲是;又,丁四新[4]認爲,竹本此字形與“芒”字極近卻並非“芒”字,乃稱“此字實即‘喪’字,學者已習知。”是言將此字釋讀爲“喪”當是確鑿無疑的。
然就字形本身來看,濮所隸定之“”字,从九从人,如何訓喪失義,甚是不解,若求諸古音,亦不得通,故筆者認爲此字仍有分析的必要。上引丁說可爲此字形分析提供思路,即從“亡”字角度來解,附上竹本“亡”字圖版,比對可知,右下部分完全一樣,至於左上之構件,與其將之近似爲“屮”,筆者以爲不如釋作“又”。見所出經文“无喪无得”四字的圖版,,其中今本所作“无”字,竹本作“亡”,“喪”、“得”相對,很有可能“喪”、“得”二字皆以像手形的“又”爲構件,在字形中用以表示“獲取”之義;而竹本“喪”字因與“亡”連筆之故,使得“又”之朝勢有所偏移。若如此,則竹本“喪”字當从亡从又,筆者以爲此即今之“𢻬”字古文,《說文》从攴作“𢻲”,云“撫也。从攴,亾聲。讀與撫同。”段注:“亡在九部,無在五部。古借亡爲無,故改讀如撫也。芳武切。”《玉篇》此字或作“撫”,《說文·手部》有載,从手無聲,並言其古文爲,今作“𨑑”,从辵、亡,《玉篇·辵部》釋爲“逃走”。若就字形構件來作分析,《說文》所載最早之“𨑑”字,从辵、亡,訓逃走義,則从又、亡之竹本字,訓喪失義當是可作推知的。且竹本之字當早出,至於後來作“𢻬”、“𢻲”,更與“撫”字相勾連,且訓爲撫也,其或如段注所云,乃“古借亡爲無”之故。
另外,《周易》竹本此字,亦見於睽卦初九“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旅卦“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此兩處,《釋文》皆注音爲“息浪反”,就爻義來看,亦皆訓爲喪失義。
據上則有,竹本此字从又从亡(亾),會意訓爲喪失義,亡(亾)亦聲,是與“喪”音義皆通也,或即“喪”之古文一種。[5]可隸定爲今之“𢻬”或“𢻲”字。
[1] 按:“喪”,《說文•哭部》:“𠷔,亾也。从苦从亾,会意,亾亦聲。”段注:“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别於死喪平聲,非古也。”是言“喪”音有二以別義。《釋文》所注“喪”音有“息浪反”、“如字”。此處云“息浪反”者,音同《廣韻》之“蘇浪切”,心宕開一去宕,訓爲喪失。另,別處《釋文》注“喪”音“如字”時,音與《廣韻》“息郎切”同,心唐開一平宕,訓爲喪亡。概言之,“喪”字二音之別存乎義而顯於調,古音同屬心紐陽部。
[2] 帛本所作“亡”字,與“喪”音通義同:古音“喪”爲心紐陽部,“亡”爲明紐陽部,同部可通;“亡”有喪失義,如《禮記•檀弓上》“國亡大縣邑”孔穎達疏,《莊子•駢拇》“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成玄英疏,皆云“亡,失也”,故義同。
[3] 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6頁。
[4] 見丁四新:《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第136頁。
[5] 按,此處稱竹本字“或即‘喪’之古文一種”,是基於如下揣測:正如正文所舉“𨑑”之例,从辵、亡,訓逃走義,竹本字从又、亡,表喪失義,則古人很有可能基於不同情境和實際表達的需要,而給“亡”換不同的會意構件,再表示其他情況的喪失義,從而即有一批从亡从某的字,表示类似的含义。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12月14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12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
这个字,就是郭店竹书所常见的丧、亡之合字,但已简化,从丧省。
清华竹书祭公之顾命第三简有亡字,整理者楷定为从屮亡声。
所以,上博竹书这个从九,和从屮,其实是一样的。
只是书手变其取势而已。
其實它就是“喪”字變形音化後,在戰國時期的進一步簡省體。我認為這類字形可直接釋為“喪”,它不是“芒”,也不是“𢻬”。
古玺汇编0164首字,其篆形就是竹书周易此字与相的合文。浙西丧霜二字,土语一音。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