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器銘文補釋
(首發)
周波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一、
中山王鼎:今余方壯,知天若否,論其德,省其行,無不順道,考度唯型,烏呼,A哉!社稷其庶乎,厥業在祇。
其中A字原形作。此字釋讀頗多分歧。徐中舒先生云:“,即折。金文盂鼎作㪿,齊侯壺作,甲骨文从屮與从木同意,此處省一木作,當釋哲。”[1]張政烺、李學勤、李零、朱德熙、裘錫圭、《墓》整理者等均以為“折”字,讀為“哲”,英明之義。[2]趙誠先生釋為“質”,云:“形體分析可有兩種解釋:一、《侯馬盟書》質字作、、,上部為斦,為斤之重文符號。據此,當為,从木斦聲,與質字同聲通假。二、字古璽有作者,上部為折字省化,為扌之省略符號。這樣,當為字。《侯馬盟書》德字或作或作,从心與从木同;又古璽字有作者,[3]均可證即字。字金文通哲。釋質、釋哲,在此都能通讀。按中山王所鑄壺、鼎的文字,其形體、風格與《侯馬盟書》較近,故釋為質,有的確、誠然之意。”[4]于豪亮先生云:“折,讀為誓,《爾雅·釋言》:‘誓,謹也。’”[5]商承祚先生認為“”當讀為“晰”,明也。[6]
按释A為“折”、 “析”均與古文字字形不合。古文字“折”一般作(參《金文編》38頁)、[7]、、(參《戰國文字編》36頁),[8]本象以斧斤砍斷樹木之形,戰國文字斷木形多改作兩“屮”。 A與“折”寫法有別。“析”字一般寫作从“木”从“斤”或从“片”从“斤”,形作、(参《戰國文字編》374頁),象以斤剖木之形。中山王方壺“策”字作,所从“析”字寫法與A明顯不同。趙誠先生指出A字可以分析為从“木”“斦”聲,這一看法我認為是可信的。三晉文字从“斦”聲的字,如“()”、“(質)”,其義符常寫在左下方。如“”字常寫作(參《侯馬盟書(增訂本)》365頁)、[9](《古璽彙編》4289),[10]“”字常寫作(參《侯馬盟書(增訂本)》365頁)、(《古璽彙編》1044)。准此,A應當是一個从“木”“(斦)”聲的字。它也許是“櫍”之本字或是為本質、樸質之“質”所造的專字。三晉文字从“斦”聲之“()”當即“慎”字異體,[11]“(質)”亦可用為“慎”,見於溫縣盟書。[12]凡此皆可證中山王鼎之A可以讀為“慎”。鼎銘“烏呼,A哉”上文云 “有厥忠臣賈,克順克俾,無不率夷,敬順天德,以左右寡人”,“夙夜不解,以導寡人”,“論其德,省其行,亡不順道,考度唯型”,其下文又說“社稷其庶(庶,幸也)乎”,均是夸耀相邦司馬賈行政謹慎,遵循天道常法,懂得為人臣之道。將A讀為“慎”無疑是合乎上下文文義的。
“慎哉”、“慎之哉”這一類說法古書多見:
1. 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嗚呼,慎哉!神明之事,在於所閉。
2.《詩經·陟岵》: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13]猶來無止!
3.《孔子家語·正論》:晉為鄭伯入陳,非文辭不為功,小子慎哉!
4.《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大夫范蠡曰:“審備,則可戰。審備慎守,以待不虞,備設守固,必可應難。”王曰:“慎哉!”
5.《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二十七年冬,勾踐寢疾,將卒,謂太子興夷曰:“吾自禹之後,承允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祗之福,從窮越之地,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干戈。跨江涉淮,從晉、齊之地,功德巍巍。自致於斯,其可不誡乎?夫霸者之後,難以久立,其慎之哉!”遂卒。
6.《漢舊儀·卷上》:惟神爵三年十月甲子,丞相受詔之官,皇帝延登,親詔之曰:“君其進,虛受朕言。朕鬱于大道,獲保宗廟,兢兢師師,夙夜思過失,不遑康寧,晝思百官未能綏。於戲丞相,其帥意無怠,以補朕闕。於戲,群卿大夫,百官慎哉!不勖于職,厥有常刑,往悉乃心,和裕開賢,俾之反本乂民,廣風一俗,靡諱朕躬。天下之眾,受制於朕,丞相可不慎歟?於戲!君其誡之。”
上面所舉例子中有不少都是談論治國行政的,與上舉中山王鼎銘文語境相合,其中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云“嗚呼,慎哉”,《漢舊儀》云“於戲,群卿大夫,百官慎哉”,句法結構亦與鼎銘“烏呼,A哉”相合。可見將鼎銘“A哉”之A讀為“慎”是非常恰當的。
附帶談談《墨子·天志中》“不可不慎也”之“慎”的訓釋。《墨子·天志中》: “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孫詒讓閒詁:“慎與順同。上下文屢云順天意。”孫詒讓以為此處之“慎”為遵循、依從之義。按《墨子·天志中》“不可不慎也”之義當與中山王鼎銘“慎哉”,上引古書“慎哉”、“慎之哉”近,《墨子·天志中》之“慎”亦以訓為謹慎、慎戒為宜。古書中有些“慎”字,注疏或解為“順”或讀為“順’。 如《荀子·富國》:“將修小大強弱之義以持慎之”,楊倞注:“慎,讀曰順。修小事大、弱事強之義,守持此道以順大國也。” 郝懿行疏云:“慎,即謹也。謂謹持此義。注每讀慎為順,今亦不能悉正,讀者以類求之可也。” 郝懿行說當可信。
二、
中山王墓出土有三方封泥,橢圓形,均有印文,形作、(兩次戳印)、。原報告整理者釋印文為“每山”,云:“每,有盛意;山,即指中山。” 此說當誤。這個字(以下稱B)古文字常見:
作尊彝。
西周早期卣(《集成》5113)[14]
十三年,□陽令戲,工師北壘、冶黃。
魏十三年□陽令戈(《集成》11347)
戰國鼎(《集成》1345)
容四分
魏四分鼎(《集成》1808)
下官
魏下官壺(《集成》9515)
癸
河北邢臺出土戰國陶文(《陶彙》4.170)[15]
□
河北邢臺出土戰國陶文(《陶彙》4.172)
樂官
晉璽(《菁華》29)[16]
晉單字璽(《璽彙》5376)
□
晉私璽(《珍秦齋》151)[17]
□
晉私璽(《集粹》2.148)[18]
迷
晉私璽(《璽彙》3046)
莫
晉私璽(《璽彙》3047)
纕
晉私璽(《璽彙》3053)
□
晉私璽(《璽彙》3054)
上引古文字資料B多用作地名和姓氏。據施謝捷先生介紹,私人藏品還有一方三晉“B司工(空)”官印,B亦用作地名。
魏國有一種橋足布,面文為“C一釿”。C字寫作、(《貨系》1415、1413)。[19]其變體寫作(《先秦貨幣文編》224、[20]《古幣文編》276頁、[21]《先秦貨幣文字編》219[22])、、((《古幣文編》276頁)。魏國還有一種小型銳角布,面文作、、(《貨系》1240、《先秦貨幣文編》229、《古幣文編》277頁、《先秦貨幣文字編》283,以下稱為D)。[23]C、D學界一般認為與B是一字之異體,[24]當可信。
貨幣文字D舊或釋為“京”、“垂”。 朱德熙、裘錫圭先生根據三體石經“殽”字古文作,改釋C、D為“殽(亦作郩)”,地在今河南洛寧西北。[25]吳榮曾先生將B、C、D隸定作“”,讀為“魏”,認為即春秋時被晉獻公滅掉之魏,在今晉南一帶,戰國時屬魏。[26]湯餘惠先生亦將B、C、D隸定作“”,謂地名“”即“繁”,是“繁陽”之省,在今河南內黃西北。[27]何琳儀先生釋B、C為“㙁”,認為即“牧”,在今河南汲縣。[28]黃錫全先生說與何琳儀略同。[29]
學者已經指出,釋上述諸字為“京”、“垂”、“殽”均與古文字字形不合,此不贅述。吳榮曾、湯餘惠等學者據戰國文字字形將B隸定作“”,[30]我們認為可能是對的。B最早見於西周早期卣,寫作。除掉“山”形的部分作。西周早、中期“每”字寫作、、(《金文編》32頁)。上部寫作,大概是上部所从形的變體。“每”字有學者認為像女子首戴裝飾形,[31]、都可以看成是頭上的裝飾物。三晉文字“每”及从“每”之字寫作(《侯馬盟書(增訂本))325頁》、(繁,晉戎生鐘)、(繁,繁陽之金劍)、(悔,《侯馬盟書(增訂本)》342頁)、、 (,《璽彙》534),上部寫作、,與上引三晉文字B字上部寫作、是相合的。三晉文字B上部作當是源自“每”所从、這一類寫法。戰國文字“每”或寫作(郭店《語叢一》簡34),[32]三晉文字B上部寫作與上部所从亦近。由此看來,B是一個从“每”从“山”的字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湯餘惠、何琳儀先生以為“”从“每”聲,并進而讀為“繁”、 “牧”,恐均不確。B與晉文字“繁”寫法差異甚大(參上文“繁”字字形),況且“繁陽”究竟能否省稱作“繁”是個問題。“牧”地戰國時代屬衛國,何琳儀、黃錫全先生謂此地原為衛地,后屬魏,亦無甚根據。學者們以為“”从“每”聲,這一出發點也是靠不住的。我們認為“”字从“人”形立於“山”上,很可能是一個表意字。為說明這一點,先來看看在構形上與“”字有類似之處的“仚()”字。出土戰國文字和傳抄古文“仚”字寫作(《璽彙》122-125)、(《璽彙》117-121)、(郭店《六德》簡17)、(《古文四聲韻》引《古孝經》)等形。“仚()”爲“厃”字異體。[33]《類篇·卷九中》:“,虞爲切,在高而懼也,从人在山”。即危高之“危”的專字。“仚”字从“人”在“山”上,是一個表意字。值得注意的是“仚”所从的“人”形與“山”筆劃一貫,這也與“”字構形類似。
吳榮曾先生曾將“”與“魏”字聯繫起來。認為西漢文字“魏”作、、是由(即“”)這種寫法調整、改變而來的。他說:“這時(西漢時)魏字是从委从山从鬼。委字乃從戰國時每字省簡而成。錢文中的每和金文中所見者一樣,字之上部為來,下為母。而西漢時來變為禾,母省去兩點而成為女。自然,戰國時已有這種寫法。从山則與戰國相同。字的結構上和戰國較大不同之處是加了一個鬼字。鬼古音與畏相近,在魏字中起音符的作用。”[34]按以“”、“魏”為一字,並認為“鬼”在“魏”字中起音符的作用,我們認為很可能都是對的。《說文·嵬部》“巍”字下云:“巍,高也。从嵬委聲。” 徐鉉云:“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秦文字“𡿁(巍)”寫作(魏公瓶)、、、(參《戰國文字編》624頁)。“𡿁”字所从的“山”是形符,“委”、“鬼”均可用作聲符,“𡿁”可以看成是一個二聲字。裘錫圭先生在談到形聲字的“多聲”現象時指出,“真正的二聲字是極少的,而且大概是由於在形聲字上加注音符而形成的”,並舉了从“示”“畐”聲的“福”加注“北”聲作、从“辵”“甫”聲的“逋”加注“夫”聲作“”說明之。[35]“𡿁”字應當也屬於此類情況。“𡿁”字有異體作“崣”字,見《集韻·紙韻》:“崣,嶊崣,山高皃。”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嶊崣崛崎。” [36]“嶊崣”即“崔巍”。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29行“魏州餘”之“魏”寫作(),“”、“崣”當為一字異體。由此看來秦文字所見之“𡿁”當是在从“山”“委”聲的“”上加注“鬼”聲而成的。[37]“巍(魏)”又寫作“嵬”、“巋”,古書除訓為高、高大貌之外,亦訓為高聳、險峻、獨立貌等。“”字像首戴裝飾之女子立於“山”上,可能就是為訓作高險、獨立貌之“巍”所造的專字。[38]《汗簡》引《字略》、《古文四聲韻》引《雲臺碑》古文“魏”字作、。“”字从“山”“禾”声,[39]而“委”从“禾”聲,[40]所以“”與从“山”“委”聲之“”有可能是一字之異體。我們認為“”這個形聲字有可能是由表意字“”改造而來的。裘錫圭先生在談到“形聲字產生的途徑”時指出,“有些表意字是通過把字形的一部分改換成音符的途徑,改造成形聲字的”,並舉了“囿”、“罝”、“圉”、“”為例來說明這一情況。[41]上舉“”字或寫作、、、,與“”形體接近,“”有可能就是“”字所从“每”旁(省兩點的這種寫法)換成形近的聲符“委”而成為从“山”“委”聲的形聲字的。 “”字既有可能是“”字之省體,也有可能是由表意字“” 改造而來的。 “”字可以省簡作、,从、从“山”, 、當是“每”旁之省形。[42]、與古文“魏”字作、形近(、省掉中間的“”形亦與古文“魏”形近)。“”有可能是、所从的、旁換成形近的聲符“禾”而成為从“山”“禾”聲的形聲字的。總之,我們認為“”、 “”、“”、“𡿁”有可能是一字之異體。
吳榮曾先生將諸字讀為“魏”是很好的意見。將上述諸字讀為魏氏、魏地之“魏”,相關辭例都可以通讀。《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云:“魏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受封于畢。其後國絕,裔孫萬為晉獻公大夫,封于魏,因為魏氏。”我們曾對戰國文字魏國、魏氏之“魏”做過系統的考察,發現秦文字均用“𡿁(巍)”為“魏”,見秦魏公鈚(16.9978)、秦印、陶文(《字典》1169-1170頁)、睡虎地秦簡等。楚文字用“”字,見包山簡133“(魏)右司馬”,145“(魏)客(魏)奮”,“(魏)客公孫哀”。 傳抄古文“魏”作“”也許可以看成是齊魯系文字的寫法。三晉文字、燕文字魏國、魏氏之“魏”則迄今未見。三晉“魏”氏是一個大姓,古文字資料中不見“魏”字不能不說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我們將三晉陶文、古璽中常見的“”氏讀為“魏”,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吳榮曾先生以為三晉文字中的“魏”地即春秋時被晉獻公滅掉之“魏”(在今山西芮城縣東北),這恐怕是有問題的。《史記·六國年表》秦國欄云:“(厲共公十年)庶長將兵拔魏城。”[43]《元和郡縣志》云:“故魏城在陜州芮城縣北五里。”顧觀光《七國地理考》卷一以此“魏”屬秦,並謂此“魏”與魏國之“魏”異。說是。《漢書·地理志》“魏” 縣下云:“魏,都尉治。莽曰魏城亭。”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魏武侯別都。”王先謙《補注》:“《一統志》故城今大名縣西。”《水經注·淇水注》:“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縣界也。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臺,王莽之魏城亭也。”[44]顧觀光《七國地理考》卷五“魏”(自注:與秦異)下云:“漢志屬魏郡(在今大名府魏縣南),應紹曰:‘魏武侯別都。’《水經·淇水注》:‘城內有武侯臺。’”錢穆《史記地名考》亦認為 “魏”地有二,一為河北故城之“魏”(在今山西芮城縣東北),一為河北之魏縣。[45]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考辨》云:“《漢書•地理志》魏縣,應劭曰:‘魏武侯別都。’《補注》王先謙引《續志》:‘魏縣故城內有武侯台。’元城,應劭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而遂氏焉。’《水經•河水注》:‘河水左會浮水故瀆,昔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志》曰:趙南至浮水繁陽,即是瀆也。’據此,魏之去安邑,且不自惠王始。武侯已徙魏縣,其公子元食邑元城,亦正與武都密邇。至惠王益徙而南,遂越大河而居梁。趙以中牟易其故都。決不為避秦而徙,益以顯矣。(中牟有河南、河北兩處。河南中牟近大梁,時蓋趙地,故以易之魏也。)”[46]錢穆已經指出,魏武侯曾經徙治魏縣。繆文遠《戰國制度通考》列“魏”為魏國都城之一,云:“魏縣故址在今河北魏縣。據應劭之說,似魏武侯已徙都魏縣,至惠王時更越河而南徙大梁,則魏國都去安邑而別遷,並不自惠王始。”[47]我們認為三晉文字中的“魏”地就是戰國時代曾作為魏武侯別都之“魏”,治所在今河北大名縣西南魏城。這可以從小型銳角布的出土地理範圍得到側證。黃錫全先生指出:“這種小型布,一般多出在河南北部,即當時魏國的範圍內。如在河南淇縣一戰國墓中一次出土大批‘公’字布,僅完整者就有60枚。尤其是在鶴壁,一處戰國貨幣窖藏有4870枚,其中‘公’字銳角布竟有3537枚,‘垂’(引者按:即我們所說的“魏”)字布一枚。……在林縣,發現有所謂‘垂’字布39枚。”[48]此外,1973年河南新鄭亦曾出土有小型銳角“魏”字布。[49]其中林縣、鶴壁出土地距大名、魏縣均極近而距山西芮城縣甚遠。由此可見,我們以為三晉文字中的“魏”地當在今河北大名縣西南,與“魏”字布等的出土地點是相合的,此說較山西芮城說顯然要更合理一些。
吳良寶先生曾指出,三晉鑄幣銘文中的鑄造城邑名都應是縣名,三晉常見的有“司馬”、“司空”、“司寇”字樣的璽印都屬於三晉縣一級官印,又云:“三晉銅器銘文中時常見到‘上官’、‘下官’即食官。這一類銅器有:安邑下官鍾、卅年單父上官鼎、十年弗官鼎、梁上官鼎、垣上官鼎、內黃鼎等。研究表明,‘上官’等食官所置用的城邑或為國都,或為重鎮,均應為縣邑所在之地。”說均可信。[50]橋足布面文 “魏一釿”之“魏”、三晉官璽印文“魏司空”之“魏”、魏下官壺銘文“魏下官”之“魏”均是指魏國所置之“魏”縣。秦、漢初所立之縣多因戰國舊制,[51] “魏”縣也屬於此類情況。“魏樂官”璽更說明“魏”之地位非比尋常。《周禮·春官宗伯》:“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凡喪,陳樂器,則帥樂官,及序哭,亦如之。凡樂官,掌其政令,聽其治訟。”《周禮·春官宗伯》有“磬師”、“鐘師”、“笙師”、“鎛師”等,均屬於樂官。戰國時代周王、諸侯均可置樂官,“魏”地置樂官,正可側證其曾作為魏武侯別都之地位。
附記:裘錫圭先生看過拙稿後告訴筆者,復公仲簋蓋(《集成》4128)銘文中用作復國族姓媿姓之“媿”的那個字寫作,其右部即筆者討論的“”字,“”應當是作為“媿”字的聲符來用的。“媿”、“魏”古音很近,沒有問題可以相通。此可以作為“”用為“魏”文字學上的一個證據。
[1] 徐中舒、伍仕謙:《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中國史研究》1979年4期,又《徐中舒歷史論文選集》1336頁,中華書局,1998年。
[2]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226頁,中華書局,1979年;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2期,又李學勤著《新出青銅器研究》182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又《朱德熙文集》第5卷102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367頁,文物出版社,1996年。
[3] 疑即《古璽彙編》4311“(慎)之”之誤釋(羅福頤編:《古璽彙編》,中華書局,1981年)。
[4]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257頁,1979年。
[5] 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于豪亮學術文存》40頁,中華書局,1985年。
[6] 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7輯53頁,中華書局,1982年。
[7] 容庚編:《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
[8]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9] 山西省文物管理會:《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 羅福頤編:《古璽彙編》,中華書局,1981年。
[11] 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〇〇一》上冊207—214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12] 魏克彬:《說溫縣盟書的“恪慎其德”》,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208—217頁,文物出版社,2004年。
[13] “上慎旃哉”,傳:“旃,之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之、旃一聲之轉,又為‘之焉’之合聲,故旃訓之,又訓焉。上者,尚之假借。漢詩經、魯詩作尚,是本字。”
[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1—18冊,中華書局,1984—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華書局,2007年。
[15] 高明:《古陶文彙編》,中華書局,1990年。
[16] 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17] 蕭春源:《珍秦齋藏印•戰國篇》,澳門市政廳,2001年。
[18] (日)菅原石廬:《中國璽印集粹》,二玄社,1995年。
[19] 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 商承祚、王貴忱、譚棣華編:《先秦貨幣文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
[21] 張頷編:《古幣文編》,中華書局,1986年。
[22] 吳良寶編:《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 圖版參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錢幣大辭典》第一卷《先秦編》,中華書局,1995年;吳良寶編:《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關於此銳角布的國別,參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中國錢幣》1997年2期。
[24] 參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2期,又裘錫圭著《古文字論集》441頁;湯餘惠:《戰國文字中的繁陽和繁氏》《古文字研究》504頁,19輯,中華書局,1992年;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中國錢幣》1997年2期;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151、172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25] 參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2期,又裘錫圭著《古文字論集》441頁;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又朱德熙著《朱德熙文集》第5卷94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
[26] 吳榮曾:《戰國布幣地名考釋三則》,《中國錢幣》1992年2期。
[27] 湯餘惠:《戰國文字中的繁陽和繁氏》,《古文字研究》19輯,中華書局,1992年。
[28] 何琳儀:《橋形布幣考》,何琳儀著《古幣叢考》176-177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29] 何琳儀先生釋D為“垂”,謂在今山西晉城南四五五里“天井關”,與黃說有別。參何琳儀:《銳角布幣考》,《古幣叢考》89-90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30] 參吳榮曾:《戰國布幣地名考釋三則》,《中國錢幣》1992年2期;湯餘惠:《戰國文字中的繁陽和繁氏》,《古文字研究》19輯503頁,中華書局,1992年;何琳儀:《古幣叢考》176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中國錢幣》1997年2期。
[31] 參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458頁,中華書局,1996年。
[32]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
[33] 參大西克也:《試論上博楚簡〈緇衣〉中的字及相關諸字》,《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331-346頁,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34] 吳榮曾:《戰國布幣地名考釋三則》,《中國錢幣》1992年2期。
[35]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7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
[36]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又《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37] 董蓮池先生云:‘巍’睡虎地秦簡作,从山,从鬼,从委,山旁一律在委、鬼之下,可見‘巍’字應以山為意符,鬼、委均為聲符,本義當指山的高峻。其字構形過程當是初从山,鬼聲,作‘嵬’,又追加‘委’聲作‘巍’”(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365頁,作家出版社,2005年) 。 認為鬼、委均是聲符,可信,認為“委”是追加之聲符則是有問題的。
[38] “仚(危)”亦是高聳、高險之義。“(巍)” 、“仚(危)”二字字形、讀音亦近,有可能屬同源詞。
[39] 郭店《緇衣》簡16用从“禾”之“”為“危”,而“危”、“魏”同為疑紐微部字,可證“禾”的確可以用作“魏”字之音符。
[40] 《說文》“委”字下云:“从女,从禾”,小徐本作“从女,禾聲”。當以後說為是(參丁福保編:《〈說文解字〉詁林》12132-12135頁,中華書局,1988年)。甲骨文有“”字(參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527頁,中華書局,1989年),亦見於六國文字,如晉璽(《璽彙》2315)、右弩機(《三代》20.57.5)、中山王鼎、越王州句劍(《集成》11579)等。其中中山王鼎、馬王堆帛書《陰陽五行》甲篇之“”分別用作委任、委置之“委”。施謝捷先生云:“《說文》:‘委,委隨也。从女从禾。’徐鉉曰:“委,曲也。取其禾穀垂穗委曲之貌,故从禾。‘現在看來,‘’(引者按:見越王州句劍)、‘’應該是委曲、委積之‘委’的本字,是‘从𠃊(或匸)从禾’的會意字”(參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581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按施說可從。“”字从“禾”,大概是由於“禾”、 “”古音接近,可以兼起表音的作用。裘錫圭先生曾指出,古文字“受”字形表示“舟”的授受,之所以从“舟”大概是由於“舟”的音跟“受”相近,可以兼起表音的作用。又指出,就“受”字从“舟”的那種較古字形來說,其實可以把它看作會意兼形聲字(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5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字應當也可歸屬於此類。
[41]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2-153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
[42] 黃錫全先生已經指出,間所从的一小橫“一”,有可能是、、這一類形體“山”形上方、“母”形下方的飾筆,形全省去“”才成為。參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中國錢幣》1997年2期。
[43] 《集解》:“《音義》‘拔一作捕。’”梁玉繩《史記志疑》云:“魏城秦地,不可言拔,‘拔’當爲‘補’,若後年補龐戲城矣。”此說似無根據。“魏”本晉國故地,當於厲共公十年(公元前467年)入秦。
[44] 《史記·魏世家》:“晉獻公之二十一年,武子從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為晉文公,而令魏武子襲魏氏之後封,列為大夫,治于魏。生悼子。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絳。” 索隱云:“《系本》云‘武仲生莊子絳’,無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地名,今河東彘縣也’。則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脫耳。然魏,今河北魏縣是也。” 索隱以魏武子“治于魏”之“魏”為河北魏縣,恐不確,此“魏”仍應是河東之古魏國所在的“魏”地,在今山西芮城。參馬保春:《晉國歷史地理研究》214頁,文物出版社,2007年。
[45] 參錢穆:《史記地名考》621-622頁,商務印書館,2001年。不過,錢穆以魏绛自魏徙治安邑之“魏”為河北魏縣,恐不確。
[46] 錢穆:《先秦諸字繫年考辨》140頁,上海書店,1992年。
[47] 繆文遠:《戰國制度通考》184頁,巴蜀書社,1998年。
[48] 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中國錢幣》1997年2期。
[49] 《貨系》1238下云:“1973年河南新鄭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料室提供”,參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卷》378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0] 參吳良寶:《戰國文字所見三晉置縣輯考》,《中國史研究》2002年4期。
本文是提交“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6月13日-14日)的論文。
魏十三年□陽令戈的「工師北壘」的字(a)與《馬王堆‧天下至道談》63的「b」寫法相同,應隸定為從宀從予,分析為從宀予聲。見劉釗〈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考釋〉《古文字考釋叢稿》頁335-337。實際上(a)字在《戰國古文字典》568頁已隸定為從宀從予,釋為「野」,「北野」,複姓。《戰典》567頁亦釋(c)為「予」。
注39郭店《緇衣》簡16 實為簡31 大概一時筆誤為上博簡簡號
多谢海天先生指正!刘先生的文章早已拜读,对a字有可能是“序”字异体的观点也比较认同。小文对a、c二字未作说明是一个疏失。
指正實不敢當!只是剛好我曾讀過劉先生文章而已。
三晉文字B上部作當是源自“每”所从、這一類寫法。
---------------------------------------------------------------------------------
補個平行例證
《史記·六國年表》秦國欄云:“(厲共公十年)庶長將兵拔魏城。”[43]《元和郡縣志》云:“故魏城在陜州芮城縣北五里。”顧觀光《七國地理考》卷一以此“魏”屬秦,並謂此“魏”與魏國之“魏”異。說是。——可商。
關於魏之地望,似可再斟酌。據《左傳》魏祖畢萬仕晉,因戰功受封魏(原爲姬姓國)。此魏即今山西芮城之魏(漢河北縣),從某種意義上説乃魏氏和魏國之宗邑,魏氏得氏名於此,其對魏之重要意義自不言而喻。東周秦、晉或秦、魏戰爭,多位於今晉、陝、豫交界一带,秦時有渡河拔城之舉,故秦厲共公時庶長所拔之“魏城”,應即芮城之魏,時屬魏氏,顧謂與魏無關,顯然可商(如虞人先生所説)。魏雖一度爲秦所拔,但後魏文、武鼎盛,奪秦河西地,魏又入魏疆是非常有可能的。今大名一带之魏,先秦文獻中似尚無有記載,可見其得名甚晚,東周時期此地是否已名魏,還屬疑問;而其爲魏武侯别都之説,目前可知最早起自應劭,因時代較晚,是否可信也尚需討論;錢據此甚晚之説即欲推翻魏自安邑徙大梁之傳統認識,顯然並不合適,要使此説成立,尚需充足之證據。退一步説,即使確有武侯遷魏之事,其所遷之魏仍有可能是今芮城之魏,畢竟此地是魏氏的最初據地。
《水經注》所言趙“以中牟易魏”之事,不見於先秦文獻,是否有其事尚屬疑問。中牟的地望問題,相當麻煩,是目前學術界的一筆較大的糊塗賬,但尚可進行分析。東周之中牟並無兩地之證據,應只有一處。據《左傳》晉齊作戰時晉車千乘在中牟、《晏子春秋》謂晏子使晉至中牟、《淮南子》謂趙簡子卒,未葬,中牟入齊均可證中牟位於晉、齊之境。戰國時晉東陽一带歸趙,中牟又處在了齊、趙之境,《竹書紀年》“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 可證。可知東周中牟位於晉(趙)齊之境,距邯鄲並不遠,《韓非子》謂中牟乃“邯鄲之肩髀”,反映了中牟對趙之重要意義。中牟顯然並不是今河南之中牟,學術界早已捨棄此説,其地望,現有湯陰、鶴壁、林州等説,此幾處均位於魏之重鎮鄴的南部或近旁,顯然無法作爲“邯鄲之肩髀”。今人胡進駐以漳河以南盡屬魏地,以駁鶴壁、湯陰之説,並提出磁縣講武城爲中牟説,儘管未必合適(講武城位於邯鄲之南偏西,不屬趙東鄙),但顯然較其他諸説爲勝。我覺得中牟最有可能位於邯鄲之東,臨近齊國,距春秋晉國著名的東境城邑乾侯(今河北成安一带)當不遠。《水經注》所載,不僅自身年代較晚,情理上也不能合,試想無論魏在何處,趙以對其如此重要之中牟(魏遷大梁時趙已都邯鄲)易魏,總讓人難以理解。
總之,魏武侯别都於今河北之魏之説,出現年代甚晚,目前還没有切實的證據,我以爲謹慎起見,暫時還是不要以之爲證的好。
楚文字用“”字,見包山簡133“(魏)右司馬”,145“(魏)客(魏)奮”,“(魏)客公孫哀”。
-------------------------------------------
還有以晉稱呼魏國,如包山103「大司馬卲昜敗晉師於襄陵之歲」,相同紀年亦見於鄂君啟節,就是《史記‧楚世家》所記:「(懷王)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如同《集成》11215二十七年晉上容大夫戈,吳良寶先生指出銘文的「晉」指「魏國」,見〈寧夏彭陽出土“二十七年晉戈”考〉《考古》2007年10期。又見〈再論曾國之謎〉載於《新果集》。
中山王鼎:今余方壯,知天若否,論其德,省其行,無不順道,考度唯型,烏呼,A哉!社稷其庶乎,厥業在祇。
A哉,应释椞哉,椞通惁
玉篇,惁先历切,憼也。广韵,惁先击切,敬也
惁哉即敬哉。敬哉,铭文和古文献常见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