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浮流:試説“瑟”的上古聲母
在 2025/8/22 22:46:20 发布

試説“瑟”的上古聲母

(首發)

浮流

《説文》:“瑟,庖犧所作弦樂也。从珡、必聲。”“瑟”中古是生母字,“必”則是幫母字,兩者發音部位不同,因此有的持上古無複輔音聲母説的學者認爲,“瑟”原本是以“弋”爲聲符的形聲字,並非以“必”爲聲符。[]但其説與古文字字形不合,“瑟”在古文字中就是从“必”的。“瑟”中古聲母是生母,類推至上古聲母則爲*sr,爲了解釋“瑟”與“必”的諧聲關係,持上古有複輔音説的學者將“瑟”的上古聲母構擬爲*smr*spr。施瑞峰先生認爲上古*spr-聲母中古會變爲莊組塞擦音聲母,而*smr聲母應當會變爲中古莊組擦音聲母,因此認爲“瑟”字構擬爲*smrid更爲合適。[]“瑟”後來則發生了*smr->*sr-音變,北大漢簡《妄稽》簡73“淫瑟緣辟(臂)”,整理者讀“瑟”爲“蝨”,[]可信。“蝨”的聲母爲*sr-,説明此時“瑟”的聲母已經發生*smr->*sr-音變。

荊州八嶺山連心石料廠M4出土戰國楚簡遣策簡4有一個从“”(“瑟”的初文)、从“即”的字作“”,整理者讀爲“瑟”,並指出此簡所記的“二瑟”與東邊箱隨葬的二件瑟相合。[]其説可信。“即”中古是精母字,上古聲母爲*ts-,“瑟”的上古聲母如果是*smr-,因爲冠音*s-不參與諧聲,則“瑟”爲什麼會有从“即”聲的異體需要解釋。

一種解釋是,在戰國時期“瑟”就已經發生了*smr->*sr-音變,因此“瑟”*sr-可以加注“即”*ts-爲聲符。雖然整理者没有説明墓葬的具體年代,如果認爲戰國時期就發生音變,似乎時間過早。因此我們提出另一種解釋則是,“瑟”的上古聲母本來就是*sr-,“必”不是一個讀音密合的聲符。

如果“瑟”的上古聲母本來就是*sr-,根據諧聲原則自然就可以有加注“即”*ts-聲的異體,需要解釋的是“瑟”與“必”的諧聲關係。可以注意的是,在楚簡中一般用表意字“”和在其基礎上加注“必”聲的字表示“瑟”,從來不直接用“必”或其他“必”聲字表示“瑟”。“必”中古是重紐三等A類字,古文字學者公認“必”是“柲”的初文,“柲”在中古則有重紐三等B類的異讀,上古聲母當爲*pr-。“瑟”的上古聲母爲*sr-,可以根據介音r諧聲加注“必”*pr-爲聲符。因爲質部字中並没有聲母爲*sr-的表意字,因此選擇了“必”作加注的聲符。在表意字上加注的聲符而産生的形聲字,和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産生的形聲字,兩者聲符的性質不完全一樣,前者允許存在讀音不完全密合的情况。猶如“臨”*r-可以加注“品”*pr-聲,不必將“臨”的聲母構擬爲*pr-一樣,“瑟”的上古聲母也可以不用構擬爲*smr-,構擬爲*sr-即可。過去有學者認爲“亡-喪”“戌-烕(滅)”“少-杪”三個諧聲系列是心(書)母與明母諧聲的情形,因此將其上古聲母構擬爲*sm-。不過根據古文字來看,上舉諧聲之説有誤,因此邊田鋼先生認爲没有必要單獨構擬*sm->*s-類的語音形式。[]“瑟”的上古聲母也是同理,單獨爲一個字構擬一類*smr-的聲母在音系上也不够經濟合理。



[] 龐光華、吴珺:《“瑟”字形聲結構新考》,《中國文字研究》第30輯,2019年。

[] 施瑞峰:《上古漢語聲母諧聲類型在古文字資料釋讀中的效用》,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沈培),2022年,第10174頁。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74頁注30

[] 張昌汀、蔣魯敬:《荊州八嶺山連心石料廠M4出土戰國楚簡遣策選釋》,《出土文獻研究》第23輯,2024年。

[] 邊田鋼:《上古漢語清鼻音聲母音位化構擬新探》,《中國語文》2021年第2期。此文承邊田鋼先生提示,謹致謝忱。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 2463浮流:試説“瑟”的上古聲母.docx

下载次数:12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848154